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程活動論是誰提出的?是布魯納還是杜威

2021-04-19 21:26:42 字數 3671 閱讀 9319

1樓:沙發做主

杜威活動課

du程論指以經

zhi驗為中心的課程dao理論。奠定活動課程論理論基礎回的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答

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他認為「學校科目相互關係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主張編制課程應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發展順序相一致,使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

提倡學生「在做中學」。他認為傳統的學科課程論不能照顧學生的需要、興趣和個性,提出在活動中學習,通過活動獲得經驗,培養興趣,解決問題,培養科學的思想、態度和思維方法。

活動課程論的代表人物是?

2樓:匿名使用者

杜威。學科中心課程理論代表人物:布魯納

經驗中心課程理論(兒童中心,活動中心)代表人物杜威

3樓:塑料豬

結構主義課程論是以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結構主義心理學為依據的課程論,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活動課程論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

4樓:楓紫牧歌

孩子,這題目屬於教育學,不屬於人文學科的歷史分科。。。。。。杜威

杜威關於教育的三個思想是 ? 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還活著是其它?

5樓:楊利益

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關於教育的本質

杜威關於教育的本質的論述,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組」。

首先,杜威從生物化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出發,在批判傳統教育無視兒童本能和性向的基礎上,提出教育就是促進兒童本能和天性生長的過程。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說道:「教育即生長,除它自身之外並沒有別的目的」。

[v]認為學校教育的價值在於能否運用適當的方法為學生創造不斷的「生長慾望」。基於此,他提出了「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原則,強調教育在兒童本能生長方面的本質作用,提倡教育要遵循兒童生長規律,順應學生髮展的需要。

其次,杜威又從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即生活。在他看來,兒童的生長是在生活中進行的,「生活即是發展,發展、生長即是生活,沒有教育就不能生活」,因此,可以說「教育即生活」。[vi]他還指出,教育的過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提倡教育要與兒童當下的生活融合,教會兒童適應眼前的環境過好當前的生活。

再次,杜威還從知識獲取的途徑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就是「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新組織」。杜威把求知的過程與知識本身看成同等重要,視二者為同一物體。認為教育就是促使兒童主動去經驗一切事物,從而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

他十分重視兒童親身經歷的活動,認為只有通過親自去做,兒童獲取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因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個教學中心原則:「從做中學」。

(二)關於教育的目的

基於對教育本質的認識,杜威認為教育只是一個過程,除了這種過程本身,教育並無其他目的,指出兒童的本能、興趣和需要所決定的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外界社會和人們強加的過程以外的目的。他視教育的過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如果在過程之外設立其他的目的,那麼教育過程就失去了意義。他認為良好的教育目的應當是根據受教育者個人活動、需要和能力制定,而不是受制於社會政治目的。

但他在2023年來華演講,看到當時中國正如火如荼開展的「五四運動」時,又說「教育的目的是要養成配做社會良好分子的公民」。[vii]可以看出,他之前所說的「教育無目的」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三)關於教材和課程

在強烈批判傳統教育以知識為中心的教材和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的基礎上,杜威提出應當以兒童直接經驗組織教材以及課程要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他認為傳統教育把「早已準備好了的教材」強加給兒童,這與兒童的天性相違背的,同時,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存在著致命的弊端,它割裂了課程與兒童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絡,不利於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生長、發展。因此,他強調組織教材應當從「兒童當前直接經驗中尋找一些東西」,學校教學的科目不應當是科學、文學、歷史地理等,課程應當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應該是具體的社會需要的活動作業如:

木工、鐵匠、修理工等。

(四)關於教學方法與步驟

基於「從做中學」的原則,杜威認為教學方法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動中進行教學。應用活動將教學方法與教材緊密聯絡起來,並指出兒童的直接經驗活動應當既是教學方法又是教材,提倡通過直接、主動的活動使兒童獲得個人直接經驗。他反對傳統教育中灌輸式、宣講式的教學方法,認為它僅重視教師和教材的權威,而忽視了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兒童的需要和興趣。

