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
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 押韻叫合轍.
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甚麼是韻,那卻不太簡單。但是。
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拚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拚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拚音字母拚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
例如"公"字拚成g ōng,其中g 是聲母,ōng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我們再看"東"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聰"c 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 ,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試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簷常掃淨無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護田將綠遶,兩山排闥送青來(l ái )。 這裡"苔"、"栽"和"來"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ai.
"遶"(繞)字不押韻,因為"遶"字拚起來是r ào ,它的韻母是ao,跟"苔"、"栽"、"來"不是同韻字。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是不押韻的。 在拚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還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這種i ,u ,ü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 可以押韻。
例如: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m á),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guā)。
"麻"、"家"、"瓜"的韻母是,韻母雖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是同樣諧和的。 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複,這就構成了聲音迴環的美。
但是,為甚麼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常常覺得它們的韻並不十分諧和,甚至很不諧和呢?這是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語言發展了,語音起了變化,我們拿現代的語音去讀它們,自然不能完全適合了, 例如: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 白雲深處有人家(jiā)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siá(s 讀濁音),和現代上海"斜"字的讀音一樣。因此,在當時是諧和的。
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q ī)。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ér)。
在這首詩裡,"期"和"兒"是押韻的;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 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話音念"兒"字,念像n í音(這個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諧和了。今天我們當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讀古人的詩;不過我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才不至於懷疑古人所押的韻是不諧和的。 古人押韻是依照韻書的。古人所謂"官韻",就是朝廷頒佈的韻書。
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韻書押韻,也是比較合理的。宋代以後,語音變化較大,詩人們仍舊依照韻書來押韻,那就變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們如果寫舊詩,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韻書來押韻。
不過,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卻又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 古代的字音和現代的字音並不是說完全不同,相同的當然會押韻。
詩句中的押韻是什麼?
2樓:米
【讀音】:yā yùn
【釋義】: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
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
【造句】:
1、 信手,寫下幾行詩句,最押韻的,竟然是我的嘆息。
2、 這是首押韻的短長體四音部句,一行四音,也有些變化。
3、 我能把一篇散文改寫成押韻的對句文.
4、 我的外祖父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他的即興詩常常不僅押韻,而且十分浪漫和極具風格。
5、 肯定句賓語由於押韻需要而前置,是修辭上的仿古用法。
3樓:我想_唱首歌
1、押韻,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
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美。
所謂押韻(也叫壓韻、叶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規定的位置上。
所謂韻部,就是將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這種類別即為韻部。
同一韻部內的字都為同韻字。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
比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韻」。
2、相關舉例
(1)偶句押韻
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例如: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
第一二四句押韻。又如: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首句並不入韻,二四句押韻。一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
(2)押平聲韻
近體詩為了聲韻和諧,一般押平聲韻,大多數近體詩(即唐及以後的詩,唐以前的叫古體詩)也遵守這個要求。但仍有押仄聲韻的典範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全文押入聲(短促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無論以古入聲韻尾還是以今普通話ie、ue韻朗讀,均沒有拗口之嫌。
(3)一韻到底
原則上,近體詩中間不能換韻,尤其是在科考考場上的試帖詩、應制詩和限韻詩。但由於科考使用的《切韻》體系已經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語聲韻,部分韻母已經合併或分離,更可能有詩人鄉音難改,使用方音作詩,因而仍有在詩中更換為鄰韻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老孫子,質樸古人風。耕鑿安時論,衣冠與世同。
在家常早起,憂國願年豐。語及君臣際,經書滿腹中。
注:二、
四、八句的「風」「同」「中」是平聲「東」韻,第六句的「豐」是平聲「冬」韻,「東」與「冬」通押。
日常作詩與應試不同,不應用應試的要求苛刻地對待作者,尤其是後世使用古韻書作詩的作者。
(4)首韻借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一東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原則上必須嚴格地只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韻),也不應參雜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
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酒渴愛江清,餘甘漱晚汀。
軟沙倚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
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沈冥。
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屬下平聲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這叫做借鄰韻發端,在晚唐開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種風氣。
參考資料:http://baike.
