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子集上】【丨字部】 中
〔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偽,而敎之中。
【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
【注】舉中氣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又【前漢·律曆志】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隂中,萬物以成。
又**,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於土中。【注】洛為天地之中。
【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
【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注】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又心也。
【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又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又【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
【魏志·管輅傳】鼓一中。【注】猶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
【禮·禮器】因名山升中於天。【注】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又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注】謂滿二千石也。
【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又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
【注】謂穿之也。 又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
【注】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又【禮·深衣注】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又俚語。以不可為不中。【蕭蔘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為役。
杜預注:不中為之役使。 又【禮·鄕飲酒義】冬之為言中也。
中者,藏也。 又姓。漢少府卿中京。
又中行,中英,中樑,中壘,中野,皆複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
【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為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又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注】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又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注】中猶應也。
又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又【類篇】【正韻】?直眾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 又讀作得。
【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注】故書中為得。陸德明雲:
中,杜音得。 又【韻補】葉陟良切,音章。師古曰:
古讀中為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葉諸仍切,音徵。【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為?。【詩·大雅】泉之竭兮,不雲自中。
葉上頻。【班固·高祖泗水亭?】天期乗祚受爵漢中。葉下秦。
古東韻與庚陽通。 俗讀中酒之中為去聲。中與之中為平聲。
◎按《魏志·徐邈傳》:邈為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
時謂酒淸為聖人,濁者為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
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注:
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
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考證:〔【班固·東都賦】宅中圓大。〕 謹照原書改張衡東京賦。
〔【周禮·春官·司刺】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斷民中。〕 謹照原文春官改秋官。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改以此三法者求民情。
〔【易·坤卦】黃裳元吉,美在中也。〕 謹照原文美在中也改文在中也。 〔【左傳·定元年】季孫曰:
子家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謹照原文子家下增子字。 〔【周禮·天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 謹照原書天官改春官。
zdic.*** 漢 典 網
【卷一】【丨部】中
2樓:匿名使用者
當中為四聲時:刺中,擊中
符合通:"仲「 排名第二
當中為一聲時:**,正中
內,裡面
中等適於
通;"衷"心裡
問一下《勸學》中的古今異義的詞語解釋
3樓:魔仙箭
神明古義是良好的品德.今義是天上的神
博學古義是好學習,今義是有廣闊的學識
用心古義是用心專一.今義是用心思去做某件事情爪牙古義是爪子和牙齒(這片課文的意思是這個,還有一種翻譯是武士)今義是壞人
問古義今義?
<<問說>>的譯文中的古今異義
4樓:百度使用者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
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nàn),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
孟子論「求放心」,而並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
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於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芻蕘(ráo)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於匹夫,以大知而察及邇言,非苟為謙,誠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學而無問,朋友之交,至於勸善規過足矣,其以義理相諮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qiǎng)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
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於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
不然,則所問非所學焉: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已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嗟乎!學之所以不能幾(jī)於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也;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亦非不潛心專力之敵,其學非古人之學,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並不見其有可恥也,後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譯文君子學習一定喜愛問。「問」和「學」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還可能不能應用於實際,認識了那些大的(原則、綱領、總體),可是還可能不瞭解那些細節,(對於這些問題)除了問,將怎麼解決呢? (對於)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們問,藉以破除那疑問,(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到有學行的人那裡判定是非。(對於)不如自己的人,向他們問,藉以求得一點正確的見解,(這就是曾子)所說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問,以道德高知識多向道德低知識少(的人)問。
(對)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們問,藉以共同研究,(這就是《中庸》)所說的互相詰問,詳細地考察,明確地分辨。《尚書》不是說嗎?「喜愛問(的人,學問知識)就豐富。
」孟子論述:「找回自己的放縱散漫的心」(的時候),並提「學問之道」,「學」之後(就)緊跟著「問」。子思談「重視品德修養」(時),歸結到要(好)問(勤)學,(在他的提法中)「問」並且在「學」的前面。
古代的人虛心採納善言善事,不挑選事情地問,不挑選人地問,(只要能)求取那有益於自己修養和學業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話,聖人(也)採納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聖先王(也)詢問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詢問,以(他們的)大智卻注意到淺近平常的意見,不是偶然的謙虛,實在是要從多方面聽取有益的意見。三代以後,有「學」而沒有「問」,朋友間的交往,能做到規勸做好事,不做壞事就不錯了,那種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互相請教,勤勉地只是以進修為急務(的人)未多見,(更)何況世俗的人呢?
