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作者描繪了兩幅怎樣的雪景 分別採用了什麼手法

2021-05-08 05:23:52 字數 3092 閱讀 2204

1樓:忘川河畔遇蘇顏

沁園春雪》作者描繪兩幅虛與實的雪景和採用比喻、擬人的手法。

“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由下而上,一靜一動,意境開闊,氣魄巨集偉.“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

借雪花飄飛的動態寫山原的“舞、馳”,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雪是實景,“須晴日”三句中,“須”表明雪後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虛景,虛實相間使詞中的景色層層疊疊,勾畫了一幅壯美、立體的北國雪景圖。

1、抒情方法

這首詞通過對北方壯麗雪景的描繪和對歷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評說,表現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和對今日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殷切期望與堅強信心。

2、表現手法

這首詞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相結合。

上片借景抒情,通過描繪雄偉壯闊、啊娜多姿的北方雪景,來抒發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

下片則直抒胸臆,借評說古代英雄人物的功過得失,並暢想今日情景,來表達詩人改造舊中國、創造新中國的雄偉理想。

3、修辭手法

這首詞主要運用了比喻、比擬兩種修辭手法,以及轉折和對比等表現手法。

(1)詞的上片後六句運用了比喻和比擬兩種修辭手法。例如:“紅裝素裹,分外妖燒”是比喻,用婦女的穿著和風采,來比喻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象,不僅使景物顯得色彩動人,而且同時也是對中國革命勝利後的美好景色的暗示。

又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一句是比擬,此句以物擬物,將群山起伏擬作銀蛇舞動,將高原綿延擬化為白象賓士,變靜態為動態,使景物煥發出勃勃生機,而且也是對中國人民高漲的革命情緒和敢於同強大敵人爭高下的英雄氣概的暗示。

(2)詞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一個情景的轉折和對比。上片以“須晴日”表示轉折,構成晴空烈日和冰天雪地的對比,大好河山顯得愈發多彩多姿。下片以“俱往矣”表示轉折,將歷史上的風流人物和今朝的英雄人物進行對比,暗示歷史和今朝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

這兩處轉折和對比,既深化了主題思想,又增添了起伏跌宕的氣勢。

《沁園春·雪》賞析

2樓:高樓居士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1393033

沁園春雪的上闋那些句子總寫北方雪景?這些詞句創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

3樓:虎畫美學研究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句。“千里”“萬里”兩句是交錯說的,即千萬裡都是冰封,千萬裡都是雪飄。

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里”“萬里”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充套件,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巨集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望”字統領下文,直至“欲與天公試比高”句。這裡的“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望”字之下,展現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貌的雄偉景觀,這些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

“長城內外”,這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這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惟餘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雪飄”“冰封”。

“惟餘”二字,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頓失”二字,則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偉雄渾。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山”“原”都是靜物,寫它們“舞”“馳”,這化靜為動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飄飛中遠望山勢和丘陵綿延起伏,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更因詩人情感的躍動,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前十句寫了眼前的實景,而這三句寫的是虛景,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顯得嬌豔。“看”字與“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豔麗景象。

“分外妖嬈”,讚美的激情溢於言表。

4樓:匿名使用者

總寫北方雪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上闋描寫乍暖還寒的北國雪景,展現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

上闋因雪起興,借雪景抒寫情懷。起筆不凡,“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不先寫“雪”字,而首推“北國風光”,不僅突出了詩人對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獨到優雅,可以冠結全篇。

接著是對雪景的大筆鋪陳,“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大雪覆蓋了一切,黃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動貌,無邊無際的茫茫雪景。這裡“惟餘莽莽”“頓失滔滔”凸現了北方雪景的深度。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可謂靜中寫動,披滿白雪、連綿起伏的群山,像銀蛇舞動,而白雪皚皚的高原丘陵地帶,像蠟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與低垂的冬雪雲天相連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來“欲與天公試比高”之句。

“銀蛇”“蠟象”兩個生動比喻,賦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動中見靜的藝術效果。“水到渠成”地引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一個“紅裝素裹”的美人的象徵,初步形成此詞的意境。

5樓:快樂水糖

蕭瑟,悽清,可能也寫當時紅軍遇到困難了

《沁園春·雪》的景物描寫 30

6樓:匿名使用者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沁園春·雪》描繪了一副怎樣的雪景圖?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7樓:平凡人

這個的話,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結合當時作者的時代背景以及生活經歷去更好的理解他寫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夠做到身臨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會發現作者為什麼會有如此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可以的話麻煩採納一下答案,謝謝

《沁園春長沙》的上闕描繪了怎樣一幅秋景圖,體現了什麼樣的情調,與一般舊詩詞裡的「悲秋」情調相比

全詞上闕即目寫bai景,眾多的排比句du和對偶句使zhi 景物描寫富有dao層次感 山內 是紅的,水是碧的,容色彩對比 山上的樹,如朝霞一般的絢爛,江中的船,又如同群馬賓士喧鬧,動靜互襯 仰觀鷹飛,俯看魚遊,視角轉換,呈現出一幅色彩繽紛 生機勃發的活動著的湘江秋景圖。作者想表達的是對 萬類霜天競自由...

《沁園春長沙》詞的上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湘江秋景圖,試探詩人是怎樣寫景的

有紅遍了的山 林,碧透的快溢位來了的江水,爭相划行的舸,振翅奮飛的老鷹,清澈見底的江水中自由自在遊動的魚兒等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 絢麗壯闊 的湘江秋景圖。沁園春 長沙這首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沁園春長沙的上闕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秋景圖 看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

《搭石》描繪了家鄉人們怎樣的兩幅圖景

第2自然段重點描寫了調整搭石的老人,無論怎樣 只要 一定 踏上幾個來回 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生動地刻畫了老人認真細緻的動作 搭石 描繪了家鄉人們 兩幅圖景。搭石 描繪了家鄉人們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說幾句家常 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老人過溪 兩幅圖景。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