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 自古別離多傷感,下聯 迄今相思最無情。橫批

2021-04-14 18:14:30 字數 2014 閱讀 6140

1樓:嗨鐲骷

上聯的「自古」對應了下聯的「迄今」,正好形成時間的對插,而「離別內」和「相思」卻容有所偏差,再者後面的「無情」和「傷感」就更是偏了,前對偶而後相似,顯得有所違和,所以我覺得橫批可以用「愛恨情仇」,這也剛好彌補了上下聯的缺陷。

2樓:熱心網友

自古離別多傷感,橫批,天南海北

3樓:漫迷天地

這個對聯的橫批:自作多情

對聯與對聯文學

對聯是漢語特有的文學形式,它實用性強

對聯的常識 與對聯有關的文學常識

4樓:匿名使用者

楹聯習俗源於我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西晉時期(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鑑,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澱逐漸豐厚。楹聯有偶語、儷辭、聯語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於明代。

楹聯以「副」為量詞,一般以兩行文句為一副,並列豎排展示,自上而下讀,先右後左,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楹聯屬格律文學,有種種講究,但無字數和句數的限制,少則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對舉、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辭法相應、節律對拍、形對義聯是其文體特性,其中尤以聲律的平仄與詞性的對仗為關捩。

楹聯言簡意賅,雅俗共賞,人稱「詩中之詩」。

對聯的特點,主要分四個方面:

一是形式對稱,

二是內容相關,

三是文字精練,

四是節奏鮮明。

也有人將其稱為對聯四美,即建築美、對稱美、語言美和節律美。

劉太品:對聯的文學性與文學類對聯

5樓:匿名使用者

如同三原色可以組合成五光十色的七彩世界一樣,我們若用還原法來解構表象紛繁的對聯文化現象,可以得出文學性、實用性與諧巧性這三個最基本的層面,也即對聯的三種本質屬性。只有從這種三元論的視角,才有可能全面把握對聯文化的整體面貌與內部結構,若僅從其中一元或者二元的角度分析問題,必會得出偏頗的結論。如「對聯本身是一種遊,以此娛樂而已」的觀點,是僅從諧巧性出發的結果,「聯語,小道也,然社會應酬,文人雅士都用之,其聲價亦高於一般禮品百倍」的觀點,是僅從實用性出發的結果,「對聯是詩中之詩」的觀點,則是僅從文學性出發的結果。

樑章鉅《楹聯叢話》的基本觀點是立足於對聯的文學性兼及實用性,而一些現代學者視對聯為「俗文學」或「民間文學」的觀點,則是主要針對了對聯的實用性與諧巧性。

單從文化的角度來講,對聯的三種特性之間似乎應是等價的,但聯絡到我們的文化傳統及現實的價值取向,從文藝學和美學的角度來審視這些特性,對聯文學性的地位便馬上被凸現了出來:文學性強的對聯無疑佔據了對聯文化的高階、體現了對聯藝術的精粹。這裡所謂的文學,主要指狹義的純文學概念,這種文學性的對聯,是用「**性、形象性、含蓄性與情感性」的語言,通過「題材的選煉、主題的開掘、意境的營造、結構的安排和語言的修飾」等過程,達到了一定「思想性、藝術性」高度的文學作品,這樣的作品傳承了中華詩歌的風雅傳統,是真正的語言藝術。

。。。。。。

對聯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學樣式

6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求文學對聯,越多越好

7樓:筆有千秋業

為你奉上一部分,請參考:

沾墨才題梅似雪

揮毫又賦柳如煙

珠樹自繞千古色

筆花開遍四時春

指點江山春光滿目

激揚文字綵筆生花

刪繁就簡三秋樹

領意標新二月花

遺失慕莊周,睡去能為蝴蝶夢

學詩類高適,老來始作鳳凰鳴

絢言朱藍文約為美

志在山水琴表其情

多情自古傷別離是什麼意思,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多情自古傷離別 自古 兩字,從個別特殊的現象出發,提升為普遍 廣泛的現象,擴大了詞的意義,傷離別 點明這首詞的主旨。此句以情起,嘆息從古到今離別之可哀,意謂自古以來多情者都會因離別傷心。柳永 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

求助 對聯1上聯 曲終人散,別離,擦肩終陌路2 下聯 人走茶涼,我獨悲

曲終人散,別離,擦肩終陌路 萍水相逢,邂逅,一見即鍾情 風停雨歇,卿獨笑,人走茶涼,我獨悲。1 上聯 曲終人散,別離,擦肩終陌路 下聯 鳥盡弓藏,分袂,放眼已天涯 2 上聯 心灰意冷,何止痛 下聯 人走茶涼,我獨悲 對聯 1上聯 曲終人散,別離,擦肩終陌路 2.下聯 人走茶涼,我獨悲。曲終人散,別離...

自古男兒多薄情,自古男人多薄情下句是什麼

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多是讀書人 說道重點了,不過還是要書記來補充一下!自古男人多薄情下句是什麼 負心漢胡秉言 負心皆是有錢人,包養大多權旅枯力臨。網鉛哪絡引來妖禍水,道德失喪地天槐鎮碼混。俗說床才始男床卻反重新尋找目標床付真情男床前付真情所顯示男薄情寡 類似 自古女子多痴情 從來薄情是男兒 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