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賤貨憧羽
人的心理活動,中醫學將其統稱為情志,或叫做情緒,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人體本能的綜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人生中有重要價值,自古以來就被人類所注目。早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以前,諸子百家就有較精闢的論述。
其中《管子》中的《內業》篇,可說是最早論述心理衛生的專篇。內,就是心;業,就是術。內業者,養心之術也。
《管子》將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以這些作為內心修養的標準。具體地說是三點:一是正靜,即形體要正,心神要靜,如能這樣,就有益於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對立面,就是「喜怒憂患」;三是守一,就是說要專心致志,不受萬事萬物干擾則能心身安樂。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黃帝內經》,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豐富得多,成熟得多。綜觀《內經》,無論是對身心疾病的社會心理致**素,發病機制的認識,還是對身心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都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並已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如在形神關係方面,《內經》已認識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駕御形體,形神統一,才能身心健康,盡享天年,要求人們做到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擺脫社會不良風氣的干擾。
此外,對於心理與生理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於個性心理特徵的種種分類,對於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地位,對於心理**的意義,對於調神攝生的心理衛生等等,《內經》均作了原則性的總結,提出了很多頗有價值的見解,是我們研究情志保健的寶貴資料。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序中暢言養生的重要性,同時責怪和痛斥時醫、時人無視養生,是「舉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竟逐榮勢,企踵權豪」,「準名利是務」,實在是「崇飾其末,忽棄其本」,勸導世人要重生命,固根本,可謂「曉之以理,動之以理」。可見,關於情志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仲景當時已比《內經》作者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國時名醫華佗,不畏殺身之禍,以激怒****太守篤病的事蹟,見於《後漢書》的記載而廣為人知。他還「曉養性之術」,重視心理衛生。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專有「養性」之論,不僅整理了唐以前有關調神養心方面的論述,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如在「道林養生」中的十二少、十二多,皆是對情志保健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宋代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認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類致**素中的一大類,非常突出地強調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張子和在其所著《儒門事親》中,極為重視心理**,對於《內經》的「以情勝情」**,進行了深刻的研究,還創造了「習以平之」等意療方法。
明、清時期,心理保健學說有了新的開拓和特點,如《攝生集覽》中提出「養神為首」,即雖然保養之法可數以萬計,但養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與精神的關係方面認為,指出不寐與情志有關,倡導「入寐之法,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箋》中還提倡鑑賞書畫、文房四寶、各種花卉及遊覽、登高等活動,以陶冶精神,實為當今旅遊、登山以健心身觀點的理論之源,至今仍給我們以方**啟迪。
近年來,中醫學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好的狀態」。由於「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當代社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多發病和流行病。
從現在疾病譜中的改變可充分說明精神致病的廣泛性,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已經構成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脅,而這些病的產生與社會心理因素有著密切關係。因此,情志保健必須重視,不可等閒視之。
情志養生,情志養生的基本方法,經常生氣有什麼壞處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
情志養生的基本方法調節情緒、戒驕戒躁、避生悶氣等,經常生氣有什麼壞處?經常生悶氣會讓你顏面憔悴、雙眼浮腫、皺紋多,所以要養成良好的心態,樂觀積極哦。
在精神養生中應從哪些方面調和情志
3樓:蓬萊
心情愉快!不急不燥,多聽輕鬆的**,多到戶外遊玩,多找別人聊天。
情志養生的介紹
4樓:紀念詷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內的變化,都有兩重容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
正如《養性延命錄》所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則將喜、怒、憂、思、悲、恐、驚正式列為致病內因。
但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不會致病。七情六慾,人皆有之,情志活動屬於人類正常生理現象,是對外界刺激和體內刺激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身心健康。
靜神養生是情志調節最高境界嗎?
在精神養生中應從哪些方面調和情志
心情愉快 不急不燥,多聽輕鬆的 多到戶外遊玩,多找別人聊天。靜神養生是情志調節最高境界嗎?春季的保健養生要以什麼為主?養生 和 養身 有什麼區別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 調理身體,偏重在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 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 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 等等。養生...
中醫心理學如何理解情志病,中醫心理是如何看待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西醫概念,中醫歸納為情志病,如何 需要辨辨證候 情志疾病。也分很多種。有辯證的。這個估計比較難,其實心理問題,沒什麼可怕的,自己出去多運動,過跟人交流,樂觀一點就沒省麼了 正如醫學和心理學一樣,中醫心理學追求的目標是人類的健康。中醫對健康狀態的描述是 陰平陽祕,精神乃治 素問 生氣通天論 ...
中醫裡所說的情志病是什麼病,中醫心理學如何理解情志病
祖國醫學認為 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亦稱 七情 其中怒喜思憂恐為五志,五志與五臟有著密切的維繫。內經 有 怒傷肝,悲勝怒 喜傷心,恐勝喜 思傷脾 怒勝思 憂傷肺,喜勝憂 恐傷腎,思勝悲 等理論。此觀點被歷代醫家應用於養生學中,對於情志調攝 防病祛疾 益壽延年起著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我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