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僑中黃建成
悲鴻八駿圖打0一9的數字——答案:8。
高頭駿馬
【拼音】: gāo tóu jùn mǎ
【解釋】: 指體形高大健壯的好馬。【拼音**】: gtjm
悲鴻八駿圖的謎底是數字幾
2樓:匿名使用者
謎底數字幾是悲鴻八駿圖。
3樓:李銀庫
指徐悲鴻的一幅國畫,是數字1。
徐悲鴻八駿圖簡介
4樓:釋懷的人
《八駿圖》是徐悲鴻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的八匹駿馬做為題材,畫中,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生動形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
晉王嘉《拾遺記》中記載:「八駿之名,一曰絕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暉,六曰超光,七曰騰霧,八曰挾翼」;《穆天子傳》中記載為:驊騮、騄耳、赤驥、白羲、渠黃、逾輪、盜驪、山子。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徐悲鴻的馬獨步畫壇,無人能與之相頡頏。《八駿圖》是徐悲鴻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駿為題材,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在繪畫技法上,是極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產物,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
《八駿圖》既表現了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為不可多得的珍品,潑墨寫意或兼工帶寫,塑造了千姿百態、倜儻灑脫的馬,或奔騰跳躍、或回首長嘶,或騰空而起、四蹄生煙……。
他畫的馬既有西方繪畫中的造型,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融中西繪畫之長於一爐,筆墨酣暢,形神俱足。它那剛勁矯健,剽悍的駿馬,給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徵,鼓舞人們積極向上。
《八駿圖》所描繪的八匹駿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姿態,不乏是一件藝術珍品,作者用筆濃淡有致,既表現了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 ,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
5樓:匿名使用者
徐悲鴻的代表作《八駿圖》描繪的是八匹形態各異的駿馬,是徐悲鴻早年的作品。作者用筆剛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雖然馬是在畫上的,卻好像一群活馬在我們面前奔騰。
看,那匹跑在左邊,健壯有力的黑馬,速度像風一樣,脖子上鬃毛像針一樣豎了起來,四蹄騰空,後蹄離地,形象自由奔放,不受半點約束。
再看看右邊那匹尾巴高高翹起的奔馬,動作敏捷,散發著活力。它的頭歪向左側,打量著自己與跑在最前面的馬之間的距離,眼睛微微眯起,流露出絲許輕蔑,似乎在對黑馬說:「嘿,你得意什麼?
一會兒我就超過你了!」
在最後面的那匹馬,被遠遠甩在後頭,只看到一個腦袋,雖然我們沒看到它的身子,卻能從它的眼神中感受到不服輸,正奮力追趕跑在前面的馬,滿腔鬥志,不失大將之雄風!
《八駿圖》所描繪的八匹駿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姿態,不乏是一件藝術珍品,作者用筆濃淡有致,既表現了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 ,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
6樓:擺渡也知道
徐悲鴻以畫馬見長 是新中國第一批到蘇聯列賓美院學習的畫家,集國畫的寫意風格與西畫的嚴謹結構於一身,畫出的馬不但有中國畫的意境,也有西畫的嚴謹結構關係。代表作八駿圖
馬的品種: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雲南馬,三河馬,伊俐馬,千里馬,汗血寶馬
馬的名字:一個叫絕地,足不踐土,腳不落地,可以騰空而飛;一個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飛鳥還快;一個叫奔菁,夜行萬里;一個叫超影,可以追著太陽飛奔;一個叫逾輝,馬毛的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一個叫超光,一個馬身十個影子;一個叫騰霧,駕著雲霧而飛奔;一個叫挾翼,身上長有翅膀,象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
徐悲鴻代表作《八駿圖》的尺寸
