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分別和佛道和傳統儒家的思想有何區別

2021-03-28 02:20:24 字數 3686 閱讀 4617

1樓:一槓青年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運(佛教),又繼承孔孟正宗(根本),並能治理國家(目的)的新儒學,是宋明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

宋明理學大致分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個階段:"程朱理學"的核心是"天理"說和"格物致知"論;"陸王心學"是理學發展的新階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無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說,也是強調知和行都產生於心。程朱理學在南宋以後成為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陸王心學在明中期以後得到廣泛傳播。

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是儒、釋、道三教長期爭論和融合的果實,也是春秋戰國和漢代這一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思想體系的完善過程。它以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形態呈現出來,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2樓:殷龍

(1)宋明理學是哲學化的儒學

傳統儒學經由宋元明時期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發展成哲學理論體系(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的統一,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點),體現著宋明理學家們融合創造的哲學智慧.

(2)宋明理學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哲學核心的儒學它以儒學的倫理道德為本位,與漢代董仲舒儒學相比,宋明理學的重點並不在政治方面,而在倫理道德方面;與先秦儒學相比,宋明理學對倫理道德的闡述更側重於哲學的表達.

(3)宋明理學是佛道化的儒學

宋明理學是中國古代儒、佛、道三家思想長期對立融合的產物,帶有明顯的佛道化的特點:一是吸收了佛道的思維思辨方式方法,來彌補以往儒家思想的理論缺陷,重新建構了儒家學術思想的理論體系.二是借鑑佛道二教的傳教譜系,創立儒家學說的傳道體系,即儒學的「道統」.

三是把佛教的禁慾主義思想吸收進來,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主張.

3樓:巨蟹

。。。。。。。。。。。。

宋明理學作為新儒學,它與先秦儒學相比,新在**?有什麼聯絡與區別?

4樓:百度使用者

新在宋明學者都致力於儒學經典的重新詮釋,他們在排拒佛、道的同時,融合佛、道思想,將儒家的倫理、政治學說提升到哲學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問題廣泛而深入的**,創成一個以「理」為核心的更加精緻完備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聯絡 :

宋明理學與先秦儒學在「性」、「情」和「無」這三個重要哲學觀念上是連續與一貫的,是這方面來講宋明理學是先秦儒學的繼承者。 區別 :先秦儒學的特點是以「劃分階級等級並樹立其的特權及威望」為主,新儒學的特點則變成了「道德修為互相尊重並文化人類思想」為主。

這就是二者的根本區別

5樓:百度使用者

宋明理學是宋朝的程頤 朱熹等人融合了佛家 道家的思想 創立的新儒學 它的新主要表現在 融合了新的思想 如 佛家 道家思想 在學術觀點上提倡 「存天理 滅人慾」 「清淨守虛」 把認為萬事萬物中都存在著道 人們只有順乎天理 主要發揚了傳統儒學中的心學 聯絡就是使舊儒學的新發展 擴充套件了心學的學術範圍 區別就是 傳統的儒學更多的是強調 仁政 強調統治者的修為 理學在個人的修行上不僅強調修德 更強調修心

宋明理學,宋明道學與宋明儒學的概念有何聯絡與區別

6樓:匿名使用者

「宋明儒學」是宋元明時期儒家各派學說的總稱,以地域劃分有濂學、洛學、關學、閩學、浙學、贛(江右)學、蜀學、婺學、永嘉學等名稱,以學術宗旨劃分有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張載氣學、荊公新學、邵雍數學、浙東事功學等等。

「宋明道學」與「宋明理學」的名稱可以互換,即指宋明時期占主導地位並且有別於先秦子學、漢唐經學的特殊形態的儒學。

「道學」之名,最早見於《隋書.經籍志》,本意是指道家之學,而非儒學。但自宋儒開始,用「道學」一詞指稱儒學。

最早用「道學」一詞指稱儒學的是北宋大儒張載、王開祖,稍晚的程頤則自稱「予兄弟倡明道學」,編成於元代的《宋史》又在《儒林傳》外另立《道學傳》。於是,後儒多將北宋以後的主流派「儒學」稱為「道學」。近儒馮友蘭又在《中國哲學史》(下冊,2023年初版)中設立專章論述「道學」,把宋、元、明、清時的理學與心學概稱為「道學」,於是「道學」一詞成了儒學的專有名詞。

