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地理位置過度性特點對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有何影響

2021-03-26 14:40:36 字數 5236 閱讀 4354

1樓:救氈必誦

黃土高原,北緯34°~40°,東經103°~114°。

從東南向西北,氣候依次為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半乾旱氣候和乾旱氣候。

植被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草原和風沙草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帶性分佈也十分明顯。氣候較乾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2樓:匿名使用者

黃土高原地理位置的過渡性使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人類活動破壞植被,這裡的生態環境很容易遭破壞,並且很難恢復。

黃土高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3樓:匿名使用者

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過濾性特徵十分明顯,試從氣候,植被,農業三方面說明

1、氣候:從半溼潤區向半乾旱區過渡;

2、植被:從森林向草原過渡;

3、農業:從農耕區向牧區過渡.

4樓:匿名使用者

黃土高原在地理區劃上位於北方地區,屬於東部季風區,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

在中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交界處,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主要包括山西、陝西北部、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內蒙古等省46個地(盟、州、市),282個縣(旗、市、區),面積積62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千米(水蝕面積33.7萬平方千米、風蝕面積11.

7萬平方千米),年均輸入黃河泥沙16億噸,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佔世界黃土分佈70%,為世界黃土面積覆蓋最大的高原。黃土厚50-80米,氣候較乾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石油、鋁土儲量大。但由於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流水沖蝕作用強,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地表支離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

按地形差別分隴中高原、隴東高原、陝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區。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高原上覆蓋著深厚的黃土層,黃土覆蓋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過200米。年均氣溫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從東南向西北,氣候依次為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半乾旱氣候。

植被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草原和風沙草原。土壤依次為褐土、壚土、黃綿土和灰鈣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帶性分佈也十分明顯。

黃土高原廣佈黃土,厚達50至80米,隴東、陝北厚達150米,最厚的地方達200米。由於歷代戰亂、盲目開荒放牧及亂砍濫伐導致高原的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加之黃土的土質疏鬆,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形成「千溝萬壑」的黃土地貌。形成了獨特的黃土塬,黃土樑,黃土峁等地貌特徵。

平坦耕地一般位於溝谷或小型盆地,一般不到1/10,絕大部分耕地分佈在10°~35°的斜坡上。地塊狹小分散,不利於水利化和機械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但是,黃土高原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鋁土礦等資源,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

這些地區的岩石,白天受熱膨脹,夜晚冷卻收縮,逐漸被風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塊、沙子和粘土。同時這些地區,每逢西北風盛行的冬春季節,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塵土蔽日。粗大的石塊殘留在原地成為「戈壁」,較細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區,聚成片片沙漠,細小的粉沙和粘土。

根據黃土堆積環境的不同,可將我國黃士發育分為三個時期:早更新世,相當於第一次冰期,氣候比新第三紀幹寒,發生午城黃土堆積;中更新世,發生第二次冰期,氣候進一步變幹,堆積了離石黃土,範圍廣、土層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氣候更加幹寒,堆積了馬蘭黃土,厚度雖小,但分佈範圍更廣,南方稱下蜀黃土。進入全新世,氣候轉為暖溼,疏鬆的黃土層,經流水侵蝕,形成了溝壑縱橫、樑、峁廣佈的破碎地表。

黃土北起長城,南界秦嶺,西從青海湖,東到太行山面積約達30萬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地理上稱為黃土高原。本區除了一些基岩裸露的山地外,黃土基本上構成連續的蓋層,厚度達100~200m,形成非常特殊的地貌。甘肅西部、青海西北部及新疆等地前低山丘陵及一部分山地的山坡上,黃土呈片狀分佈,而在山麓洪積-沖積平原和古河谷階地上,也斷續分佈著經過搬運的黃土狀土層。

東北松遼平原、遼西翼北山地、華北平原和山東低山丘陵等地亦分佈有黃土和黃土狀土層。上述地區黃土一般呈零星分佈,厚度也不大,加上自然條件等因素,黃土地貌發育受到很大限制,形態不典型。

