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鎮化建設是什麼時候提出的?這一概念的歷程是怎樣的

2021-03-27 18:30:27 字數 5380 閱讀 9750

1樓:木頭九號

1.歷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城鎮化程序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1949~2023年。建國初三年恢復時期以後,我國很快進入了「一五計劃」的大規模工業化建設和城市建設時期,國家採取「重點前進」的城市發展方針,城鎮化得到了穩步推進。

城鎮化水平由10.6%提高到15.4%,平均每年提高0.

6個百分點。

(2)第二階段:1958~2023年。這一階段我國城鎮人口增長速度變化比較紊亂,總體上是「大起大落」的發展時期。

21年間城鎮人13共增長7296萬人,城鎮化水平由15.4%提高到17.9%,平均每年提高0.

2個百分點,僅為第一階段的五分之一。

「大起」:1958~2023年三年「大躍進」期間農村人13進入城市嚴重失控,城鎮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三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加1.43個百分點。

「大落」:「大躍進」後進入困難時期和調整階段,城鎮人口中2600萬人被動員回鄉,城鎮化水平從19.7,5%下降到17.

98%。「文革」十年,經濟社會事業遭到極大破壞,加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等逆向人13的遷移的影響,城市化水平多年徘徊在17%上下。

(3)第三階段:2023年至今,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穩步增長的城鎮化階段。一系列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執行極大地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

1978~2023年27年的時間裡,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3.0%,平均每年增加0.93個百分點,是世界平均增長水平的2倍以上。

新型城鎮化的概念是誰提出的~~急求~~所謂新型城鎮化。。。

2樓:鋶鄢仔

新型城鎮

化最早2023年4月提出的, 新型城鎮化的具體定義和發展模式,最早出自一篇文章:生態文明論,作者張榮寰。

「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叢集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這段話也出自張榮寰的《生態文明論》 ,

還指出:「新型城鎮化是為了提高人民民生幸福水平而規劃建設的生態文明城鎮叢集。」」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於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新型城鎮化的基本特徵是生民為本、發展人文、生態宜居、產業優化、城鎮聯動、走廊便捷、迴圈持續、和諧發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群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是具有獨特競爭力、自優化的生態產業群。新型城鎮化是空間調整的最高藝術。「

3樓:

pm李,看看他的**吧

無線城市與智慧城市有區別嗎?誰給說說我國無線城市建設的歷程啊?從什麼時候提出的

城鎮化有何重大意義?

4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1、吸收剩餘勞動力,縮小城鄉間的差距。

2、有利於改善地區的產業結構。

3、城市化與工業化是相互影響的。

4、城市是區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提高了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5、城市文化影響鄉村的生產和生活。

城鎮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也有的學者稱之為城鎮化、都市化。

《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化率突破50%。這意味著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中國城市化進入關鍵發展階段。

5樓:藍眼睛

城鎮化(urbanization)是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是隨著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不斷向城鎮集聚,從而農村人口不斷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農村地域向城鎮地域轉化、城鎮數量增加和規模不斷擴大、城鎮生產生活方式和城鎮文明不斷向農村傳播擴散的歷史過程。

1. 人口轉化。城市能夠創造出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吸收農村剩餘人口。

2. 產業調整。城市化過程能夠卓有成效地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有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3. 工業發展。城市化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工業化使城市化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

4. 科技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資訊化的推進,使現代化大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進而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5. 文化交流。有利於城市與鄉村的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6樓:匿名使用者

推進城鎮化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中具有重要意義。推進城鎮化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的要求,在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基礎上繼續積極推進工業化程序,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矛盾,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關鍵就在於大力推進城鎮化程序;加快城鎮化建設,讓更多的農民實現身份、職業和觀念的全新轉換,能夠縮小社會成員在財富分配、發展機會、享受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距,增強社會認同感,促進社會和諧;加快城鎮化建設,把大量的農村人口變為城市居民,既可以轉變舊有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現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農村的人口提高資源佔有水平,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共同富裕。

7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化水平提升是世界經濟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農業國向工業國跨越的必由之路。 城鎮化過程是由傳統、落後的農業社會向現代、文明的工業社會和資訊社會演進的過程;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培育、昇華的過程,她體現了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質躍與優化。黨和國家推進城鎮化的根本目的,不在於建設多少城鎮,而是為了逐步轉移和妥善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和農村人口,為城鎮待業、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滿足城鄉人民享受城市文明和現代物質、精神生活的需求,正如十六大報告所講「保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8樓:匿名使用者

話說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智慧城市是什麼概念?

