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法宣化上人 宇宙中有多少像太陽系一樣的世界

2021-04-13 12:18:10 字數 5601 閱讀 1629

1樓:8萬4千法門

娑婆世界有多大?黃念老告訴我,他講的是十億個銀河系,娑婆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十億怎麼來的?

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一個須彌山,四大部洲這些圍繞著須彌山。念老告訴我,須彌山就是銀河系的中心,現在科學家發現是一個黑洞,能量非常強大,連光都被它吸引進去,很大的引力。

正好明年,銀河的中心跟太陽、跟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明年十二月二十一號。這是個自然的天象,大概是有幾萬年才有這麼一次,我們碰巧這就碰上了。所以須彌山就是銀河的中心,那個黑洞,那叫須彌山。

所以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一千個銀河系才叫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實際上是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就十億。

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他在這個裡頭教化眾生,每個星球都有眾生居住。

現在我們曉得,物質跟精神永遠不能分開,它是一體的。釋迦牟尼佛跟我們這個大世界很有緣分,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意思是堪忍。這個世界環境並不是很理想,生活很辛苦,這兒人能忍受得了,所以稱娑婆。

佛常常在這個世界說法教化。通常我們所說的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菩薩、文殊菩薩,跟這個世界都有特別的緣分。

佛教的宇宙觀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大世界裡又有「恆河沙數」多的世界,無窮無盡。

3樓:匿名使用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唐三藏大徒弟叫孫悟空,也是最聰明的一個。

4樓:六塵緣影

一兩句說不完,讀讀《楞嚴經》你就什麼都明白啦!

佛教理論中到底有多少個世界

5樓:

佛教理論中到底有多少個世界:無量。 除了西方極樂世界外還有哪些世界:

因數量太多,佛只略說十方佛(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下)、六方佛(東、南、西、北上、下)、三方佛(東、此界、西)等,作代表。

最常見的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現在佛是藥師琉璃光佛)、此娑婆世界(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現在佛是阿彌陀佛)。

此外還有被大家所熟知的三千大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略稱「大千世界」。佛教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因為它裡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們稱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

因為它的結構是從小千,一千個小千是中千,一千個中千是大千,這個三千是講它組成的結構,而不是這個大千世界是三千個。

佛教裡所說三千大千世界的範圍包括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等。其中欲界諸天,主要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稱為欲界六天,或直接稱為「六慾天」。假設我們以人類所在為起點,向上天道:

一、欲界六天

欲界: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因男女參居,故稱欲界。欲界的人出生是「胎生」,欲界中上至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中間包含人界所居住的四大部洲,下至無間地獄等。

共有二十種各類生命形態的居住處所。

第一層四天王天,又稱地居天(因此天在須彌山山腰)。

第二層忉利天,也是地居天(因此天在須彌山頂,並未超出須彌山。四王天與忉利天都通稱為地居天)。

第三層是夜摩天,又稱時分天。(夜摩天以上都通稱為空居天)。

第四層是兜率天,也稱知足天,彌勒菩薩(即未來彌勒佛,因成佛之日在未來,故目前為菩薩道)現居於此天上。

第五層是化樂天。

第六層是他化自在天,這一層歸魔王波旬管轄。

欲界到此為止。

二、色界十八天

色界:遠離欲界淫慾、食慾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眾生的出生方式是「化生」。

色界的眾生所居住的宮殿非常高大,都是由色化生,一切都非常的殊妙精好。但因為尚有色質,所以稱為色界。色界又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成四級,從初禪的梵天到四禪的阿迦膩吒天,共有十八天。

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淨天。

三禪三天:少淨天、遍淨天、無量淨天。

四禪九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共十八天組成。這些天都有天王管理。

色界到此為止。

三、無色界四天

無色界:只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因此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於深妙的禪定之中。

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第一空天:空無邊處天。

第二空天:識無邊處天。

第三空天:無所有處天。

第四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在此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天之盡頭處了。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觀點

1、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藉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

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運不知善加維護,也會失卻墮落,所謂『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懼謹慎!

2、緣起論

《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說: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那麼,什麼是因緣呢?因者是主要的條件,緣者是輔助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和輔助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就沒有事物的存在。

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備主因和輔因。當因緣具備的時候,事物就存在;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

緣起論是般若思想的基礎。般若重視「緣起」。《佛說造塔功德經》裡有一個偈語:「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今天,我們不論站在什麼立場上來看,這四句話都是對的,世界並不是神創造的,確實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緣、條件聚合而成的,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緣起」是我們理解般若思想的一個重點。

3、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迴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

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傳印會長指出,佛教既反對殺生,也反對自殺,更倡導護生。對自殺行為,佛陀有明確的呵責和禁止:「汝等愚痴,所作非法!