黃土峁黃土峁簡稱峁,是橢圓形或圓形的黃土丘陵。峁頂面積很小,呈明顯的穹起。由中心向四周的斜度一般在3~10°。

峁頂以下直到谷緣的峁坡,面積很大,坡度變化於 10~35°之間,為凸形斜坡。峁的外形呈饅頭狀。兩峁之間有地勢明顯凹下的窄深分水鞍部,當地群眾稱為「墕」。

滑坡黃土谷坡物質在重力作用下的塊體運動,是谷坡擴充套件的主要形式,其中,滑坡是常見的一種。黃土滑坡發生後,在谷坡上部遺留下圓弧形的黃土陡崖(滑坡壁)與坡腳的龐大滑坡體。

黃土坪分佈在黃土高原河流兩側的平坦階地面或平臺,稱為黃土坪,簡稱坪。有些黃土坪即是黃土樑峁區河流的階地,沿谷坡層層分佈。另一些是由於現代侵蝕溝的發展使黃土墹遭到切割而留的區域性條帶狀平坦地面。

黃土地區的河流階地,每一級平臺的下方有明顯的陡坡,平臺面向河流軸部方向傾斜。

黃土陷穴

黃土陷穴是黃土區地表出露的一種圓形或橢圓形窪地,我國西北稱為龍眼或灌眼,深度大的稱為黃土井,分佈很廣。它是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沿黃土垂直節理進行侵蝕,並把可溶性鹽類帶走,下部黃土層被水流蝕空,表層黃土發生坍陷和溼陷而形成的。黃土陷穴往往出現在水流容易彙集的谷間地邊緣地帶,谷坡坡折的上方和沖溝中跌水和溝頭陡崖的上方,常呈串珠狀分佈。

黃土塬黃土塬簡稱塬,是黃土高原谷間地地貌的一種

型別,具體是指四周為溝谷蠶蝕的黃土高原。在我國西北,由於長期溝谷蠶蝕,面積較大的塬已儲存不多。面積大、形態完整的塬,破碎塬是由塬四周溝谷源侵蝕分割塬而形成的,它基本上保留塬的主要特徵:

塬面平坦,塬邊坡折明顯。破碎塬面積明顯地比塬小。

黃土墹黃土墹簡稱墹或墹地,它是黃土覆蓋古河谷,形成寬淺長條狀的谷底平地,又與兩側谷坡相連,組合成寬線的凹地,寬度一般數百米至幾公里,長度可達幾十公里。多出現在現代河流向源侵蝕尚未到達的河源區,平面圖形常呈樹枝狀。

黃土樑黃土樑簡稱樑,是長條形的黃土丘陵。黃土高原地貌組合可分為兩大型別:一類是高原溝壑區;一類是丘陵溝壑區。

前者由黃土塬和溝谷組成,後者由樑、峁和溝谷組成。無論上述哪一個型別,樑是其中面積最大、分佈最普遍的谷間地地貌。樑可分為三種:

平頂樑、斜樑、起伏樑。分佈在高原溝壑區的主要是平頂樑(簡稱平梁),分佈在丘陵溝壑區的以斜樑和起伏樑為主。

如何理解黃土高原生態過渡性?

5樓:匿名使用者

1.黃土高原地來區處在我國第

源二級階梯,及由

bai第二級階梯向第三du級階梯的zhi過渡地帶。2.黃土高原還是dao我國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影響的邊緣區,從而使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東北遞減。黃土高原南北地跨**帶、暖溫帶、溫帶三個溫度帶;東西跨半溼、半乾旱和乾旱等乾溼地帶,氣候的地域差異性和過渡性十分顯著。

本區位於季風的尾閭區,乾旱與半乾旱範圍大,降水不穩定,乾旱、風沙頻繁,天然草地與旱作農業生產能力低且不穩定。氣候的乾旱與降水不穩定、黃土及風沙物質的不穩定相結合,使得本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3.從土地利用形式上看,這裡是農業耕作區和畜牧區交錯的地區。

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動和歷史上農耕、遊牧民族交替控制的影響,在農牧交錯地帶表現為有農有牧、時農時牧的變動,導致土地退化加劇。

黃土高原生態換環境的顯著特徵是什麼?人地環境的突出特點是什麼?

