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肝藏血從生理病理的角度論述答案應該是生理什麼什麼

2021-03-22 01:11:00 字數 5240 閱讀 8112

1樓:匿名使用者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其藏血的生理意義,有涵養肝氣、調節血量、濡養肝及筋目、為經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肝臟是人體貯藏血液的主要器官,猶如貯血的倉庫一樣。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是執行不息的,但肝內必須貯存一定量的血液,以應付人體在特殊情況下(如大量失血、劇烈運動以及緊張勞動時)的需要。

膽氣與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有關,有主決斷的功能。《內經》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因而,某些驚恐、失眠、多夢、謀慮不決等精神情志症狀,多認為是膽氣虛所致,臨床上也常常從膽**。

2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理論認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肝主疏洩",包括調暢氣機,促進全身氣血水液執行,促進脾胃消化,分泌膽汁和調暢情志等作用。中醫認為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要靠氣不斷的升降出入運動來完成,氣機就是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氣的升降出入正常,氣血水液執行通暢,保證了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肝還有分泌膽汁和促進脾胃消化的作用。中醫認為肝主疏洩功能還包括調暢情志的作用,與情志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疏洩功能正常則情緒正常,心情舒暢;肝氣的疏洩功能太過,則出現急躁易怒、心煩不寐、多夢、頭痛頭脹等肝氣上亢的症狀;肝氣的疏洩功能不足,則出現胸脅脹悶疼痛、情緒低落、抑鬱、多疑善慮等肝氣鬱結的症狀。

二是"肝主藏血",包括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及攝血的作用,所謂"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就是說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全身血量的分佈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則各臟腑器官組織得以滋養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維持機體的各種機能。肝血虛少,臟腑器官組織失養可出現兩目乾澀、視物昏花、肢體麻木等。

所以,肝的養生保健方法應該以保持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和肝血充足為主要原則。

肝藏血和脾統血的生理,病理有何異同?

3樓:匿名使用者

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調節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稱。

①貯藏血液:血液**於水谷精微,生化於脾而藏受於肝。肝內貯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養自身,以制約肝的陽氣而維持肝的陰陽平衡、氣血和調,又可以防止出血。

因此,肝不藏血,不僅可以出現肝血不足,陽氣升騰太過,而且還可以導致出血。

②調節血量: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對恆定的。但是,人體各部分的血液,常隨著不同的生理情況而改變其血量。

當機體活動劇烈或情緒激動時,人體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應地增加,於是肝臟所貯藏的血液向機體的外周輸布,以供機體活動的需要。當人們在安靜休息及情緒穩定時,由於全身各部分的活動量減少,機體外周的血液需要量也相應減少,部分血液便歸藏於肝。所謂「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

因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作用,故肝有「血海」之稱。

肝藏血功能發生障礙時,可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血液虧虛。肝血不足,則分佈到全身各處的血液不能滿足生理活動的需要,可出現血虛失養的病理變化。

如自失血養,則兩目乾澀昏花,或為夜盲;筋失所養,則筋脈拘急,肢體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發生出血傾向的病理變化,如**、衄血、月經過多、崩漏。

肝的疏洩與藏血之間的關係:肝主疏洩又主藏血。藏血是疏洩的物質基礎,疏洩是藏血的功能表現。

肝的疏洩全賴血之濡養作用,又賴肝之功能正常才能發揮其作用。所以肝的疏洩與藏血功能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密切的關係。就肝之疏洩對藏血而言,在生理上,肝主疏洩,氣機調暢,則血能正常地歸藏和調節。

血液的執行不僅需要心肺之氣的推動和脾氣的統攝,而且還需要肝氣的調節才能保證氣機的調暢而使血行不致瘀滯。在病理上,肝失疏洩可以影響血液的歸藏和執行。如肝鬱氣滯,氣機不暢,則血亦隨之而瘀滯,即由氣滯而血瘀。