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學習有未貫通(不理解的地方),(卻)偏偏以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穩妥(的地方),(卻)胡亂地憑主觀猜測,像這樣,就終生幾乎(都)沒有(什麼)可問的事情(了)。(對)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願意向他問,(對)不如自己的人,(就)輕視他,(認為)不值得向他問,(對)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著嬉戲的態度而不敬重他,不甘願向他問,像這樣,就天下幾乎沒有可以問的人了。(什麼)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麼)事(都)沒有可疑的了,這只是自以為是罷了。
自以為是,那錯誤還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淺薄卻嚴密地掩蓋自己的過錯,寧願讓學習最終不進步,(也)不願意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樣危害自己的內心修養,(錯誤可就)大了,而陷入這(種大錯誤)的人常常(佔)十分之**。
不這樣(的話),就所問的(也)不是(他)所學的:(如)問(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瑣屑事物來說說好玩;甚至自己心裡所已經明白的(問題,卻故意拿它),問別人,來試試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難解答的事情問別人,來逼使那人難堪。如果不是這樣,(或者)即使有與自己思想品德修養有密切關係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壓低一下自己的尊嚴(虛心向別人請教)也不能做到。
唉!學習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於這(原因)嗎?而且不喜愛問的人,(是)由於不能虛心;不能虛心(是)由於不誠心實意喜愛學習。
也不是不專心用功的緣故,他學習的不是古代儒家學習的(東西),他喜愛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愛的(東西),不善於問是理所當然的
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也)一定會出現一次錯誤。聖人所不瞭解(的事物),愚笨的人不一定也不瞭解;愚笨的人所能做的,聖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專門存在於某人,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那麼,「問」可以少得了嗎?
《周禮》(說),朝堂之外(要)詢問百姓(對朝政的意見),國家的大事還問到平民。所以貴人可以問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問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問年輕的人,只考慮道德學問方面的成就罷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請教為恥辱,孔子認為他道德學問高。古人把「問」作為美德,而並不認為它是可恥的,後代的君子反而爭先把「問」當作恥辱,那麼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恥的(事),後代人卻做著而不以為恥的(就)多了,可悲啊!
可以幫我問一下嗎?您好我問一下
我的孩子在某個幼兒園上學,因為我太忙了沒法接送就不在那裡上學了,但是學校還有我一個月的學費,這一個月的學費是不是該退給我呢。需要問什麼你說吧,可以幫你問的,如果是正常有需要的問題可以幫你去相關部門諮詢。你想問什麼問題啊?你說的問題模糊不清不具體,難以。請你以後問問題時 描述具體清晰一些以便能夠幫助到...
問一下。這個成語叫什麼,問一下什麼成語
伴食中書 詳細解釋 百科釋義 解釋 指執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出自 宋史 胡銓傳 孫近傅會檜議,遂得參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飢渴,而近伴食中書,漫不敢可否事。示例 人有投匿名詩云 文章聲價斗山齊,日又西 回首湘江春水綠,鷓鴣啼罷子規啼。伴糧食書?問一下什麼成語 直木先伐 zh m xi n f 直 挺...
問一下美術聯考的問題,問一下美術聯考的問題
1.專業的話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視覺傳達 動畫 數字 等等。不知你是什麼地方的呢?有些地方是必須要參加省內的美術聯考才能參加地方美術院校的單招的,即使可以不聯考的學校,也不是特別好的。記得景德鎮陶瓷學院就是不需要聯考的。不過聯考的話再省內的選擇就可以大一些了。2.報班的話要注意選好一點 負責一點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