6樓:草酸梅條

黃土高原的來地理位置比較

源特殊,從地形,氣候,植被以及農業生產等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佈區。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塬,墚,峁等黃土地貌分佈廣泛。

水土流失嚴重,旱澇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

7樓:匿名使用者

生態環境脆弱 人地矛盾地尖銳

8樓:匿名使用者

水土流失 人地矛盾

為什麼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是脆弱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黃土高原生bai態系統十分脆弱,du主要表現在zhi以下兩個方面:dao 黃土高專原

●黃土高原抵禦自然災害屬的能力較低。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即處於從平原向山地高原過渡、從沿海向內陸過渡、從溼潤向乾旱過渡、從森林向草原過渡、從農業向牧業過渡的地區,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交錯,自然環境條件不夠穩定,表現為地址**災害、水旱災害和氣象災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蝕等自然災害比較頻繁和嚴重。而人類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如濫墾、濫牧、過樵、過牧,都會引起自燃環境的強烈反應,使得自然災害發生地頻度增大。

●黃土高原的環境遭到破壞後,恢復相當困難。據歷史資料考證,黃土高原曾是塬面廣闊,溝壑稀少,植被豐茂的地區。隨著人口的增加,人類活動的加劇,環境漸漸惡化,如植被減少,氣候變幹,土壤遭到侵蝕。

然而,要把環境恢復到原來狀態,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很難做到。

10樓:與蟾宮

1.這裡地形破碎,氣候乾旱。

2.這裡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

3.這裡的環境容易遭到破壞,而且破壞後很難恢復。

黃土高原具有什麼特點?

11樓:森海和你

1、千溝萬壑,由於黃土疏鬆加上地表裸露,導致沖刷形成溝壑地貌。

2、黃土高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呈波狀下降。以六盤山和呂梁山為界把黃土高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六盤山以西的黃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黃土高原地勢最高的地區。

3、黃土高原地理位置處在沿海向內陸,平原向高原過渡地帶,自南而北兼跨暖溫帶、中溫帶兩個熱量帶,自東向西橫貫半溼潤、半乾旱兩個乾溼區。

4、高原東部、南部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區,中部屬於暖溫帶半乾旱區,西部和北部屬於中溫帶半乾旱區。黃土高原的氣候既受經、緯度的影響,又受地形的制約,具有典型的大陸季風氣候特徵。

黃土高原東西長1000餘公里,南北寬750公里,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黃土高原屬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地構造單位主要包括陝北隴東地臺、華力西褶皺帶、太平洋式燕山褶皺帶、隴西地塊、中條山地塊、呂梁山地塊和汾渭下游沉帶等,並以秦嶺地軸和鄂爾多斯地臺為南北二大界線。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和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除許多石質山地外,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經流水長期強烈侵蝕,逐漸形成千溝萬壑、地形支離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觀。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與寬闊谷地並存,四周為山系所環繞。

黃土高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鬆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

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黃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產生了以「窯洞」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為代表的民間文藝。

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的特點是,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特徵

黃土高原的範圍在中國北方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面積約有40萬平方公里。其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間,高原包括陝西省 山西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大部地區和甘肅省 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黃土高原廣佈黃土,厚達50至80米,隴東 陝北厚達150米,最厚的...

誰有關於黃土高原地質的,誰有關於黃土高原地質的資料

黃土高原 loess plateau 在中國北方,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主要包括山西 陝西 以及甘肅 青海 寧夏 河南等省部分地區,面積40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厚50 180米,氣候較乾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 石油 鋁土...

黃土高原的窯洞特點,黃土高原的窯洞的氣候特點

窯洞民居產生於黃土地,隱藏於黃土層中,沒有明顯的建築外觀體量,窯洞村落星羅棋佈於黃土原下。潛藏於黃土下的窯洞與大地融為一體,只有向陽的一個立面外露,俗稱 窯臉 這唯一的建築立面反映出拱形結構的受力邏輯及門窗的裝飾藝術,展示著窯洞的個性。各地窯居者,不管經濟條件差別多大,都力求將 窯臉 精心裝飾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