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的盛唐詩人是哪位

2021-06-04 21:23:46 字數 4809 閱讀 5012

1樓:詩緣雅韻

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是盛唐時期一位著名的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

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

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人物生平

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

而《新唐書 文苑傳》稱其為江寧人,或為誤會。殷璠《河嶽英靈集》又稱"太原王昌齡"。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

《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璠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王昌齡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祕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巨集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

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孟浩然、李白這樣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說,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與李白相見,又都在貶途。

當時李白正流放夜郎。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也都有留詩。

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除了上文所說被貶嶺南外,還曾遭過貶,具體時間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認為在天寶六載秋。《詹才子傳》說他"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紀念王昌齡而建的芙蓉樓

紀念王昌齡而建的芙蓉樓

"。《河嶽英靈集》說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被貶為龍標尉。但後來連龍標尉這樣一小小的職務也沒能保住,離任而去,迂迴至亳州,竟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唐才子傳》載: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

'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一向同情詩人的張鎬終替王昌齡報了仇。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昌齡"。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一帶。

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

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群,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採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沈德潛《唐詩別裁》說:

"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閭丘曉因忌才而殺害了王昌齡,是對我國古代詩歌的一大破壞。王昌齡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邊塞詩流傳千古。

2樓:匿名使用者

王昌齡王昌齡,宇少伯,盛唐著名詩人,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 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

王昌齡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寧、京兆兩說。《新唐書》本傳與《唐詩紀事》說他為江寧人,但並無直接材料,大概是因為王昌齡被時人稱作 「王江寧」而致誤。王昌齡曾任江寧丞,李肇《國史補》與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均稱他為王江寧,與宋考功、韋蘇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韋、王諸人都是以官職稱,所以玉江寧也是以官職稱,而不是以籍裡稱。

《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 「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

《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當可信,所以《唐才子傳》從《河嶽英靈集》,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現在一般人也認為他為太原人。

兩《唐書》本傳都未載王昌齡登進士第的時間,徐鬆《登科記考》也未載。《唐才子傳》說他為開元十五年的( 727年)進士。又唐詩人顧況《監察御史儲公集序》說開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龍標昌齡,此數人皆當時之秀。

」顧況之序所記當確。王昌齡進土及第後,補祕書省校書郎。校書郎自古由文學之士充任,為當世所重,所以學者稱校書之所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萊山。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巨集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

詹成鍈先生據王昌齡詩文,考證他開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貶嶺南,這是未見於史籍記載的一個新發現,詳《李白詩文系年》。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即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由於喝酒過多而病**,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

與孟浩然、李白這樣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說,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與李白相見,又都在貶途。當時李白正流放夜郎。

開元二十八年( 740年)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交遊,也都有詩。

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除了上文所說貶嶺南外,還曾遭過貶,具體時間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傳》說他 「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

《河嶽英靈集》說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看來這位詩人屢次遭貶斥,仕途極不順利。

更為可悲可嘆的是,王昌齡後來連龍標尉這樣一小小的職務也沒能保住,離任而去,迂迴至毫州,竟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唐才子傳》載:王昌齡 「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

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

」一向同情詩人的張鎬終替王昌齡報了仇。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 「詩家夫子王江寧」。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一帶。

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群,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採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

沈德潛《唐詩別裁》說:「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

閻丘曉因忌才而殺害了王昌齡,實在是對我國古代詩歌的一大破壞,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據叫《舊唐書》本傳和《新唐書 ·藝文志》,知王昌齡有集五卷,唐時傳世之本,今已難覓,《全唐詩》收王昌齡詩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齡詩文便只這些了。

我國文學史上詩作保留最多的詩人是誰

3樓:sunny桉藍

我國文學史上詩歌保留最多的詩人是陸游,他有近一萬首詩被保留下來。

人物簡介:

陸游(2023年—2023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2023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

嘉泰二年(2023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2023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李白為何被稱為“最狂傲”的詩人,被稱為詩狂的詩人與李白,李適等人合稱為什麼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句詩足以體現李白的狂妄不羈,而且其特別愛喝酒,喝酒之後人更加狂妄。在大家都為權在努力的時候。他卻志向於遊歷山川。對官場的事不聞不問。所以才能寫出如此好的詩 因為他一直有他的傲骨,他是一個有才華的詩人,這也決定了不論如何他都不願意落在人後,被人詬病的性格。李白是豪放派...

王昌齡為什麼被稱為“詩家天子”,為什麼王昌齡被稱為“詩家天子,七絕聖手”?

原因 王昌齡 公元698?757?年 是個早負盛名的詩人,因為他是江寧人,詩又寫得好,所以人稱,詩家天子 或夫子 王江寧。他的詩作以絕句見稱,現存的詩作有半數為絕句,尤以七絕為佳。更多人認為是 詩家夫子 因為我們歷史上有詩仙,詩聖,詩鬼,但很少有跟皇帝沾邊的,因為那自古以來就是忌諱。而且就王昌齡的成...

被稱為中國影壇四小天王的明星都是誰

四小天王 是娛樂圈中特別有影響力的一個稱號,他們分別是蘇有朋 吳奇隆 金城武 林志穎四人。在中國影壇有著不俗的地位,知名度和人氣堪比香港 四大天王 不管是以前的時代還是如今,依然都是佼佼者,下面就圍繞這四個明星偶像來做個介紹吧。一 蘇有朋蘇有朋出生於臺灣,是早年小虎隊組合的成員之一,不僅在唱歌跳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