7樓:匿名使用者
作 者: 徐悲鴻
類 別: 中國書畫
創作年代:
材 質: 立軸
尺 寸: 178×92.5cm
估 價: hkd 1,600,000-2,000,000成交價: ¥1,965,664.00
hk$1,854,400.00
$237,687.00
徐悲鴻以畫馬見長 是新中國第一批到蘇聯列賓美院學習的畫家,集國畫的寫意風格與西畫的嚴謹結構於一身,畫出的馬不但有中國畫的意境,也有西畫的嚴謹結構關係。代表作八駿圖
馬的品種: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雲南馬,三河馬,伊俐馬,千里馬,汗血寶馬
馬的名字:一個叫絕地,足不踐土,腳不落地,可以騰空而飛;一個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飛鳥還快;一個叫奔菁,夜行萬里;一個叫超影,可以追著太陽飛奔;一個叫逾輝,馬毛的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一個叫超光,一個馬身十個影子;一個叫騰霧,駕著雲霧而飛奔;一個叫挾翼,身上長有翅膀,象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
8樓:劍舞灑簫
徐悲鴻代表作《八駿圖》的 尺 寸: 178cm×92.5cm
《八駿圖》是徐悲鴻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駿為題材,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為不可多得的珍品。《八駿圖》是從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畫。畫的是周穆王遊崑崙山時為之駕車的八匹良馬。
有關八駿的名目,各書記載不同。晉王嘉《拾遺記》中記載:「八駿之名,一曰絕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暉,六曰超光,七曰騰霧,八曰挾翼」;《穆天子傳》中記載為:
驊騮、騄耳、赤驥、白羲、渠黃、逾輪、盜驪、山子(柳宗元的《觀八駿圖說》即採用這種說法)。到柳宗元時代,有許多著名的作家、詩人忽然寫作了不少有關《八駿圖》的詩文。著名的就有白居易《新樂府》中的《八駿圖》、元稹的五言古詩《八駿圖》、李觀的《周穆王八駿圖序》等等。
這一文學現象可能與唐德宗的望雲騅馬有關。
徐悲鴻(2023年7月19日-2023年9月26日),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2023年後任**美術學院院長。
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物件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2023年9月26日逝世。
9樓:安順
尺 寸: 178×92.5cm
徐悲鴻八駿圖上的字是什麼意思
10樓:六十文物
房兵曹胡馬
(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唐朝各衛、府、州、郡都設有「兵曹」,是一個管理軍事的小官。房兵曹是何許人不詳。這首詩約作於開元二十
八、九年(740-741年)第二次漫遊齊趙間。他在晚年回憶這段時期生活的《壯遊》詩中寫過:「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
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呼鷹皁櫪林,逐獸雲雪崗。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鶖鶬。
」可以看出他青年時代極好騎射,所以也很愛馬。詠馬和寫生一樣,既要形似,還要有神韻,有感情。形似固然不易,有神有情則更難。
首先你要對所吟詠的物件非常熟悉,才能夠體現出它的精神實質。形似而又神似還不夠,還必須在形神兼備之中,自然體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使讀者受到感染。馬,杜甫在遊獵中每天都在乘騎,對於它的精神、動態太熟悉了,馬的性格忠誠勇敢,同詩人青年時代的豪放慷慨的性格太契合了,因此杜甫有很多詠馬詩,而且都很精彩動人,現在這一首是其中最早的一首。
首聯:「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大宛」是漢朝西域的一個國家其國境約當現在烏茲別克共和國的一部分,以出產千里馬著名。
第一句說明馬的來歷,它是來自大宛國的。在未描繪其神形以前,已經給讀者一個絕非凡馬的印象。凡馬多肉,而千里馬以神氣清勁為佳,所以第二句「鋒稜瘦骨」雖然寫馬的外形,而清勁的神氣,已從外形中透露出來。
第三句「竹批雙耳峻」,按《齊民要術》雲:「(馬)耳欲得小而促,狀如斬竹筒」馬耳要小,象斜劈的竹筒那樣,這是識別良馬的條件。句末一個「峻」字是通過「竹批雙耳」的外形而顯示出來的精神面貌。
第四句「風入四蹄輕」馬奔起來足不著地,如御風而行,以「風入」說明蹄「輕」極其形象。這四句把胡馬的外形和精神都刻畫得異常鮮明而且簡練,恰到好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前一句想見馬的氣概,後一句歎賞馬的品質。「無空闊」,意謂可以不受空間的任何限制,不只是形容馬的善走,更是稱讚它有蔑視困難所向無前的英雄氣概。「託死生」謂可與共生死。