豈不聞我所說慈忍護念眾生,而今云何不憶此法?」並制定戒律:「若自殺身,得偷羅遮罪。

」因此,所謂「**不違背教規教義」的說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4、反對末日邪說

末日傳言沒有任何佛教經典依據,佛教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輕易相信和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

6樓:荒誕不經

佛經中只說了結構,而未稅具體數目。

三千大千世界,略稱「大千世界」。佛教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慾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因為它裡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們稱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

因為它的結構是從小千,一千個小千是中千,一千個中千是大千,這個三千是講它組成的結構,而不是這個大千世界是三千個,這就錯了。有許多人對佛法沒有深入研究,常常說三千大千世界,於是誤會了。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為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大智度論》中說:「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佛。

」佛教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為水輪,再下為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須彌山上下皆大,**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則為色界十八天,及無色界四天。

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每一重海,間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鹼海,鹼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在鹼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東方持國天王守護)、南贍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長天王守護)、西牛賀洲(西方廣目天王守護)以及北俱蘆洲(北方多聞天王守護),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慾天、上覆以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禪三天,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禪九天,及四空天,為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宇宙觀為什麼和我們現在觀測的宇宙模型有所出入呢?佛經中所描寫的世界,是否能和我們現在的太陽系、銀河系、星團等相對應呢?索達吉堪布在《佛教科學論》中如是道:

「雖然對於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有一些佛教的說法與現代科學的說法不太相同,但它同樣可以解釋諸如日蝕、月蝕、地動、潮汐、寒暑、晝夜等等這些現象。同樣關於須彌山四周上下是怎樣一種情形,日月怎樣繞須彌等等,在佛經論典中都有簡略或定量的描述。這些並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在佛經裡如《起世經》、《樓炭經》、《長阿含經》、《起世因本經》、《大寶積經》、《正法念處經》、《華嚴經》、《順正理論》、《阿毗曇論》、《俱舍論》等經書裡都有詳細的解釋說明。

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時輪金剛續》不借助任何科學儀器,但令當今掌握先進科技的天文學家大為驚詫的是,在計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方面時輪歷不差一秒,這即是佛教已包含先進科學因素的一大佐證。

科學對於世界或者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執著為實有,雖然現代科學研究得很深刻,體系更加龐大,理論也越來越抽象飄渺,但它總執著萬事萬物都有一個不可變動的本體實性存在。

因此對於我們的生存環境——地球來說,科學同樣希望只有一個實際標準來描述它,若還有其它的說法,科學家就覺得不可理解。但在佛經中,不認為萬事萬物有一個本質性的固定體存在,故允許有各不相同的現象共存。因為眾生的業感不同,故所見到的外境也當然千差萬別,比如對於人們共同看到的一碗水,對於地獄有情來說,由於業感的顯現,所看到的就是滾燙的鐵汁,而對於餓鬼來說則是汙穢的膿血,對於天界有情來說則是瓊漿玉液般的甘露。

還有對於一件衣服,一人覺得好看,而另一人覺得難看,若衣服上存在著絕對的好或不好,那麼就不應當生有二種不同識覺等等。根據《俱舍論》的一個大疏講義論述,世界的大小及形狀不必就是固定的,因眾生種種業力不同而可顯現各種各樣的形象和特徵。比如在佛教中《俱舍論》所描述的世界與《時輪金剛》裡描寫的世界情況就不甚相同,屬於《俱舍論》根基的眾生不一定就能看見《時輪金剛》所描寫的世界。

同樣,佛經裡面提到的須彌山等有些眾生也不一定能看到,但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如無垢光尊者就曾親眼見到過。

宇宙中有多少顆星星,宇宙中有多少顆星星

肉眼可見6973顆 決定人們觀察星星是明是暗的,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是由於星星發光能力的大小,二是星星和人們之間距離的遠近。天文學家通常把星星發光的能力分為25個星等,發光能力最強的比發光能力最差的大約相差100億倍。星星的亮度常用星等來表示。星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測出的星等叫視星等 歸算到離地...

宇宙中有多少星球?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球

目前可以觀測到的宇宙中有數以百億計的星系,每個星系中有大約千億顆恆星,個別的恆星會帶有行星,有的還很多,比如太陽 有的行星還有衛星,比如木星已發現16顆衛星。根據多年的探索,目前人類所能觀察到的星河 河外星系 就有10億個之多 僅仙女座銀河就含有2000億個星球 所以星球之於銀河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宇宙中,有多少個行星,宇宙中有幾個行星

22日在悉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稱,整個可見宇宙空間大約有700萬億億顆恆星,即1022顆恆星。即使是在地球最黑暗的地方,人們用肉眼觀測天空,也只可看到包括恆星和太陽系部分行星在內大約5000顆星星,而在燈火輝煌的城市中,可看到的恆星就只有100顆左右了。澳大利亞天文學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