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上過科學技術史系列講座嗎,有沒有人知道科學技術史這個專業考研的話,專業課怎麼學習 求大神們賜教

2021-04-20 19:57:15 字數 4424 閱讀 6219

1樓:

試題答案: (1)評bai述:李約瑟的觀點du是正確的。中國古

zhi代傳統科學技術dao在明朝出現了《專本草綱目》等總結屬性著作,但沒有突破傳統科學技術的範疇,沒有產生與歐洲相似的現代科學。(2)試題中的現代科學,即近代自然科學,是隨著歐洲文藝復興深入發展而興起的。近代自然科學是以天文學領域的革命為開端的。

文藝復興時期,數學、物理學等領域都取得突出的進展

有沒有人知道科學技術史這個專業考研的話,專業課怎麼學習?求大神們賜教

2樓:匿名使用者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29中國通史(1840 年以前)或730科學思想史④840農業概論

有那些名人是滴水穿石的事例?

3樓:金果

1、司馬遷

司馬光從小讀書刻苦勤奮,他覺得自己記憶力不行,背課文記生字總是沒有別人快,就暗自說:「讓我下苦功,來增強記憶力吧!」於是,他試著對課文多念多背。

別人背兩遍三遍,他要背五遍六遍。這樣一來,時間就不夠用了。放學後,也得擠出時間來讀書。特別是晚上,玩耍一陣後,他便讀起書來,這一讀,讀得很晚。

到第二天,還要早早地起床,進行晨讀。由於晚上睡得遲,他常常睡過頭,耽誤了早晨讀書。「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想讓母親來喊醒自己。

但母親心疼他,不想讓他讀書讀得這麼苦。有一天,司馬光看見後院一段圓木頭,靈機一動,心裡想:「有辦法了!」司馬光把圓木頭擦乾淨,放在床上當枕頭。

他枕著圓木頭睡,一翻身,圓木頭就滾動,把他驚醒。這樣,他就不會睡過頭了。一天,媽媽在床上發現了這根圓木頭,正想扔掉,司馬光說:「母親,千萬不要扔,這是我的警枕。」

母親聽他一解釋,感動地說:「孩子,用功讀書是好事,但也不要累壞了身體呀!」司馬光回答:「母親放心,孩兒不是小傻瓜,不會累壞身體的。」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

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

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豪。由於發奮學習,司馬光15歲時已無書可讀了。長大後,他當上宋朝大臣,主編了著名的編年史書《資治通鑑》。

2、李時珍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2023年),李時珍著手開始編寫《本草綱目》。

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2023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

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藥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

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藥,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眾,說法很不一致。

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蒐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經過27年的長期努力,於明神宗萬曆六年(2023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以後又經過10年三次修改,前後共計40年。

3、齊白石

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齊白石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

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裡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4、貝多芬

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家,他從小酷愛**,並且虛心好學,埋頭創作。他說:「我的箴言始終是:無日不動筆;如果我有時讓藝術之神瞌睡,也只為要使它醒時更興奮。」

30歲的時候,他耳聾了,對於**家來說,這是莫大的打擊。但他沒停止過創作的筆,同學們現在聽到的就是貝多芬創作的《命運》交響曲的一個片段,表達了貝多芬要與不幸命運抗爭到底的決心和勇氣。

5、王羲之

王獻之練書法練了18口大缸,王獻之按父親的要求,先從基本筆畫練起,苦苦練了五年。獻之滿臉羞愧,自感寫字功底差遠了。

便一頭撲進書房,天天研墨揮毫,刻苦臨習。聰明的王獻之深深的體會到寫字沒有捷徑,只有「勤」字。

4樓:匿名使用者

滴水穿石的名人事例有李時珍、齊白石、愛迪生、王獻之、陳景潤等。具體介紹如下:

1、李時珍從2023年著手編寫《本草綱目》,2023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後歷時27年。編著時間長,規模龐大,《綱目》一書,乃父乃子及**龐鹿門均參與編寫,次子建元為書繪圖,體現了李時珍持之以恆的精神。

2、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齊白石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裡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3、愛迪生研製電燈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連續用了45個小時之後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這種電燈有「高阻力白熾燈」、「碳化棉絲燈」多種名稱,用碳化棉絲製成。

4、王獻之練書法練了18口大缸,王獻之按父親的要求,先從基本筆畫練起,苦苦練了五年。獻之滿臉羞愧,自感寫字功底差遠了,便一頭撲進書房,天天研墨揮毫,刻苦臨習。聰明的王獻之深深的體會到寫字沒有捷徑,只有「勤」字。

5、陳景潤多年來孜孜不倦地致力於數學研究,廢寢忘食,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在遭受疾病折磨時,他都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追求,為數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事蹟和拼搏獻身的精神在全國各地廣為傳頌,成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傳奇式的人物和學習楷模。

5樓:紫雨の飄影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翻開人類歷史,可以發現,在科學技術史上有過種種發明或發現的人很多,但是像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有那麼多發明,而且以84歲漫長的一生,持之以恆,專心致志的為發明奉獻生命的,可說極少。他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總計兩千多鍾東西。

齊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更名璜,字頻生,號白石,別號借山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後從當地文化人陳少蕃、胡沁園學習詩文、篆刻、書法、繪畫。

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2023年度國際和平金獎、2023年誕辰100週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

有王羲之 練字練的池子變成了墨池

白居易 寫出的詩稿讀給不識字的老太太提拔法,直改到她們也理解詩意

居里夫人不懈努力發現鐳

馬克思突破重重苦難完成資本論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簷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簷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

"父親看到兒子這麼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簷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

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

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簷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

小小的簷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簷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

"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王羲之是2023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聖」,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祕藏的前代書**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王羲之練字專心致志,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吃飯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結構,不斷地用手在身上劃字默寫,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他為人寫一塊匾在木板上寫了幾個字樣,送去叫人雕刻。刻工發現字的墨漬竟滲入木板裡面約有三分深。

於是人們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語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後來用它來比喻對事物見解、議論的深刻

希望能幫到你!

哪些科學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改變?

1 汽車 飛機 高鐵 輪船等動力機械的廣泛運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旅行 生產 生活。2 雜交水稻 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尋找到一棵自然株,從此,中國農業開始了第二次綠色革命.人類豐衣足食了。3 火箭衛星技術把人類送上了太空,嫦娥奔月成了現實4 移動 因特網的廣泛應用 使得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怎麼樣?

聽人家說是養豬的院子,廣科的學生說的,重點是沒空調。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怎麼樣?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是省 批准設立的普通高等學校,正廳級建制,成立於1985年,前身是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2003年正式改製為普通高等學校,同時保留了承擔科技幹部培訓的重要功能,形成了高等教育和幹部培訓 雙輪驅動 的辦學...

科學技術史專業出來的研究生在南京可以找哪些工作謝謝

科學技術史專業的教師 科研人員及各級 企事業單位 傳媒 教育行政機構等部門的科學規劃 科技政策 科技評估 科學教育 科學普及和科學傳播等相關領域的實際工作者。很多工作啊,只要你會做。專業又不是限制。我很想考這個專業啊,你哪個學校的啊?哪些學校招科學技術史研究生 很多的學校,北京大學 023 哲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