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雲再世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曹操借惑亂軍心之罪殺楊修,修死年三十四歲。後人有詩曰:“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2樓:時時咖啡
修死年三十四歲。後人有詩曰:“聰明楊德祖,世代
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3樓:匿名使用者
楊修因恃才放曠而死,並非跟曹操退兵不退兵有什麼關係,曹操早就想殺他了,只差藉口而已。
4樓:
有的,在72回,就是講楊修的,曹操殺了楊修
5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問有沒有還是問什麼意思?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的詩句是誰寫的?他是怎麼死的?
6樓:無法阻
是楊修,因遭到曹操的嫉妒而被曹操殺害.
7樓:孤夢清香
楊修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
嚴格來說,沒有《楊修之死》這篇文章,它只是《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的一段節選。本來沒有這個題目,是教材的編者加上去的,而且這不像你所說的是文言,而是半文半白,類似於當時口語的一種創作語言,下面是“楊修之死”這個故事的出處原文,請看:
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
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藹入帳
,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藹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
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
夏侯藹。藹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
,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
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
夏侯藹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穩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行。只見夏侯藹寨內軍士,各準
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藹問其故。藹曰:“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
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
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
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修曰:“門內添活字
,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於是再築牆圍,改造停當,又請操觀之。操大喜
,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操雖稱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
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
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
喜笑,而心惡之。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
,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
之,復**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
葬之。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惟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
君乃在夢中耳!”操聞而愈惡之。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論,終夜不
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入內府商議;因恐有
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於中,只說是絹匹在內,載入府中。修知其事,徑來告操
。操令人於丕府門伺察之。丕慌告吳質,質曰:“無憂也:明日用大簏裝絹再入以
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載絹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絹也,回報曹操。操因疑修
譖害曹丕,愈惡之。操欲試曹丕、曹植之才幹。一日,令各出鄴城門;卻密使人分
付門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門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聞之,問於修。修曰:
“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當者,竟斬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門,門吏阻住。植
叱曰:“吾奉王命,誰敢阻當!”立斬之。於是曹操以植為能。後有人告操曰:“
此乃楊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但操
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後曹丕暗
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已有殺修之
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修死年三十四歲。後人有詩曰:“聰明楊德祖,世
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
關欲退兵。”
曹操既殺楊修,佯怒夏侯藹,亦欲斬之。眾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藹,下令來
日進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軍相迎,為首大將乃魏延也。操招魏延歸降
,延大罵。操令龐德出戰。二將正鬥間,曹寨內火起。人報馬超劫了中後二寨。操
拔劍在手曰:“諸將退後者斬!”眾將努力向前,魏延詐敗而走。操方麾軍回戰馬
超,自立馬於高阜處,看兩軍爭戰。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
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馬。延棄弓綽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刺斜裡閃出
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
。馬超已退。操帶傷歸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急令醫士調治。
方憶楊修之言,隨將修屍收回厚葬,就令班師;卻教龐德斷後。操臥於氈車之中,
左右虎賁軍護衛而行。忽報斜谷山上兩邊火起,伏兵趕來。曹兵人人驚恐。正是:
依稀昔日潼關厄,彷彿當年赤壁危。未知曹操性命如何。
8樓:鄒光坤
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入
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
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大
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
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
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
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當夜曹操心亂,不能穩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
行。只見夏侯□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問其故。□曰:“主簿楊德祖
先知大王欲歸之意。”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
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
其意。修曰:“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於是再築牆圍,改造停當,又
請操觀之。操大喜,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操雖稱美,心甚忌之。又
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
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
心惡之。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
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之,復**睡;半晌而
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
惟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操聞而愈惡之。操第三
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論,終夜不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
朝歌長吳質入內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於中,只說是絹匹在內,載入府
中。修知其事,徑來告操。操令人於丕府門伺察之。丕慌告吳質,質曰:“無憂也:明日用
大簏裝絹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載絹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絹也,回報曹操。操
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操欲試曹丕、曹植之才幹。一日,令各出鄴城門;卻密使人分付
門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門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聞之,問於修。修曰:“君奉王命
而出,如有阻當者,竟斬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門,門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
誰敢阻當!”立斬之。於是曹操以植為能。後有人告操曰:“此乃楊修之所教也。”操大
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
事問植,植對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後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操見了大怒曰:
“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已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修死年三十四歲。後
人有詩曰:“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
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9樓:匿名使用者
誰寫的不考了,書中說的是”後人有云”.權且當羅貫中寫的吧.
