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管仲是什麼人,在歷史上 管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2021-05-11 07:47:33 字數 3026 閱讀 9792

1樓:火影忍者鳴人君

管仲,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他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唯物論中「物質決定意識」的觀念和《管子》的思想頗為接近。

孔子曾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篇》)意思是:

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蠻人統治下的老百姓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歷史上管仲相齊,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諸葛亮相蜀,使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二人皆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而且居功至偉.

管仲是什麼時代的人

2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諡曰「敬仲」,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周穆王的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3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鮑叔牙,春秋五霸頭一位齊桓公的智囊。那感覺關係就像諸葛亮龐統和劉備的關係一樣。諸葛亮也經常把自己比做管仲。是所謂的國士無雙,哈哈。

其實管仲在中華文明上的地位,遠高於諸葛亮。首先,境界就不一樣,諸葛亮的境界是什麼?復興漢室,說白了就是打內戰,殺家搭子。

管仲的境界是什麼?尊王攘夷大一統,管仲最重要的貢獻就是驅除胡虜,存邢救衛,幫助燕國對抗北狄。孔子不是評價管仲嗎?

如果沒有管仲輔佐齊桓公,我們這些人,皆披髮左衽已,我們變成蠻夷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諡曰「敬仲」,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5樓:無網不撈魚

東周時期的人,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三家分晉前**秋,三家分晉後叫戰國時期,管仲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輔佐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

在歷史文獻中管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100字左右

6樓:褚利逢鵬

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鉅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全國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他認為國家治理的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

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管仲是個什麼樣的人?

7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穎上人(當時無今潁上縣,應為潁河上游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

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中國最早的官營妓院是春秋時齊國宰相管仲於公元前七世紀中期開設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公元前645),春秋初期齊國主政之卿,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又稱管敬仲。

名夷吾,字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後,生於潁上(潁水之濱)。青年時曾經商、從軍,又三次為小官,均被辭。

齊襄公時,與摯友鮑叔牙同為齊國公室侍臣。周莊王十二年(前685),在齊國內亂中,助公子糾同公子小白(齊桓公)爭奪君位失敗。雖一度為齊桓公所忌恨,終以經世之才,經鮑叔牙力薦,被桓公重用為卿,主持國政。

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鄰、先內後外、待時而動的治國求霸之策,而桓公未聽其言,於次年輕率攻魯,在長勺之戰中被魯軍擊敗。戰後,輔佐桓公勵精圖治,推行旨在富國強兵的改革。政治上革新西周以來的"國"、"野"制度,實行"參其國而伍其鄙"(《國語·齊語》)之制,國、鄙之中,破除等級依附關係,集政權、軍權於國君及大貴族手中。

軍事上"作內政而寄軍令",實行兵民合一,軍政合一。規定"國"中5家為軌,出5人為伍,由軌長率領;10軌為裡,出50人為小戎,由裡有司率領;4裡為連,出200人為卒,由連長率領;10連為鄉,出2000人為旅,舉鄉良人率領;5鄉一帥,出萬人為軍,由5鄉之帥率領。全國15士鄉,共組建三軍,桓公率中軍,上卿國氏、高氏各率一軍,開創諸侯大國有三軍,每軍萬人的軍事體制。

由於士鄉之民不得遷徙,世代專服兵役,故"夜戰聲相聞,足以不乖;晝戰目相見,足以相識"(《國語·齊語》),有利於提高軍隊士氣和戰鬥力。又加強兵器製造,並制定用甲兵贖罪的法令,以增加**。經濟上革新賦稅制度,充實國家財力,保障三軍供給,使齊成為物質基礎雄厚、軍事實力最強之國。

鑑於周王尚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並順應中原各國希望聯合抗禦戎狄侵擾的形勢,乃以"尊王攘夷"為號召,佐桓公北攻山戎,南征楚國,扶助王室,救邢存衛,主持會盟,終成首創霸業之功。因有殊勳於齊,被桓公尊為仲父。

管仲治齊以成霸的業績,對推動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民族融合起著重要作用。託名管仲所作的《管子》一書,包含著對管仲軍事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9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名夷吾,字仲,諡曰敬,故又稱敬仲,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的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著有《管子》。

歷史上的管仲是怎樣的人物如題,歷史上的管仲是怎樣的人物

管仲 前719 前645年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人物。被稱為管子 管夷吾 管敬仲,漢族,潁上 今安徽省潁上縣 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 經濟學家 改革家,被譽為 聖人之師 和 華夏文明的保護者 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

志永在歷史上是什麼人物,李恪在歷史上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

你說的是智永吧?僧智永中國南朝陳 隋書法家 公元6世紀 本姓王,名法極,會稽 今浙江紹興 人,王羲之的第七世孫。他早年出家當和尚,後來雲遊到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就曾在永欣寺裡住了整整三十年,人稱永禪師。在這裡,智永深居簡出,每天雄雞報曉即起床,磨上一 墨,然後臨摹王羲之的字帖,從未間斷。智永是嚴守家...

歷史上的管仲是怎樣的人物,歷史上的管仲是怎樣的人物如題

管仲 輔佐齊桓公創立霸業,是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他處的時代正是列國並峙,互相征戰不休。當時在黃河下游比較活躍的大國有齊 魯 鄭 宋 衛 小國有邢 遂 譚 紀 杞。大國又分兩派,一派是鄭 齊 魯,一派是宋 衛。小國也附屬在各個大國一邊。兩派的力量以鄭 齊 魯為強。由於鄭國發生內亂,漸漸中衰,齊國慢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