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2021-04-30 02:06:40 字數 1847 閱讀 5950

1樓:匿名使用者

菌類不屬於植物。

菌(jùn)類是個龐大的家族,它無處不在。現在,已知的菌類大約有10多萬種。菌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等器官,一般不具有葉綠素等色素,大多營異養生活。

菌類植物可分為細菌門、粘菌門和真菌門三類彼此並無親緣關係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生物。它在營養期為裸露的、無細胞壁、多核的原生質團,稱變形體(與變形蟲相似)。

但在繁殖期,它可產生具纖維素細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狀。

人們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總稱,具體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膠質或肉質的子實體或浚河組織,並能食用或藥用的菌類。

此類族群包括酵母菌、黴、傘菌和黴菌,絕大部分屬於擔子菌亞門,只有少數屬於子曼菌亞門。它們缺乏葉綠素,也沒有有機植物根莖葉的構造。它們存在的證據可追溯到距今約四億兩千萬年前,但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應該出現的更早。

菌類,一大類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異養的低等類植物。其中包括細菌、粘菌和真菌三個門類。其共同特徵是:

植物體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不含葉綠素等光合色素(極少數光合細菌除外),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異養生活。***官多為單細胞結構,合子不發育成胚。

2樓:

菌類不屬於植物。

菌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

菌(jùn)類是個龐大的家族,它無處不在。現在,已知的菌類大約有10多萬種。菌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等器官,一般不具有葉綠素等色素,大多營異養生活。

菌類植物可分為細菌門、粘菌門和真菌門三類彼此並無親緣關係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生物。它在營養期為裸露的、無細胞壁、多核的原生質團,稱變形體(與變形蟲相似)。

但在繁殖期,它可產生具纖維素細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狀。

人們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總稱,具體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膠質或肉質的子實體或浚河組織,並能食用或藥用的菌類。

此類族群包括酵母菌、黴、傘菌和黴菌,絕大部分屬於擔子菌亞門,只有少數屬於子曼菌亞門。它們缺乏葉綠素,也沒有有機植物根莖葉的構造。它們存在的證據可追溯到距今約四億兩千萬年前,但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應該出現的更早。

菌類,一大類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異養的低等類植物。其中包括細菌、粘菌和真菌三個門類。其共同特徵是:

植物體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不含葉綠素等光合色素(極少數光合細菌除外),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異養生活。***官多為單細胞結構,合子不發育成胚。

菌類的生活環境比較廣泛,在水、空氣、土壤以至動、植物的身體內,它們均可生存。

3樓:匿名使用者

菌類植物一群是沒有根、莖、葉分化,一般不具光和色素,依靠現存有機物生活的一類低等異養植物。菌類植物不是一個自然親緣關係的類群,根據結構及生活習性等特徵可分為細菌、真菌和真菌三個門。

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和地衣門各自的形態特點是什麼

4樓:奕書樑琅

藻類:大到海帶,小到水藻。無根莖葉之分,一般為水生。

菌類:沒有明顯的細胞結構,結構不完善。無根莖葉之分。

地衣門:是植物型別。

簡述食用菌基本特點?

5樓:匿名使用者

1.食用菌無根、莖、葉,不含葉綠素,不能通過光合作用來製造營養物質,依靠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來生存。

2.食用菌的細胞壁大多由甲殼質、幾丁質或纖維等物質組成。它有真正的細胞核,這是與黏菌、細菌、放線菌的明顯區別。

6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食用菌的特點為高蛋白,無膽固醇,一無澱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纖維,多氨基酸,多維生素,多礦物質。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營養價值達到植物性食品的頂峰,被稱為上帝食品,長壽食品。

說明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1 具有真正的根,莖,也,並去根,莖,葉裡具有疏導組內織和比較發達容的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2 受精過程離不開水,所以多數適於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 具有真正的根,莖,葉,並且根,莖,葉裡具有輸導組織和比較發達的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2 受精過程離不開水,...

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徵日本河流主要特徵

河流的的特徵主要跟所在的地形 氣候等因素有關。因為日本的地形是中部山地,沿海為平原,所以日本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向東西兩側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於日本東西狹窄,加之山勢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最長的河流 信濃川長約367公里。又由於日本全國橫跨緯度達25 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北海道與本州的高原...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徵,經濟全球化其主要特徵是什麼

1 國際間的商品流,資本流,技術流在數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長 2 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全球經濟合作走向新的起點 3 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