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是朋友的時候都是相對比較如意的時候,一起遊歷跨越三個年頭(不滿兩年),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杜甫30歲左右,李白40歲左右。當時安史之亂還沒有爆發。後來各自奔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杜甫沒有被流放過,李白倒是被流放到夜郎的路上過。在杜甫落魄的時候,李白也正遊走天涯,相互間甚至杳無音信,誰也幫助不了誰的。不像現在,**一打,qq一聊就知道對方情形了,寄點錢過去就幫助了。
在當時是完全做不到的。後來杜甫聽說李白被流放甚至據傳李白將被斬時,也只有心無力,只能靠寫詩以寄託牽掛的。
李白和杜甫是好朋友嗎?
2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鍾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們的交往,也是那麼短暫。相識已是太晚,作別又是匆忙。
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相遇於洛陽,兩人一見如故,遂結為忘年交,時年李白44歲,而杜甫則比他少11歲,時年33歲。但年齡的差異並未給他們帶來什麼不便,第二年他們便結伴遊於齊魯之間,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兩人的相遇並結伴而遊,在唐代詩壇上確為一件轟動一時的盛事。
李白和杜甫從那時起便結下了深厚而真摯和友誼,這個我們可以從他們後來的詩作中看到。如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中便寫道:「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後來李白因李璘事件而獲罪,,杜甫寫下了感人肺腑的《不見》:「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李白對杜甫也同樣情深意篤。如送別時寫的那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重有金樽開。
」依依惜別之情躍然紙上。別後的思念之情更是不可抑止,便有了《沙丘城下寄杜甫》:「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因獲罪被流放西南,在那一個秋天當杜甫獲知這一訊息時,不禁悲從中來。「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聽到李白流放夜郎,積思成夢而作。
正因為兩人有這樣偉大的友誼,所以當李白入夢後,欣慰之餘,卻又有著不祥的念頭,這正說明他對李白愛護之深,在一些泛泛之交身上是不可能有的。「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從這種殷勤的叮囑裡,又說明李白當時的處境是怎樣的險惡。
李白此時已經獲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其獲釋後的輕快心情可見一般。但由於當時交通不便,訊息閉塞,杜甫並未得知李白的具體情況,同年秋末又寫下了《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汩羅。」還是以為李白已經遇難,其詩魂當會經過汩羅江,其實李白此時已赦得釋,而且確實在舟遊洞庭湖了。
友情的建立是不容易的,而可貴的友情也只有在患難中才更可以得到體現。文人相重,末路相親,古來少見,竟於李杜身上見之。一代兩大詩人,雖然寫詩風格各不相同,一個代表浪漫主義,一個代表現實主義,但這並未影響到他們偉大的友誼的建立。
唐代詩壇上的兩顆巨星碰到了一塊,其光芒不僅照亮了當時的詩壇,而且延照後世,令後人景仰!
多情的杜甫在這以後一直處於對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寫出了刻骨銘心的詩句;李白應該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達、交遊廣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沒有在他的詩中出現。這裡好像出現了一種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並不以平衡為條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單方面的美好承擔。
李白對他無所求,他對李白也無所求。友情因無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還是不平衡。「兩棵在夏天喧譁著聊了很久的樹,彼此看見對方的黃葉飄落於秋風,它們沉靜了片刻,互相道別說:
明年夏天見! 」
3樓:白雲劉
我覺得李白和杜甫應該是好朋友的,畢竟他們是同路人,可以無話不談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是好朋友!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開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後杜甫再漫遊齊趙。之後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
杜甫為什麼和李白自稱李杜,友誼怎樣.
5樓:匿名使用者
本來想自己寫一下觀點,但是如下所寫比我想說的更清晰所以你看下吧,
雖然李白詩浪漫主義詩人,而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關心時事,愛國,愛人民.李白對於實事的評說,由他的一套看法,他敢於說出它的想法,並且用浪漫的筆調來抒寫.杜甫寫時就像在寫歷史,他總是客觀地去寫這件事.
更重要的一點是,杜甫和李白是相當要好的朋友.李白心中的煩惱,只有杜甫能夠理解.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
唐天寶三年春,公元744年。
李白在長安侍奉玄宗的第三年。這些日子裡,李白曾經的意氣,曾經的豪情,被徹頭徹尾地澆了一盆冷水,冷入骨髓,冷入內心。
夢想破滅後的李白,離開了京城,他心灰意冷,對於長安,再也不是從前的憧憬和幻想,而是失望。他走了,頭也不回。
長安依舊,大唐依舊。
並沒有因為他的離去而作任何的改變。
離開長安,李白並沒有立刻回家,而是走到了洛陽。
風華絕代的詩仙李白,做夢都想不到,這一次的洛陽之行,為他的生命添了一筆燦爛的色彩,因為,他的人生中闖進了一個人——詩聖杜甫。
於是,這兩顆同樣耀眼的明星,終於碰到了一起。
李白,一個思想本身就異於常人的詩人,一生好酒,詩裡的語言也總是綺麗絢爛,充滿奇幻的色彩。人們稱讚他,羨慕他,甚至有追星族到處找尋他。可是,有誰能讀懂他的理想,又有誰讀得出他詩中的悲傷?