若疏洩太過,肝氣上逆,血隨氣逆,又可導致出血。就肝之藏血對疏洩而言,在生理上,肝主藏血,血能養肝,使肝陽勿亢,保證肝主疏洩的功能正常。在病理情況下,肝之藏血不足或肝不藏血而出血,終致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血不養肝,疏洩失職,則夜寐多夢,女子月經不調等症相繼出現。

(2)肝主生血:肝主生血是指肝參與血液生成的作用。肝不僅藏血,而且還能生血。

「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氣」(《素問·六節髒象論》),「氣不耗,歸精於腎而為精。精不洩,則歸精於肝而化清血」(《張氏醫通·諸血門》)。可見,肝參與血液的生成。

肝主疏洩與肝主生血:肝以血為體,以氣為用。「肝主血,肝以血為自養,血足則柔,血虛則強」(《溫病條辨·卷六》)。

肝生血,血足則肝體自充。剛勁之質得為柔和之體,通其條達暢茂之性,則無升動之害。疏洩與生血,肝氣與肝血,相互為用,動靜有常。

肝血不足則肝氣有餘,疏洩太過,而為肝氣、肝火、肝風之災。故曰:「肝血不足,則為筋攣、為角弓、為抽搐、為爪枯、為目眩、為頭痛、為脅肋痛、為少腹痛、為疝痛諸證」

脾統血是指脾具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中執行,防止其溢位脈外的作用。《難經·四十二難》曰:「脾裹血,溫五臟」,指出脾具有包裹血液、防止血溢的作用。

明代薛立齋在《薛氏醫案》中說:「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統攝於脾。」脾的統血作用是以脾主運化為基礎的,脾氣健運,氣血充足,統攝力強,則血行脈中,而不溢位脈外。

故此武之望在《濟陰綱目》中說:「血生於脾,故曰脾統血。」若脾失健運,脾氣虧虛,統攝無力,則致血溢脈外,而見**、衄血、便血、尿血、**出血,月經過多,甚或崩漏症。

正如尤在涇在《金匱翼》中所說:「脾統血,脾虛則不能統血;脾化血,脾虛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

肝藏血與脾統血是相互關聯的。血液之成,源於脾胃;既成之血,藏之於肝,依機體所需而執行諸經。血液之行,以心肺之氣為動力,以肝脾之氣為約束。

脾氣健運,血液化生充足,則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行之於經,則脾有所統,二者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正如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中所說:「血生於脾,統於心,藏於肝,宣佈於肺,根於腎,灌溉一身,出入於脈。

」若脾氣虧虛,氣血生化乏源,影響肝的藏血功能,則常致頭暈目澀,肢麻筋攣等肝血不足之證;若肝脾虧虛,收攝力弱,血溢脈外,而見各種出血證,稱為肝不藏血或脾不統血。

4樓:匿名使用者

「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統血是說脾具有統攝和控制血液在經脈中執行而不溢位於脈外的功能。皮既是生化之源,又有統攝血液的作用,這種統攝的功能,主要是通過『氣攝』和『脾升』的功能來實現的。

脾氣健旺上升正常(脾升),則血液受脾氣控制而能正常執行於脈道之內不至外溢。如果脾氣虛弱失去統攝作用,氣不攝血,則血離脈道,而出現各種出血症,如長期便血、崩漏等。臨床上對於「脾不統血」的出血症,常採用「補脾攝血」法而收效。

所以有「治血先治脾」的理論。肝藏血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雪量的功能。肝藏血並不是單純貯存的意思。

因為人體內各部分血液常隨著不同的生理情況而改變血流量,所以肝是根據機體動和靜對血液需要情況,通過對血流量的調節而達到藏血的。這就是說,當人體在休息和睡眠時,機體的血液需要量減少,多餘的血液藏於肝;當勞動和工作時,機體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臟就排出儲藏的血液,以供給機體活動的需要。古人所說的「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歸於肝臟」,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肝臟的藏血功能失常,就會引起血液方面的病變。例如,肝血不足,則可見兩眼昏花.筋肉拘攣.

