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柯秀榮張申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前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兩句詩描寫的是(近)景(遠)景。
後兩句寫(動)景(靜)景,詩中描寫了四種景物,依次是(黃鸝)(白鷺)(雪)(船)。
想知道杜甫《絕句》中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兩隻黃鸝鳴翠柳」?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前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兩句詩描寫的是(近)景(遠)景。
後兩句寫(動)景(靜)景,詩中描寫了四種景物,依次是(黃鸝)(白鷺)(雪)(船)。
3樓:匿名使用者
是「兩隻黃鸝鳴翠柳」,確認。
詩句《絕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兩隻黃鸝鳴翠柳?
4樓:
要賭的話你輸定了,薑還是老的辣。
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也可以理解為一道菜-----韭菜拌豆腐加兩個雞蛋,絕句一流的絕。
5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6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兩個黃鸝鳴翠柳。
恭喜樓主贏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白鷺是鳥 能論個去數麼
8樓:毛利蘭♂柯南
是: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9樓:匿名使用者
兩隻 杜甫又不是白居易老少鹹懂
你媽贏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兩隻黃鸝鳴翠柳!沒問題的!
詩句《絕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兩隻黃鸝鳴翠柳
11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句《絕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兩隻黃
12樓:扶桑樹
這首古詩的全名是《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咬文嚼字地來分析,「兩個黃鸝」實在有些彆扭,量詞用得不恰當,應該改為「兩隻黃鸝」更準確些,但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同時也是一首律詩,因此在用字上必須嚴格依照格律,而平仄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
平,指平聲字,主要包括現在聲調為陰平、陽平的字;仄,指仄聲字,主要包括現在聲調為上聲、去聲的字和古代的入聲字。按照讀音來區分,平是平順的意思,聲音比較響亮動聽,能拖長,也就是如一條平坦的路徑,可以順利地走下去。仄是傾斜的意思,屬仄聲類的字,聲音比較拗曲難聽,較短促。
絕句有四種基本的平仄格式,這首詩的平仄即為其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的首字可以不論平仄(七絕首句仄起不入韻),但第二個字必須是符合格式。在宋末平水人劉淵依據唐人用韻情況編著的《平水韻》中,「只」字屬於平聲字,「個」字屬於仄聲字,所以只能取「個」而舍「只」。
絕句中的「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到底是兩隻還是兩個????
13樓:漠人
是"兩個"!請參考: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唐代偉大詩人。作品充滿對祖國、對人民、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各種詩體都寫得很好,是公認的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典範;他本人則被尊為「詩聖」。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他們二人在中國文學史上就象兩座並立的高峰。
①白鷺――一種水羽毛鳥,羽毛白色,腿很長,捕食魚蝦。
②西嶺――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③東吳――指現在江蘇省一帶地方,古代是吳國所在地。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這一天,風和日暖,天朗氣清,他閒坐在草堂裡,透過視窗和門口欣賞外界的景物。
最先引起詩人注意的是黃鸝的只有兩個,各自佔據一株青青楊柳的梢頭,你一句,我一句,甜蜜舌,嫩聲泣語,比唱歌還要動聽。詩人又把目光投向水邊上的沙灘,那裡正有一行白鷺展翅起飛,向高高的藍天忘記翩翩而去,它們雪白的身影映著碧藍的晴空,顯得十分瀟灑,優美。黃鸝、翠柳、白鷺、青天,一幅多麼明媚秀麗的天然畫,而黃鸝的叫聲,白鷺的動態,更使畫面充滿勃勃生機。
詩人足不出戶,卻好像置身在欣欣向榮的大自然之中了。
草堂的四壁並沒有限制詩人的視野,更沒有妨礙詩人的想象,反而給他的觀賞增添了幾分藝術情調。那終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西山群峰,被小小視窗從百里之外收納進來,不恰好成為一幅山水壁畫?那停泊在門前的幾艘航船,聽說正準備揚帆萬里,定然是下岷江、轉長江、遠到東吳去吧!