這種以「道學」概念代替「理學」、「心學」或「儒學」的做法造成了很多困惑,它使人們既混淆了儒學內部的區分,又混淆了儒家與道家、道教的區別。對此,前人早就提出了質疑與批評。明清之際大儒黃宗羲就認為《宋史》在「儒林」之外另 立「道學」一門是「元人之陋」,主張編纂《明史》者省去「道學」一門,也不必另立「理學傳」,而應「一切總歸儒林」。

但思想史上往往有「習非成是」現象,近世儒家大多以「道學」之名指稱「宋明理學」,並將周敦頤、張載、邵雍、二程、朱熹視為道學正宗。

「理學」一名始稱於南宋,朱熹曾說「理學最難」,陸九淵也說「惟本朝理學,遠過漢唐」。但理學的實際創始人是北宋二程兄弟(程顥、程頤),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其基本主張是「性即理」、「窮理盡性」、「即物窮理」、「格物窮理」、「存天理』滅人慾」等等。

與朱嘉同時代的陸九淵提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題,強調「求放心」、「發明本心」』明代王陽明進一步發展了陸象山的學說,強調「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斷言「萬化根源總在心」,並提出「致良知」學說,從而豎起了與程朱理學相抗衡的陸王心學旗幟。明清之際的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顏元等,對程朱、陸王持批判態度,而實現了從心性之學向力行實學的轉型。至清中葉的戴震著《孟子字義疏證》,強調「理存於欲」,批評「後儒以理殺人」,又將理學批判發展到政治批判。

自南宋理宗(1224-2023年在位)至清末(2023年清亡)六百餘年中,程朱理學一直被當作官方正宗的意識形態,但陸王心學在明代中後期與清末民初時期,對學者的影響甚至超過程朱理學而成為主導性思潮~

宋明理學和以前的儒家思想有何聯絡

7樓:匿名使用者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運(佛教),又繼承孔孟正宗(根本),並能治理國家(目的)的新儒學,是宋明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宋明理學大致分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個階段:

「程朱理學」的核心是「天理」說和「格物致知」論;「陸王心學」是理學發展的新階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無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說,也是強調知和行都產生於心。程朱理學在南宋以後成為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陸王心學在明中期以後得到廣泛傳播。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

《漢代儒學和宋明理學的區別》這

8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bai

之處:漢代儒學強調天人感du應zhi、君權神授、三綱五常思dao想;回成為正統思想;答

孔孟儒學強調仁禮或仁政、德治、民本;沒有被統治者採納。(5分)發展:①吸收佛道思想;②完成了儒學的理論化和思辨化; ③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慾等思想; ④強調個人的修養;⑤更加重視儒家經典(任意三點即5分)

佛和道的區別和聯絡,佛和道是什麼關係

通俗的講,主要區別就是佛家講究死後的事,道家講究的是長生不老 道家三清根正苗紅是道祖的正式的 接引準提沒人愛就只能是記名 嘿嘿 佛和道是什麼關係 1 都是講的人生哲理。是同一時期文化相融而出現的。2 世界上先有道,佛源於道。3 道比佛複雜,佛比道直接。4 道修身性,最高目標九九天劫,佛修心性,最終結...

臺灣小學和初級中學分別叫國小和國中,那他們高中和大學的叫法呢

因為根據中華 教育法相關條例,中華 實行的是 9年制義務教育 凡小學至初級中學的教育,均必須由國家統一設立.國小為國立國民小學 國中為國立國民初級學校 高中與大學,則分為國立與私立 臺灣的小學稱為國小,那初中,高中,大學稱為什麼?因為根據中華 教育法相關條例,中華 實行的是 9年制義務教育 凡小學至...

白城洮北區有幾所小學和中學,分別叫啥名字,地址詳細

小學 文化,海明,鐵一小,鐵二小 中學 一中二分校,三中,十中,市二中,鐵二中,育人 1所小學,嶺下鎮中心校,1所中學,第11中學 吉林省白城市有哪些小學?15 不好找,你是 人啊,現在學校教師特別吃香,沒有關係很難進的去,市內小學根本不缺人,教學 的沒關係你進不去,差一點的沒多少學生,都超編。前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