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資訊管理是人類為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資訊資源,以現代資訊科技為手段,對資訊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社會活動。簡單地說,資訊管理就是人對資訊資源和資訊活動的管理。對於上述定義,我們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資訊管理的物件是資訊資源和資訊活動
(1)資訊資源
它是資訊生產者、資訊、資訊科技的有機體。資訊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資訊流向,實現資訊的效用與價值。但是,資訊並不都是資源,要使其成為資源並實現其效用和價值,就必須藉助「人」的智力和資訊科技等手段。
因此,「人」是控制資訊資源、協調資訊活動的主體,是主體要素,而資訊的收集、儲存、傳遞、處理和利用等資訊活動過程都離不開資訊科技的支援。沒有資訊科技的強有力作用,要實現有效的資訊管理是不可能的。由於資訊活動本質上是為了生產、傳遞和利用資訊資源,資訊資源是資訊活動的物件與結果之一。
資訊生產者、資訊、資訊科技三個要素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資訊資源,是構成任何一個資訊系統的基本要素,是資訊管理的研究物件之一。
(2)資訊活動
是指人類社會圍繞資訊資源的形成、傳遞和利用而開展的管理活動與服務活動。資訊資源的形成階段以資訊的產生、記錄、收集、傳遞、儲存、處理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資訊資源。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階段以資訊資源的傳遞、檢索、分析、選擇、吸收、評價、利用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實現資訊資源的價值,達到資訊管理的目的。
單純地對資訊資源進行管理而忽略與資訊資源緊密聯絡的資訊活動,資訊管理的研究物件是不全面的。
2.資訊管理是管理活動的一種
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仍然是資訊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只不過資訊管理的基本職能更有針對性。
3.資訊管理是一種社會規模的活動
它反映了資訊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和社會性。它是涉及廣泛的社會個體、群體、國家參與的普遍性的資訊獲取、控制和利用活動。
資訊產品管理(微觀):資訊採集、整序、分析,資訊產品的流通
資訊系統管理(中觀):設計、實施與評價,安全管理,資訊資源配置等
資訊產業管理(巨集觀):產業結構和測試,資訊服務業的機制與管理模式,產業政策和資訊立法,社會資訊化
古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
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裡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
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併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裡,再快要日行300裡,最快要求日馳500裡;步行人員日行50裡;逆水行船時,河行40裡,江行50裡,其它60裡;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裡。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裡他把驛騎比做流星。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裡。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另外還有鐘鼓、煙火、鴿子、旗語、狼煙等方式傳遞資訊
2樓:玖月晞苓
資訊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對獲得資訊進行處理並使之系統化的結果。這一功能是資訊的基本功能,是人類解釋客觀世界發展規律的重要途徑,知識的積累、科技的發展進步、經濟文化的繁榮,都離不開資訊的這一功能,經過大腦對資訊的鑑別、篩選、歸納、提煉和儲存,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逐步深入,人類逐步進化、進步、發展。
其次,這一定義明確了資訊是指資料與訊息中所包含的意義,是資料與訊息這樣的訊息中所包含的內容,區分了資訊與訊息,從結構上使資訊的概念更加準確。
《辭海》:資訊是指對訊息接受者來說預先不知道的報道。
心理學:資訊是存在於意識之外的東西,它存在於自然界、印刷品、硬碟以及空氣之中。
描述定義:資訊是用語言、文字、數字、符號、圖象、聲音、情景、表情、狀態等方式傳遞的內容。
2、資訊的特點
資訊是可以壓縮與還原的。比如,很多複雜的現象,可以歸納成一條簡明的定律;一大堆資料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個方程式來表達。這就是說,人們能夠對資訊進行集中、綜合和概括。
同時,也能將壓縮了的資訊。
資訊是可以存貯的。資訊有一定的載體,遠古時代人們只能用大腦來儲存資訊,後來有了文字,就用文字來記存各種資訊。人們把文字鐫刻在物質載體上,例如古巴比倫的泥板、古埃及的莎草紙,古代中國的青銅鼎、竹簡、布帛等,以及在任何古代民族可見的石碑、石刻等等,大凡物質的東西都可以用符號的方式記錄資訊,因如,資訊可以通過載體儲存和傳播。
除此之外,資訊還可以藉助圖象、聲音、情景、表情、狀態等方式進行傳遞。今天,人們還可以用電子計算機及其他自動裝置儲存資訊。
資訊也是需要加工的。例如,4×6-7=17,就是一個簡單的資訊加工。等號左側是原始資訊,右側是加了工的資訊。
將英語譯成漢語,也是資訊加工。英語是原料,漢語是成品;後者對中國人更有用。此外,像經營決策、情報檢索、資料分析、自動控制,甚至下棋、打撲克都是一種資訊加工。
資訊處理是指將資訊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計算,加工成某種要求的資料形式,如繪製圖形、列印報表等。
過去,資訊加工大多依靠人的大腦來完成。在資訊量小、變化緩慢的時代,大腦還能對付。到了今天,資訊迅速膨脹,瞬息萬變,競爭激烈,只依靠大腦進行資訊加工已經不行了,資訊加工也要機械化自動化,就非用機器不行了。
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就是用來進行資訊加工的機器,它能夠以超凡的速度、驚人的記憶力,來完成大腦所無法完成的資訊加工。加工業的發展,建立了以各種機器為基礎的工業,帶來了工業化的社會。資訊加工的不斷髮展,毫無疑問,將建立起以各種電腦為基礎的資訊工業,將人類引入資訊化的社會。
3、資訊的傳輸
靜止的資訊本身並沒有實際意義。資訊只有通過交流才能發揮效益。只有當資訊藉助與載體進行傳播的時候,才具有了實際意義。
通過資訊交流,人們能夠了解別人,認識世界,並傳達自己的思想,正是資訊的廣泛傳播,賦予了人類區別於任何其他動物具有了發達的智慧,改變著這個世界,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人類最古老的媒介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人的身體本身,人們使用手、臉等身體部位來進行動作、表情等非語言傳播。然後才產生了語言。一些人類學家認為,語言是在10萬年前出現的。
大約紀元前2萬年左右,人類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他們的作品今天在法國北部的山洞裡依舊可見。他們在這些洞壁上留下了馴鹿、野馬和一些滅絕的動物的繪畫。
在史前的不同時期,這些壁畫一定是由那些最富創造力的人類創作的,是史前人類最原始的媒介之一。
人們還在樹上刻標記以指明路線,用堆石頭表示
3樓:鄔潔諶夢凡
**/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589473這裡面的應該行,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看看吧!!!!!