前面加「真堪」兩字,表示詩人有無限感慨:世間能共生死的有幾個人呢?而馬竟能如此,所以說「真堪」《杜詩鏡詮》引李子德言:
「五、六如詠良友大將,此所謂沈雄」,是說這兩句詩寫得極沈痛而又雄邁。
末聯「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總括以上所寫馬的形神而言。「萬里可橫行」是從「真堪託死生」這句生發出來的。房兵曹有了這樣可與共生死的好馬,不難立功萬里之外,最後歸結到對於馬主人的期待,仍然是在寫馬。
這首詩不但把馬的神采寫得異常生動,使人愛不忍釋;而且從神形具備的刻畫中,令人感到詩人的寄託遙深。詩人不是把胡馬看作僅供奔走的坐騎,而是把胡馬看作忠貞可恃的大將和生死與共的良友。通過詩人對胡馬的讚歎,使我們想到詩人期待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國效力是如何的殷切;同時也使我們看到詩人在青年時代的胸懷是何等的闊大,抱負是何等崇高。
11樓:港島妹妹
把馬的神采寫得異常生動,使人愛不忍釋;而且從神形具備的刻畫中,令人感到詩人的寄託遙深。詩人不是把胡馬看作僅供奔走的坐騎,而是把胡馬看作忠貞可恃的大將和生死與共的良友。通過詩人對胡馬的讚歎,使我們想到詩人期待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國效力是如何的殷切;同時也使我們看到詩人在青年時代的胸懷是何等的闊大,抱負是何等崇高。
原文:胡馬大宛名, 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託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首聯:「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大宛」是漢朝西域的一個國家其國境約當現在烏茲別克共和國的一部分,以出產千里馬著名。
第一句說明馬的來歷,它是來自大宛國的。在未描繪其神形以前,已經給讀者一個絕非凡馬的印象。凡馬多肉,而千里馬以神氣清勁為佳,所以第二句「鋒稜瘦骨」雖然寫馬的外形,而清勁的神氣,已從外形中透露出來。
第三句「竹批雙耳峻」,按《齊民要術》雲:「(馬)耳欲得小而促,狀如斬竹筒」馬耳要小,象斜劈的竹筒那樣,這是識別良馬的條件。句末一個「峻」字是通過「竹批雙耳」的外形而顯示出來的精神面貌。
第四句「風入四蹄輕」馬奔起來足不著地,如御風而行,以「風入」說明蹄「輕」極其形象。這四句把胡馬的外形和精神都刻畫得異常鮮明而且簡練,恰到好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前一句想見馬的氣概,後一句歎賞馬的品質。「無空闊」,意謂可以不受空間的任何限制,不只是形容馬的善走,更是稱讚它有蔑視困難所向無前的英雄氣概。「託死生」謂可與共生死。
前面加「真堪」兩字,表示詩人有無限感慨:世間能共生死的有幾個人呢?而馬竟能如此,所以說「真堪」《杜詩鏡詮》引李子德言:
「五、六如詠良友大將,此所謂沈雄」,是說這兩句詩寫得極沈痛而又雄邁。
末聯「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總括以上所寫馬的形神而言。「萬里可橫行」是從「真堪託死生」這句生發出來的。房兵曹有了這樣可與共生死的好馬,不難立功萬里之外,最後歸結到對於馬主人的期待,仍然是在寫馬。
徐悲鴻《八駿圖》是如何構圖的,徐悲鴻《八駿圖》的構圖 意蘊 象徵意義 言簡意精)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徐悲鴻的馬獨步畫壇,無人能與之相頡頏。在他個人的藝術成就中,也以畫馬的成就最為卓著。他一生致力於國畫的改革,而體現他國畫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國畫奔馬。他非常注重寫生,關於馬的寫生畫稿不下千幅,學過馬的解剖。對馬的骨骼 肌肉 組織瞭如指掌,同時,他還熟悉馬的性格脾氣。在技法上,他...
八駿圖代表什麼喻意八駿圖的意蘊象徵意義
八駿圖 是徐悲鴻的代表作之一,八駿圖上,八匹英姿勃勃的駿馬飛奔向前,姿態各異,匹匹高在雄健 精神煥發。其中的一匹最具特色,它後腿蹬地,前蹄騰空而起,鬢毛迎風飄動,昂首揚尾,自由奔放。八駿圖 是徐悲鴻送給陳納德將軍的一幅鉅作。那時陳納德將軍正從戰場上凱旋歸來,畫上那昂首奮蹄的八匹駿馬,映照著中華民族不...
八駿圖有什麼意義八匹馬,八駿圖的意蘊象徵意義
八駿圖 是從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畫。畫的是周穆王遊崑崙山時為之駕車的八匹良馬。有關八駿的名目,各書記載不同。晉王嘉 拾遺記 中記載 八駿之名,一曰絕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暉,六曰超光,七曰騰霧,八曰挾翼 穆天子傳 中記載為 驊騮 騄耳 赤驥 白羲 渠黃 逾輪 盜驪 山子 柳宗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