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實現農村發展戰略目標,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抓緊在農村體制改革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進一步放開搞活農村經濟,優化農村發展外部環境,強化農村發展制度保障。
(一)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二)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三)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
(四)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
(五)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
(六)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
ps:要原稿的話+我**給你發來
2樓:匿名使用者
1、科學判斷
準確把握農村改革發展歷史方位
2、目標任務
全面描繪農村未來美好圖景
3、三大部署
勾勒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路徑圖」
4、制度創新
夯實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保障
5、現代農業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位
6、八大舉措
徹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
7、三個要求
為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3樓:匿名使用者
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抓緊在農村體制改革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進一步放開搞活農村經濟,優化農村發展外部環境,強化農村發展制度保障。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
如何解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土地制度改革精神
17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土地改革的心得體會
4樓:匿名使用者
新土改是一種誤讀
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期間,無論是**還是公眾,對土地問題非常關注,甚至有人提出來第三次土改,甚至新土改等等,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覺得這是一種誤解或誤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建立了以家庭為基礎的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業本身作為一個產業部門,土地的所有和使用權建立在家庭基礎之上,這是全世界通例,這個方向毫無疑問一定要堅持下去。另一方面,中國的土地規模太小,全國平均每個農戶只有半畝田土地,這跟發展現代農業的目標、規模經營的目標確實是有矛盾。
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土地承包法》賦予了農民充分的土地、經營、流轉的權利,叫承包經營權,可以在依法、自願、有償的條件下,可以流轉,但基本前提是用途不能發生改變,任何人不能夠強迫農民流轉,但是也不能妨礙農民流轉。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農村改革始於土地承包。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土地承包期已從十五年延至三十年。
「土地承包權關係到農民的生存,是農村最大的民生問題。」,通過三中全會,廣大農民能再得到一顆定心丸。「農民有了土地的長久使用權,有利於保護農民利益、調動農民積極性,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培育土地市場,促進城市化健康有序發展;有利於遏制城鄉上下的圈地風,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6樓:匿名使用者
近兩年來,被譽為「中國改革第一村」的安徽小崗村試驗土地自願流轉,全村1800畝耕地已有600餘畝實現流轉,每畝土地收益上升了5倍、10倍,甚至20倍,然而,30年前祕密在「分田到戶」協議上摁下紅手印的「大包乾」帶頭人,現在又成了土地集中流轉、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倡導者的老農嚴俊昌心裡並不踏實,他擔心眼下大規模的土地流轉是在缺少制度安排和不規範的情況下形成的,一旦發生經濟糾紛,租賃戶和被租賃戶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
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禁止集體建設用地出租、轉讓的條款已完全滯後於農村土地市場的現實
十七大是不是就是十七屆三中全會
人大的專用名詞 幾大幾次會議 1.大 即共產黨召開第幾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簡稱。如 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即 三大 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即 十五大 2.次 中國共產黨召開的 八大二次會議 這裡的 八大二次會議 是指參加八大的代表再次聚在北京召開的會議。因為1956年在黨的八大上通過的新黨章,明確每年召開一次...
11屆三中全會歷史意義,11屆三中全會歷史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第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 經階級鬥爭為綱 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第二,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開創未來的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是什麼
1979年3月,指出 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 四人幫 之後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