屈伸不利以及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等症;若肝氣橫逆,又可出現**.婦女崩漏等病變。

5樓:匿名使用者

肝不藏血則血虛,脾不統血則血行脈外就是出血。

病理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6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生理學側重的是最基本的規則,在生物醫學這個大的領域範圍內,它更偏向基礎研究,屬於「細推物理」之類,其探索的出發點是歸因於人類本源的好奇心、探索慾望,對自然、對自己的瞭解求知慾。當然,所謂最基本也是有前提的,(大學期間我至少學過的四門課都聲稱自己是「最基本的」……)生理學的研究層面,或者說落腳點,是組織,器官,系統,至個體。也就是說:

細胞以上,public health以下。

病理學:漢字字面,就是「疾病\患病\病變」的道理。英文詞根patho,來自希臘語苦楚、受難。

所以病理學自產生之日起就是面向解決問題的。它建立在生理學的基礎上,研究生理學的那些完美的基本規則是怎麼樣垮掉的。這是什麼病?

什麼外來病原或內部失序造成的?失序後如何一步一步引發反應?導致了什麼症狀什麼後果?

你猜下一個問題是什麼?——沒錯,順理成章的就應該是怎麼預防怎麼挽回怎麼治。所以病理學是與藥理學和臨床醫學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

我覺得這兩門課程或者說這兩個研究領域在內容上的區別應該並不難分辨,所以我想,更應該強調一下它們在目的性和思維方式上的區別。你提到你是醫學生,不知道是否已經感覺到了臨床醫學研究和基礎生物科學研究的差別。在所有其他的領域也都是一樣的:

總有一些研究是向上的,其動力就是「我想知道」,其模式就是不斷地追問「為什麼呢為什麼呢為什麼呢」,其研究是歸根結底是沒有目的的,終極的那個目標與人類同在永生,永無止境,生理學應該是可以大致歸入這個方向的,往下挖掘一直追到細胞追到分子追到生化追到化學,最終的最終,追到哲學。也總有一些研究是向下的,它好像**中從出生就揹負著血海深仇的主人公,其使命專一,其目的明確,其思路直接:解決問題,造福人類。

隨著學習的過程逐漸感受體會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認清自己所學的專業,選擇以後的工作和人生道路,或者往近了說對於提高學習成績,都是會有幫助的。

當然,這兩種研究方式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清楚地界限。可能我的出發點是治這個病,但當我**這個病是怎麼發生怎麼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就追溯到生命結構之間基本的相互作用關係上去了,越不過去,總得要先搞清楚道理才能想對策。也可能我就是想知道這個分子這個蛋白它的特性和作用,但當它作用於別的分子的時候就會對影響細胞內一系列的事件引發機體整個功能活動的變化導致疾病。

絕不是說生理學專業的教授都是眼高於頂的空想家,而病理學專業的教授都是目光狹隘的技術工人。生物科學——乃至一切其他學科——其偉大就在這裡,其美麗也就在這裡。

至於病理生理學,我沒有上過醫學院的這門課,所以沒有與其他兩門一起討論,但就我的一點點了解,病理生理學作為病理和生理的結合、基礎和臨床的橋樑,從生理學這邊的視角看:它是從機能角度解釋疾病本質的學科,也就是它和生理學一樣**規則,只不過好奇的物件是疾病;從病理學這方的視角來看:它又是為了研究患病機體複雜的機能、代謝變化及其發生發展的機制,必須解決的相關基礎問題,也就是說它和病理學和其他臨床課程一樣目的是攻克疾病,只是為了不光治標還要治本,必須先了解敵人,為了想辦法搞定「病是怎麼沒的」,必須先弄清「病是怎麼來的」。

病理生理學的內容包括疾病概論,基本病理過程和分系統的病理生理學。**很多在疾病過程中廣泛存在的普遍規律性問題。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因為機體是一個有很強自適能力的自穩態系統,疾病並不是一擊就垮的那種撞擊,相反之所以表現出疾病,就是因為這個系統面對外界的變化仍要執行,它在做出反應做出調整,比如說發燒,發燒不是「病」,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在給自己「治病」。

病理生理學,應該就是從這個角度入手,關於「擾動之下的執行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