9樓:藍天上有云河

我就是做這一塊的, 智慧城市 一般情況 就是 手機,ipad,感測器,各類可以收集資訊的電子終端 作為 智慧城市的前段裝置, 再通過網路傳輸到後臺 資料中心 ,即機房伺服器 處理加工, 把這些資訊再結合人類需求,通過計算機策略反饋自動控制調節各種裝置的執行。進一步實現機器操作人性化,規模大小城市化。 例子:

今天下午6:00下班,公司到家要開10分鐘的車。而今天又非常熱近40度,家裡的空調要使空氣溫度達到20度需要10分鐘,這時,你可以通過 手上一個控制器,控制家裡的空調開關。

當你回到家時就剛好達到 合適的溫度。 相類似的有 交通 餐飲 住宿 等等。。。總之 讓生活中的所用裝置更加的智慧,讓人類更加的方便。

(至於會不會使人類更懶。。。有待爭議哈) 。親自手打,樓主給分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資訊和通訊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執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資訊,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慧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資訊科技,華嬴科技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執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

目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11樓:匿名使用者

智慧城市是資訊化發展的新階段,是城市發展的創新模式。其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體現了大整合、大集中、高共享的建設思想。智慧城市涉及智慧政務應用、智慧產業應用、智慧民生應用等眾多領域。

需要實現各領域軟體應用、硬體基礎設施資源的高度共享。

12樓:阿克蘇來的客人

過網格化管理理念,實現了管理物件精細化、管理責任網格化、管理流程閉環化、考核評價長效化、管理手段智慧化。這首先是對管理物件的一個標準思路,畢竟我們要建設一個智慧園區大資料管理系統。要通過精細化的與責任化的基礎來進行指揮,而大資料雲平臺建成之後的作用都是什麼呢?

首先就是對業主任何一條開門資訊做到實時上傳,而且園區內安保人員機型追巡和檢查追蹤。小水智慧認為這才是智慧園區大資料管理系統建立方式。

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有什麼區別?

13樓:震哥刷粉團

城鄉一體是指,在農村建設與城鎮相同的公共設施與配套服務。而城鎮化則是把農村建設成回與城鎮答一樣,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規劃,它讓農村失去了原有的鄉村風貌,進而變成了與城市相同的水泥建築,使一個國家沒有了錯落有致的田園風貌幽靜的生活環境,屬於一種強盜似的改革。

14樓:天堂密令丶眡旪

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主要區別就是 有無農業

15樓:wyz是好人

有,城鎮化為現代化建築多,城鄉化為以農業為主

城鎮化是什麼意思呀?

16樓:爍姐帶你飛

城鎮來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自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也有的學者稱之為城鎮化、都市化,具體包括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土地及地域空間的變化。《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化率突破50%。這意味著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中國城市化進入關鍵發展階段。

但應試教育上普遍將城市化率劃定在40%~50%間。

17樓:匿名使用者

城鎮化有復力地吸引了生產要素向制城鎮聚集,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成為解決就業、實現市場擴充套件、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城鎮承接了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帶動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人地緊張的突出矛盾;城鎮化有利於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別。

18樓:並哥哥

城鎮化是一個bai具有廣泛含義的du概念。狹義上zhi講,一般是指人dao

口城市化,是指城市內

數量的增加容和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在一定時期內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其實質含義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導致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與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動相適應,出現了鄉村人口逐漸降低,城鎮人口比重穩步上升,居民點的物質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逐漸向城鎮性質轉化和強化的過程。

城鎮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通常以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地區常住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城鎮人口的實質內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集鎮地域範圍之內,享受城鎮服務設施,以從事二三產業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鎮中的非農業人口,又包括在城鎮從事非農產業或城郊農業的農業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長期居住在城鎮,但人戶分離的流動人口。據有關資料表明,城鎮人口每提高一個百分點,gdp增長1.

5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每遞增1%,經濟就增長1.2%。

為什麼要實行農村城鎮化建設什麼是城鎮化?為什麼要建設實現城鎮化

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是促進農村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條件的必由之路,也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第一,可以促進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城鄉差別越大,農民就越會為了短期的收入增加而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既難以形成城市的食品安全供給,也破壞農村生態環境。因此,推進新農村建設,就要改變以往簡單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傾向,...

結合材料一,說明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佈局體現了聯絡的哪些觀點

城鎮化是每個國家在工業化 現代化程序中必經的過程,也是工業化 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也伴隨著城鎮化的加速發展.完整意義上的城鎮化的科學含義包含兩個互相聯絡 互相補充的內容 一個層次是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 另一個層次是轉入城鎮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條件 生活方式 生活質量等的城...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要以什麼為核心

國來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 2020提出要以自 人的城鎮化 為bai核心。指導思du 想中明確提出 高舉zhi中國特色社會dao主義偉大旗幟,以 理論 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連加快轉變城鎮化發展方式,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