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不可否認安息商人為甘英一行指出的這條路有故意誤導,讓他們知難而退的因素在裡面。畢竟商人是以逐利為目的,如果真讓大漢與大秦直接建交拋棄他們這個「中間商」,其利益損失是巨大的。所以安息商人是不缺乏故意誤導欺騙甘英一行的動機的。
其次,甘英一行人內部的問題可能也是甘英半途而返的重要因素。甘英一行從國內西行一直抵達波斯灣附近,這其中的艱辛和危險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不用說當時簡陋的裝備條件,即使到了現在這一旅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團隊內部分歧必然也隨著旅程的進行越來越深。
而安息國附近的「西海」(波斯灣?)應該就是分歧無法調和的「臨界點」。此時大家可能已經沒有精力和慾望繼續前進下去了,再加上當地商人的故意誤導估計西行團隊就更加絕望了。
再次,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與甘英西行的最初目的有關。甘英西行出使大秦的目的除了經濟因素外更重要也更直接的應該是政治因素——即聯合大秦圍剿匈奴。匈奴一直是古代中國北部的不穩定因素,對國家的長治久安威脅非常之大。
這從漢武帝不惜舉全國之力對匈奴大舉用兵就可看出匈奴對當時的朝廷威脅有多大。而班超派甘英尋找大秦的根本目的也是聯合其共同**匈奴。
但是從甘英當時西行到半路的結果來看大秦的位置離大漢實在是太遠了,聯合其共同對付匈奴根本不現實,所以甘英覺得也就沒有繼續在走下去的必要了。試想甘英當時如果覺得聯合大秦這樣的操作可行性非常大的話是絕不會因為商人幾句話就受到矇騙的——他完全可以在當地百姓和其它商人之間仔細考證繼續西行大秦的可行性。這對古代的遠行使者和商人而言是最基本的調研操作,已經成功走出國民如此之遠的甘英絕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因此甘英說是「半途而返」其實也算是完成了其西行的使命。儘管他們實際上沒有抵達大秦,但是西部各國的基本情況也算是都進行了解了,這對東漢處理對外關係抵禦匈奴進一步入侵無疑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而如果甘英當時真的抵達了大秦無疑會極大的促進當時的**繁榮和文化交流。
但是因為地理位置和距離上極其遙遠,加上當時人們旅行裝備極其簡陋,以及旅行途中的各種不確定性等等……這些因素客觀上決定了這種交流必然是極其不穩定的,也是長久不了的。而從後續的歷史事實中我們也看到班超死後匈奴捲土重來,又打斷了形成的絲綢之路。這也從一方面說明了這種與西方交流的途徑的脆弱的性。
2樓:東方不敗
因為可能是在出使大秦的中途沒有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援。
3樓:盼盼你在盼什麼
因為甘英此次西行出使大秦的目的除了經濟因素外更重要也更直接的應該是政治因素了。
4樓:啦啦啦啦啦
經濟原因,和政治原因。
5樓:遊瑜的慧欣吶
當時社會背景,不容許長途跋涉
6樓:紫鳶東南飛
第一,政治原因。第二,社會原因。
7樓:噌視
因為商人是以逐利為目的,如果真讓大漢與大秦直接建交拋棄他們這個「中間商」,其利益損失是巨大的。
8樓:宇最美
經濟因素外,更重要應該是政治因素。
9樓:大哥都知道的
因為他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那個時候的經濟已經是很緊張的了
10樓:芒果味宇兒
原因是商人是以逐利為目的,如果他們拋棄他們這個「中間商」,其利益損失是巨大的。
諸葛亮為什麼甘願娶醜女黃月英,諸葛亮為何甘願娶醜女黃月英為妻
關於黃月英的相貌,還有有個說法,說的是黃月英是絕世佳人,為了考驗諸葛亮,故意讓父親將自己丑化。黃月英父親黃承彥,此人是當時襄陽城內著名的賢士,黃月英的母親所在的蔡氏家族在當時的荊州有很大的勢力。這場婚姻是徹頭徹尾的政治婚姻 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韜略近於諸書無所不曉,而才堪相配。肯定不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