西嶺遠隔百里,卻說它含在自家視窗;航船泊在門外,又說它要遠下東吳。遠景把它移近,近景將它推遠,在遠和近的推移變化之間,千秋西嶺和萬里東吳,全都聚攏到詩人的草堂跟前來了。
這首四名小詩,句句都是寫景。遠遠近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物,發聲的,飛行的,靜止的,靜而欲動的,紛然呈現在草堂 周圍,與詩人共同組成一個多姿多彩、生動和諧的廣闊天地,在這個天地裡,寄託著詩人濃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萬物、對祖國山河的無限深情。
14樓:霧氣樵夫
是兩隻,不是兩個。說什麼古代沒有隻這個量詞,都是誰說的,那麼他是古人嗎?用我們現代的思想揣摩古人的意思,還說的這麼振振有詞,我覺得隻字更貼切!因為我們是現代人
15樓:匿名使用者
是兩個。
絕句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來按照書本上的,是兩個。
17樓:zuo人先zuo愛
用平仄法。
絕句音韻對仗要求為「起對粘對」~
一般仄起式的七言絕句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第二句前兩字「一行」為「平平」可推出第一句前兩字發音應為「仄仄」。
所以得出是「兩個」而不是「兩隻」。
18樓:匿名使用者
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青天上自由飛翔。憑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畫,門外停泊著來自東吳,暢行萬里的船隻.兩隻
19樓:青島海龍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是杜甫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
20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兩隻"是一個概數,是有幾隻的意思.
21樓:水晶
兩個,我剛學過這首詩!!!
杜甫的《絕句》中的「兩個黃鸝鳴翠柳」,為什麼不用兩隻,而用兩個?
22樓:萊懷雨扶姬
譯文:兩隻黃鵬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唱,
一行白鴛飛上了高高的藍天。
視窗正對著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來自江蘇的萬里航船。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3樓:鹿鬆蘭僧女
杜甫的《絕句》中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不是詩人不願意用「只」,而是在當時,這個量詞還沒有普及使用,**文獻可以發現,唐朝以前,很少有「只」這個量詞的,最早的時候,古人是不用量詞的,或者直接省略的,比如《**》:京中有善**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絕句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24樓:梅萱夫丙
用「兩個」,一是因為「個」字擬人化一些,顯得黃鸝可愛;而是因為「個」為仄聲,「只」為平聲,為了平仄的需要,用「個」字。
古詩,杜甫的《絕句》中以前課本中"兩隻黃鸝鳴翠柳"現在在網上搜到的為什麼都是"兩個黃鸝鳴翠柳"呢?
25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古詩的全名是《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咬文嚼字地來分析,「兩個黃鸝」實在有些彆扭,量詞用得不恰當,應該改為「兩隻黃鸝」更準確些,但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同時也是一首律詩,因此在用字上必須嚴格依照格律,而平仄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
平,指平聲字,主要包括現在聲調為陰平、陽平的字;仄,指仄聲字,主要包括現在聲調為上聲、去聲的字和古代的入聲字。按照讀音來區分,平是平順的意思,聲音比較響亮動聽,能拖長,也就是如一條平坦的路徑,可以順利地走下去。仄是傾斜的意思,屬仄聲類的字,聲音比較拗曲難聽,較短促。
絕句有四種基本的平仄格式,這首詩的平仄即為其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的首字可以不論平仄(七絕首句仄起不入韻),但第二個字必須是符合格式。在宋末平水人劉淵依據唐人用韻情況編著的《平水韻》中,「只」字屬於平聲字,「個」字屬於仄聲字,所以只能取「個」而舍「只」。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前兩句是什麼描寫
以下問前兩句賞析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 是新綠,翠柳 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 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
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 安史之亂 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杜甫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 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
兩個黃鸝鳴翠柳,是什麼數字,兩個黃鸝鳴翠柳猜三個數字
兩 2 個黃鸝 0 鳴 mi 3 翠柳 這算什麼鬼題目?數學題?你們老師腦袋撞天花板上了吧?兩個黃鸝鳴翠柳,是什麼數字 6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十個數字放一起 牽強 1 兩個黃鸝鳴翠柳,白了少年頭,自難忘,空悲切,兩三點雨山前,煙村四五家,莫等閒。十萬 拼將十萬頭顱血。2 停車坐愛楓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