根據對人的思維發展階段的劃分,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學法」,即:學生要有一個真實的經驗的情境;在情境的內部有個真實的問題;學生佔有知識資料並進行觀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檢驗方法是否有效。他批評傳統教育方法是填鴨式的教育,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引起思維」的情境,不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傾向。

(五)關於教學組織形式

杜威批評傳統的學校教學組織形式,認為班級授課制是一種舊式的教學,它使教師處於主導地位,置學生於被動的處境。他還指出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能使學生單純學習書本上的課文,只能靜靜地聽講,而沒有提供學生活動的情境和空間。因此,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就無從談起。

所以杜威提倡活動式的教學形式,不僅要保證兒童充足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以及活動器材,還要促使學生親自在製作或服務的活動中學習,以獲得直接的經驗,而不是安靜地坐在教室呆讀死記,聽憑教師的指揮和灌輸。

(六)關於師生關係

在活動式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不同於傳統教育中教師主導、獨斷專行,學生被動、聽從指揮的師生關係。杜威指出,以學生活動為中心而進行的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當前的能力,教師不再是發號施令者,他只是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參謀」而已。杜威進一步駁斥傳統教育的「三中心」理論模式,呆之以現代教育的新的「三中心」教育理論。

即:以活動教學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心,以兒童經驗為中心代替書本教材中心,以學生主動活動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教師主導中心。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這三個。

還可以說三個中心,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活動課程論、形式教育論、實質教育論分別的主要代表人物

7樓:阿樓愛吃肉

一、活動課程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德國教育學家德爾可。

活動課程論指以經驗為中心的課程理論。奠定活動課程論理論基礎的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他認為「學校科目相互關係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

二、形式教育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國孟祿、蘇聯凱洛。

形式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學說或思潮,是在長期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嚴格說來,它既難說有一個首創者,也難說有一個集大成者,而是後人對種教育思想及其傾向作出的概括。

三、實質教育論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國教育家j.洛克和哲學家d.休謨。

實質教育又稱「實質訓練」,是歐洲18~19世紀,對立於形式教育而出現的一種教育學說。它認為普通教育應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為主要任務,而學習知識本身就包含著能力的培養,能力無須加以特別訓練。

8樓:匿名使用者

形式教育論:洛克和裴斯泰洛齊;實質教育論:赫爾巴特和斯賓塞學科課程論代表人物:

孔子、赫爾巴特、斯賓塞、巴位元、卡特斯活動課程論代表人物:浪漫自然主義經驗課程論(盧梭,裴斯泰絡齊);經驗自然主義經驗課程論(美國的杜威和克伯屈);當代人本主義課程論(馬斯洛、羅傑斯)

9樓:匿名使用者

英國教育家j.洛克和哲學家d.休謨

相對論是誰提出的,誰提出了相對論

愛因斯坦於1915年進一步建立起了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性原理還僅限於兩個相對做勻速運動的座標系,而在廣義相對論性原理中勻速運動這個限制被取消了。他引入了一個等效原理,認為我們不可能區分引力效應和非勻速運動,即非勻速運動和引力是等效的。他進而分析了光線在靠近一個行星附近穿過時會受到引力而彎折的現象,認...

相對論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相對論是誰提出的

狹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於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都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1.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 general relativity 是愛因斯坦於1915年以幾何語言建立而成的引力理論,統合了狹義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將引力改描述成因時空...

協同進化是誰提出的?它屬於達爾文進化論麼或者能挑戰自然選擇麼

達爾文進化論來是19世紀中葉,達爾文創源立了科學的生物進化學說,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第一次對整個生物界的發生 發展,作出了唯物的 規律性的解釋,推翻了神創論等唯心主義及形而上學在生物學中的統治地位,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個革命變革。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 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達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