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沾
都體現了詩人對祖國深沉的愛。
《我愛這土地》是現代詩人艾青於2023年寫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鄉愁》是現代詩人余光中於2023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中通過「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啊」 「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
擴充套件資料
《我愛這土地》這首詩以「假如」開頭,這個頭開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詩中的「鳥」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歷代詩人所反覆詠唱的杜鵑、鷓鴣那樣,稍一點染,即具有一種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蘊,而是全靠作者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作出新的藝術追求。
再則,詩中特地亮出「嘶啞的喉嚨」,也和古典詩詞中棲枝的黃鶯、啼血的杜鵑、沖天的白鷺等大異其趣,它純粹是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對於作者的影響所致,同時也是這位「悲哀的詩人」(作者自稱)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
詩的首句集中展現了作者對土地的一片赤誠之愛。在個體生命的短暫、渺小與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恆之間,作者為了表達自己對土地最真摯、深沉的愛,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著祖國大地飛翔。
全詩表現出一種「憂鬱」的感情特色,這種「憂鬱」是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愛得深沉的內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難,因而格外動人。
2樓:手機使用者
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並且兩首詩之間都流露出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樓:仝志坤
我愛著土地,抗日戰爭時期寫出來的,「為什麼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對祖國大陸的熱愛;鄉愁是余光中在臺灣地區對大陸的思念之情,二者都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希望祖國早日統一之情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和余光中的《鄉愁》對比~~
4樓:太
5樓:智慧
寫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鄉愁》的比喻很好啊~
《鄉愁》和《我愛這土地》在抒發感情上有何共同點?
6樓:匿名使用者
二者都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希望祖國早日統一之情
7樓:匿名使用者
不好意思啊,我愛這片土地這課我沒有學過,所以還不知道哦
急求 賞析《我愛這土地》作者:艾青 和《鄉愁》作者:余光中 500字以上
8樓:
鄉愁【詩歌評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
「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
「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仿照《我愛這土地》或《鄉愁》寫一首詩。
9樓:手機使用者
小時侯 幸福是一顆小小的
糖果 含在嘴裡 卻甜在心頭 長大後 幸福是一本厚厚的同學錄 人各四方 真情卻濃聚一處 後來啊 幸福是一張和美的全家福 時光流逝 但笑容永鑄 而現在 幸福是一封暖暖的家書 遠在天邊 然而溫馨眼前
這周老師讓被四首詩,分別是《我愛這土地》艾青、《鄉愁》余光中、《我用殘損的手掌》戴望舒
10樓:金牛座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
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正如鄉愁這首詩一樣的含有情意。
郵票是一種意象,詩中的船票、郵票、墳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鄉情懷。
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
表現鄉愁的詩: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種意象前修飾的詞如下:
形容詞——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
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
數量詞——一枚、一張、一方、一灣
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這些詞共同突出了這四樣東西的微小、簡單、切實、容易逾越。
在詩中都反映出被海峽分割的思念家鄉的情誼,從小到大,隨著詩人的成長,指代鄉愁的事物不斷變化,但,實質都是對土地、對大陸、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無法忘懷的感情。
《鄉愁》和《我愛這土地》在抒發感情上有何共同點
二者都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希望祖國早日統一之情 不好意思啊,我愛這片土地這課我沒有學過,所以還不知道哦 我愛這土地與鄉愁所抒發的情感有何共同特點 它們都很愛國。這兩首詩有著相似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陸,後來赴臺灣。兩位詩人都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化,承繼傳統文化中鄉愁的永恆主題...
《我愛這土地》的開場白怎麼說,我愛這土地 詩的開頭作者為什麼將自己假設成一隻鳥
首先,作為艾青最忠實的粉絲,我對你表示感謝和支援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 版是他詩中出權現最多的兩個意象之一 另一個是 太陽 土地 象徵著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對 土地 的熱愛,是艾青作品詠唱不盡的旋律。我愛這土地 作於1938年11月,其時正值國難當頭,飽經滄桑的祖國又一次遭受日寇鐵蹄的踐踏...
我愛這土地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謝謝呵呵
我愛這土地 一詩寫於抗日戰爭開始後的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 華東 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抵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詩人在國土淪喪 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詹鍈 李白文系年 系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