4樓:遲到遲到遲到
押韻指的是詩句每一句末尾字的拼音韻母相同。
律詩的規則是什麼
5樓:三國之長空
一、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律詩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具有重要意義。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律詩的特點:律詩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就開始出現廣義五律,武週年代沈佺期、宋之問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於中晚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
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2、律詩的形式:律詩的格律非常嚴謹,在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每首限定八句:
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限定用平聲韻,而且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每首中對仗聯可以多到三聯、也可以少到一聯,這是律詩的重要特點。
3、各聯定義: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第一聯(第1,2句)稱「首聯」(或起聯),第二聯(第3,4句)稱「頷(hàn)聯」,第三聯(第5,6句)稱「頸聯」,第四聯(第7,8句)稱「尾聯」(或結聯)。律詩的容量比絕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寫更多的事或景,可抒發更多更細緻的情感。
「它散中有整,常中有變,對仗工整,內容充實」;「五律顯得簡短,樸直,有力,七律顯得暢達,悠揚,紆徐。律詩既講平仄,押韻,又講對仗,故寫作較難。
4、名篇欣賞:《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所謂律詩即要求按一定的格律程式來寫詩。唐人吸取了六朝永明體詩四聲八病說和駢文駢賦崇尚駢偶對仗的合理核心,將其進一步規則化,產生了新體的律詩。這些規律主要包括:
音調要合乎平仄聲的規律。即在一句之中,要以兩字為節平仄聲相間,尤其要使偶數字平仄相間;在一聯兩句之內,要平仄相對,如五言的出句為「平平平仄仄」的話(七言只需在前邊加上與五言一二兩字相異的仄仄即可),那麼對句即需作「仄仄仄平平」(七言則作平平仄仄仄平平);而在兩聯之間,即下一聯的出句與上一聯的對句之間要平仄相粘,如五言的上一聯對句為仄仄仄平平的話,那麼下一聯的出句則要作仄仄平平仄,其餘以此類推,反覆終篇。字詞句法要合乎對仗要求。
律詩多以八句四聯為篇,四聯又可分別稱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第
二、三兩聯應是嚴格的對仗句式,一四兩聯則可對可不對。與此相關,由六朝四句小詩發展而來的五七言絕句體也逐漸律化,稱為律絕,而其聲律及對仗的規律可符合律詩中的前兩聯、後兩聯、中兩聯,或首尾兩聯中的任何一種。由於律詩和律絕有鮮明和諧的節奏及抑揚有序的聲調,所以讀起來愈發朗朗上口,充滿**美。
格律詩詞中和「起」同韻的有哪些字?
格律詩中和 生 同韻的字有哪些?痕 韻 陰平的有。陽平的有。古詩詞中的和韻是怎麼分類的?有什麼明顯的區別?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時期的滲團沈約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後的格律詩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講究平聲和仄聲的協調。行襪二是對偶,在韻文特別是格律詩中,對對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較嚴的,詩詞中一般是句對,在賦和...
請一本關於詩詞格律聲韻詞牌等相關知識的書
聲律啟蒙 傳統最流行的。網上一定有免費的。詞牌格律 也有網路版的 想學習詩詞格律,有哪些專講作詩平仄押韻的書嗎 1 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起,指第一個音節是平聲 首句入韻,指第一句句末押韻。下同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幫忙寫一首符合一下格律的詩詞吧。謝謝
七 律 登 湘 潭 昭 山十月小陽春,皆老友數十爬昭峰,心曠神怡,浮想連翩,版作此詩以記之。心儀權佛祖登峰頂,兩鬢銀絲腦不暈。遠眺群山披翠綠,近聞寺院唱昇平 俯瞰興洲江心駐,極目蒼穹錦卷伸 浪湧懸崖舟萬競,環球笑傲數湘人 按一個欠,一個揍的排列。不知那種格律詩有這種韻律?這個好像不合律把?格律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