4樓:勢雪夙冷亦
時代資訊傳遞的方式評價
遠古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資訊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靠驛差長途跋涉
資訊傳遞速度慢、資訊形式單一。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資訊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電報、**
速度快、資訊單一文字。
當代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資訊量大、資訊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
走進資訊世界的手抄報內容
5樓:白羊今生
時代資訊傳遞的方式
評 價遠古 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資訊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 靠驛差長途跋涉
資訊傳遞速度慢、資訊形式單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資訊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 電報、**
速度快、資訊單一文字。
當代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資訊量大、資訊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
6樓:匿名使用者
寫一點古代的資訊與現代的資訊(對比)
關於走進資訊世界的手抄報資料
7樓:liliyin童裝
現代:資訊管理是人類為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資訊資源,以現代資訊科技為手段,對資訊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社會活動。簡單地說,資訊管理就是人對資訊資源和資訊活動的管理。對於上述定義,我們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資訊管理的物件是資訊資源和資訊活動
(1)資訊資源
它是資訊生產者、資訊、資訊科技的有機體。資訊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資訊流向,實現資訊的效用與價值。但是,資訊並不都是資源,要使其成為資源並實現其效用和價值,就必須藉助「人」的智力和資訊科技等手段。
因此,「人」是控制資訊資源、協調資訊活動的主體,是主體要素,而資訊的收集、儲存、傳遞、處理和利用等資訊活動過程都離不開資訊科技的支援。沒有資訊科技的強有力作用,要實現有效的資訊管理是不可能的。由於資訊活動本質上是為了生產、傳遞和利用資訊資源,資訊資源是資訊活動的物件與結果之一。
資訊生產者、資訊、資訊科技三個要素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資訊資源,是構成任何一個資訊系統的基本要素,是資訊管理的研究物件之一。
(2)資訊活動
是指人類社會圍繞資訊資源的形成、傳遞和利用而開展的管理活動與服務活動。資訊資源的形成階段以資訊的產生、記錄、收集、傳遞、儲存、處理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資訊資源。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階段以資訊資源的傳遞、檢索、分析、選擇、吸收、評價、利用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實現資訊資源的價值,達到資訊管理的目的。
單純地對資訊資源進行管理而忽略與資訊資源緊密聯絡的資訊活動,資訊管理的研究物件是不全面的。
2.資訊管理是管理活動的一種
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仍然是資訊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只不過資訊管理的基本職能更有針對性。
3.資訊管理是一種社會規模的活動
它反映了資訊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和社會性。它是涉及廣泛的社會個體、群體、國家參與的普遍性的資訊獲取、控制和利用活動。
資訊產品管理(微觀):資訊採集、整序、分析,資訊產品的流通
資訊系統管理(中觀):設計、實施與評價,安全管理,資訊資源配置等
資訊產業管理(巨集觀):產業結構和測試,資訊服務業的機制與管理模式,產業政策和資訊立法,社會資訊化
古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
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裡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
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併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裡,再快要日行300裡,最快要求日馳500裡;步行人員日行50裡;逆水行船時,河行40裡,江行50裡,其它60裡;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裡。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裡他把驛騎比做流星。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裡。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另外還有鐘鼓、煙火、鴿子、旗語、狼煙等方式傳遞資訊
降手抄報內容,健康手抄報內容。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健康是指身體 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均處於良好狀態。健康教育的含義是什麼?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 有組織 有系統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 促使人們改...
廉潔手抄報,廉潔手抄報內容
廉政小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 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
防火手抄報,防火手抄報內容
要資料咩?隨便抄幾點就可以了 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災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電器不當引起要注意 1 使用火爐取暖,火爐的安置應與易燃的木質傢俱等保持安全距離,在農村,則要遠離柴草。2 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長時間離開。3 火爐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4 生火時,不要使用煤油 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