這寫的是楊修,是被曹操殺死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楊修楊修是個人才,屬古代知識分子中的精英類人物,其地位和職業與蔣介石身邊的陳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聰穎過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曠,得到曹操賞識器重,委以“總知外內”的主薄,成為丞相曹操身邊的一位高階幕僚謀士,理應算得上一位重臣。在發生了闊門、一盒酥、曹操夢中殺人、吳質等事件後,曹操對楊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備之,直到後來楊修又暗中插手廢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極度不滿和嫉恨。
《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曹操如何處置楊修的:“太祖既慮始終有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曹操在漢中戰事中,隨便找了個藉口罪名,誅殺楊修後,又厚葬之,賞與許多物品,以示慰籍其親屬。
曹操這位白臉奸雄,對殺人後又為其送葬的手段,向來運用的十分老道嫻熟,讓外人看不出半絲假公濟私、公報私仇的痕跡,給局外人留下殺得在理,曹操又不得忍痛不殺之的印象。曹操此番秀做得實在高明,雖然頗似貓哭老鼠,但此招比孔明揮淚斬馬謖還要陰上十倍。楊修之死的詳細細節,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最為詳實生動,雖然是演義化了的**,同樣讓人看不出曹操**楊修的蛛絲馬跡,而是秉公處置“雞肋事件”,嚴肅軍紀,按律斬了楊修,做得即天衣無縫,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隱患,解除了百年之後的後顧之憂。
在曹操眼中,為了日後曹家社稷江山與千秋大業的穩固,殺一個楊修何足掛齒?其實,在曹操與楊修兩人的關係上,最為直觀集中地體現展示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統治者與知識分子間的關係本質,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對待知識分子,具有極重的疑懼心態,為維持其統治體系的運轉,而又不得不加以利用的矛盾狀態。有人曾形象地把這層關係,比喻為皮與毛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在骨子裡,封建統治者是鄙視家族外的知識分子這一群體的,他們把自己當成皮,將知識分子當成毛,只要保證皮的完好存在,拔掉幾根毛即使脫掉一層毛,都無所謂,還會自然地不斷萌生出新毛來的。於是在中國大地上,便上演了秦始皇焚書坑儒、二桃殺三士、朱元璋計殺群臣……等一幕幕充滿血腥的歷史悲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這些依附在皇權這層牛皮上的毛,自然是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由此便演繹出層出不窮的個人奮鬥的人生悲劇來,歷史長河驚濤海量無情地吞嗜了屈原、杜甫、陸游、韓愈、李斯……等無數文人精英們的雄心壯志,壯哉,悲哉!
楊修,做為封建時代的一名謀士幕僚,堪稱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群體中的典型人物。若對其客觀地評價,該君才華學識是出眾超群的,在揣磨、分析、判斷、預見丞相曹操心理活動方面,也是相當準確迅速敏捷的,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楊修也正是因為這種先期預見的準確,才為此掉了腦袋,反丟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曹操殺楊修,當數古代知識分子遭受**打擊,最為典型的惡性冤案,楊修到了陰間仍會耿耿於懷,其冤魂不會輕易散去。
關於三國演義的成語大全,關於三國演義的四字成語大全
東漢末年,民生不聊。兵荒馬亂,群雄競起。梟雄曹操,首屈一指。龍驤虎步,躊躇滿志。唯才是舉,遠見卓識。濟濟多士,如虎添翼。發號施令,假傳聖旨。身經百戰,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側擊。夢中殺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計。割發代首,工於心計。對酒當歌,橫槊賦詩。才兼文武,獨步一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求《三國演義》中有關曹操的回目。
曹操的陰險狡詐 三國演義 二十八會。卻說許攸暗步出營,徑投曹寨,伏路軍人拿住。攸曰 我是曹丞相故友,快與我通報,說南陽許攸來見。軍士忙報入寨中。時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攸慌扶起曰 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如此?操曰 ...
三國中有名的武將,三國演義中武將排名
蜀國 關羽,趙雲,張飛,黃忠,馬超魏國 張遼,徐晃,于禁,張頜,樂進總體上不好說 畢 竟沒打過 帶兵的話 還是五良將厲害 畢竟五虎將是草莽出身居多 關羽 賣棗子的 張飛 賣豬肉的 趙雲 原先只是小兵 黃忠 原是武夫 就一個馬超也許會學多點 到後期的話 應該也差不多吧 再做個比較,魏五子似乎更適合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