《自然地理》大面積的植樹造林有利於改善氣候環境?還是不利於改善氣候環境

2021-03-17 18:55:02 字數 1545 閱讀 8158

1樓:愛笑的九癢真精

植樹造林已成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防風固沙要造林,水土保持要造林,改善環境要造林。國家為了鼓勵全民植樹造林,還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這些都說明了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提高了。然而,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規律,植樹造林也不例外。 關於植樹造林對環境作用的認識,目前還存在許多誤區。

人們普遍認為,植樹造林有利於改善環境,有利於增加降水、改變氣候。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盡科學的。一個地區的降水量是由大氣環流決定的,與森林覆蓋率並無太大關係。

我認為,森林覆蓋率高是降水量多的結果,而不是降水量多的原因。 有專家用「一棵樹就是一臺小抽水機」來形容這種作用;二是降低雨水對地表的衝擊,減少土壤的流失,並通過樹冠對陽光的遮擋和轉化,降低地表溫度,養護地面的草,從而降低雨水的流速,增加雨水的下滲量,達到保持水土的目的;三是通過樹冠的阻擋作用降低地表風速,減少土壤的風蝕,減少沙塵暴;四是植物的根系和葉片對地下水和空氣有淨化作用。

《自然地理》植樹造林能不能有效的改造氣候?

2樓:耶律之家

你好!植樹造林,完全可以有效地改造氣候,因為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絡、相互作用,所以植樹造林不僅能夠保持水土,而且還改善氣候。

以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為例,建國初期,塞罕壩曾經「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是一望無際的風沙蔽日的茫茫荒原。草木不見,黃沙彌漫,風起沙湧,肆虐地撲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北京城。一代又一代塞罕壩人不懈努力、接續奮鬥,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創造出了舉世矚目的綠色奇蹟;這裡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能產生上百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每年釋放的氧氣可以供200萬人呼吸一年。

與建場初期相比,塞罕壩及周邊區域小氣候得到有效改善,無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風日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mm增加到460mm。成為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自然地理》植樹造林能不能改善自然環境?植樹造林能不能增加有效自然降雨?

3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首先植樹造林肯定是改善自然環境的一種方法。但所選用的樹種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一定都好,比如速生桉樹林雖然生長快且有經濟效益但是卻會過度抽取地下水,長遠來看不利。

植物由於本身蒸騰作用,闊葉林對自然降雨有有效增加,但針葉林或沙漠樹種就未必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自然地理》大面積的植樹造林,是可以大大地提高當地的年平均降水量?還是可以大大地減少了當地的年平均

4樓:匿名使用者

是提高降水量。

森林能夠涵養水源,使土壤水分增加,空氣溼度增大,氣候變得溼潤,從而增加降水概率。

(1)林冠層不斷向上空蒸散大量水汽,使林區的溼度大於無林地區,為降水提供了條件。

(2)林區反射率小,吸收率大,為產生陣性降水提供了熱量。

(3)森林的存在使氣流被迫抬升,其高度可達幾百米、上千米,加強了空氣的垂直運動,促進林區溼空氣的冷卻和凝結。

(4)森林使下墊面的粗糙度增大,森林上方亂流交換作用加強,使林木蒸騰的大量水汽迅速輸送到上空,促進降水。

《自然地理》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其實就是對自然環境的人工修復,不但可以解決中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自

人類可以利用規律解決現實問題,但是如果擅自違背大自然的規律註定受到懲罰!進行人工控制氣候科研有很多不確定性,可能會給地球帶來不可控的災難 自然地理 中國即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人工控制氣候的國家。不但可以解決中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 10 人類可以利用規律解決現實問題,但是如果擅自違背大自然的規律註定...

《自然地理》大面積的去植樹造林是不是違背自然規律

盲目的植樹造林確實違背自然規律,植樹造林也要講科學性,因地制宜,要符合客觀規律。有的造林公司在乾旱缺水的沙地,土地條件較差的地區大規模造林,不僅成活率不高,還造成 與人爭水 的局面。在這些水資源並不豐富的地區,雖然造林成功,但這個代價是動用了後代的水資源。在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種植草。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

《自然地理》植樹造林能不能改善自然環境?植樹造林能不能增加有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首先植樹造林肯定是改善自然環境的一種方法。但所選用的樹種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一定都好,比如速生桉樹林雖然生長快且有經濟效益但是卻會過度抽取地下水,長遠來看不利。植物由於本身蒸騰作用,闊葉林對自然降雨有有效增加,但針葉林或沙漠樹種就未必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自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