杜甫,是惟一個能讀懂李白的人。
他知道李白的理想,知道李白依賴月亮的原因,也知道李白詩中痛苦的根源。
杜甫,是李白惟一的知己。
月夜下,兩位詩人促膝長談。從政治時局談到人生理想,從殘酷現實談到求仙問道。直到天邊的月兒隱進雲裡,直到桌上的蠟燭即將燃盡。
杜甫感嘆起來:「我真是太憤世了,一談起時局就憤恨到這個地步,還真不如你,遊戲風塵,嬉笑怒罵,逍遙一生……」
李白卻說:「我們天性和稟賦都不同,這也沒什麼好壞。如果我真的可以嬉笑怒罵,又何必借酒消愁。活到今天我還不知胸中塊壘到底是什麼……」
而杜甫卻說:「其實你不是不知,只是理想和現實間有太大的矛盾,不是渺小的個人可以超越得了的。」
僅此一句,說破了李白內心裡一直埋藏很深的痛苦。李白感動了,還沒有一個人,如此的瞭解他,還沒有一個人,能如此懂他的心。
知李白者,莫過於子美也!!
如果說李白和杜甫有什麼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有一顆關心民眾的心.雖然他們作詩的風格不同,但他們對於時事的看法卻是一樣的,他們都有著渴望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都喜好遊山玩水.他們都追求儒家思想,(只是李白還追求道家和縱橫家以及任俠思想.)李白和杜甫,一個就像是浩淼的天空,一個又像是堅實的大地;他們矛盾著,但同時又相似著.他們共同引領了一個時代,他們被人們稱為盛唐的雙子星座.
合稱為李杜,不光是在於他們共同做出的貢獻,也不光是在於他們相似的思想,更在於他們深厚的友情.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稱呼應該是後人稱的,因為他們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個高峰,杜甫是現實主義的高峰、李白是浪漫主義的高峰。
杜甫和李白友誼頗深,杜甫詩歌中經常提到李白,在得知李白流放夜郎死於途中(假)時寫了很著名的《天末懷李白〉〉,李白雖然很少在詩歌中提到杜甫,但是可能是性格使然,並不能因此說明他們的友誼不深。
7樓:茉莉之蝶
杜甫和李白友誼頗深,杜甫詩歌中經常提到李白,在得知李白流放夜郎死於途中(假)時寫了很著名的《天末懷李白〉〉,李白雖然很少在詩歌中提到杜甫,但是可能是性格使然,並不能因此說明他們的友誼不深,還有他們在作詩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所以,杜甫和李白稱李杜
8樓:眼淚
他們是好朋友,同時,在作詩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所以,杜甫和李白稱李杜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們的交情非常好,又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所以後人們把他們並稱為李杜.
10樓:當妮革命
兩人碰都沒碰到過,怎麼會有友誼?他們是不同時代的人!
李白和杜甫為什麼會成為好朋友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杜年歲相差不是太大,所以還能有面緣的機會,成為朋友也就可能了。杜甫認識李白時,李白已經名滿天下了,杜甫也是名門之後,雖然當時沒什麼名氣,杜甫的性格比較淡定吧,李白自然是比較開闊豪雅的型別,只有沒什麼衝突,泛泛之交還是稱得上的。杜甫寫給李白的詩有那麼幾首,李白似乎沒寫過給杜甫。
但這並不能說李白和杜甫關係不好,畢竟李白仰慕的都是些古人,或者高人,比如寄孟浩然的什麼吾愛孟夫子那篇詩歌,杜甫身上當時沒有那種讓李白寫詩的志趣吧。所以,杜甫可能更把李白視為好友。而李白可能只是視杜甫為朋友。
李白與杜甫的比較
12樓:威海博銳化機
二人在生平、思想、詩歌藝術風格的比較如下:
1、生平比較: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2、思想比較: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對於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阿諛奉迎,也不屑於與俗沉浮。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詩歌藝術風格比較: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杜甫在杜甫江閣的好朋友是北之境嗎?
同事的朋友來長沙找他玩,託我一起做了接待,晚飯後,大家一起散步閒聊,我問他畢業後的打算,他說想來長沙發展,我問為什麼,他苦笑著說 長沙的房價相對沒那麼高,還是有希望的 前天和雄哥打 聊天,他說最近看了幾部新的電影,我以為他要說的是 復聯4 結果他卻要和我聊 三傻 於是我憑著僅有的一點記憶,和他聊了一...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詩歌特點各異的時代原因是什麼
李白是盛唐詩人,當時國力強盛,文人十分熱衷於功利,渴望建功立業,有遠大的抱負 高度的自信 白居易是中唐詩人,國力漸衰,文人對於黑暗的社會現實,既希望可以改變,對盛唐有一種中興的願望,但經過努力,發現一切無可挽回.杜甫是盛唐詩人,一生多坎坷,有忠君愛民之心,其體現即時創作中的憂國憂民思想.李白 杜甫都...
只把你當異性好朋友的人,而你又對他有好感,是否要讓他知道
我會讓他知道 愛就是愛 不愛就是不愛 哥哥為什麼和我這麼像 我居然對我喜歡的男生的同學有好感 我試著對他說了一點點 可是他只把我當做他的好朋友 在你結婚之前情人可能會有很多,但最後很難成為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對方。而很好的異性朋友很可能是一輩子,如果不像失去他就請考慮清楚。別人說什末都只是你的參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