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鏡頭的焦距與視角的換算公式

2021-06-08 12:23:27 字數 1741 閱讀 764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用的照相機的鏡頭就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膠片(或是數碼相機的感光器件ccd)就處在這個凸透鏡的焦點附近,或者說,膠片與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大至約等於這個凸透鏡的焦距。

凸透鏡能成像,一般用 凸透鏡做照像機的鏡頭時,它成的 最清晰的 像一般不會正好落在焦點上,或者說,最清晰的 像到光心的距離(像距)一般不等於焦距,而是略大於焦距。具體的距離與被照的物體與鏡頭的距離(物距)有關,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實際上總是大於焦距)。

由於我們照像時,被照的物體與相機(鏡頭)的距離不總是相同的,比如給人照像,有時,想照全身的,離得就遠,照半身的,離得就近。也就是說,像距不總是固定的,這樣,要想照得到 清晰的像,就必須隨著物距的不同而改變膠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調焦」。

2樓:張朝琮

簡單的說吧,鏡頭視角以全畫幅為比較,先說全畫幅的,焦距(mm) 視角(度)

7.5 180

17 104

35 64

55 43

135 18

200 12 ………

再說aps畫幅(dx屬於),感測器面積比全畫幅小很多,全畫幅的鏡頭如果在aps相機上畫面只有中間的部分成像,所以又出現了焦距轉換系數的問題,係數演算法:全畫幅感測器對角線除以該相機的對角線(尼康dx格式是1.5),再用實際焦距乘以轉換系數就是等效焦距。

拿dx格式為例,比如你的鏡頭實際焦距是12-24,那等效12*1.5-24*1.5,也就是18-36,用實際焦距再去比較視角,就差不多了,挺亂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焦距計算公式:

f=v× d/v---(1) f=h× d/h---(2)f: 鏡頭的焦距長度

v:拍攝物件的縱向尺寸

h:拍攝物件的橫向尺寸

d:鏡頭至拍攝物件之間的距離

相機焦距與視角的關係是什麼?

4樓:小甜筒

相機鏡頭的焦距與視角的關係就如上圖所示,焦距越廣視角就越寬。當使用35mm全畫幅照相機時,14mm鏡頭的視角可以達到114度。相反300mm鏡頭的視角僅為8度15分,非常狹窄,但可對被攝體的一部分進行放大成像。

但當照相機的影象感應器尺寸變小時,視角也會隨之自動變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個概念是:當50mm鏡頭在35mm全畫幅影象感應器條件下所得到的是46度的視角,但在aps-c尺寸影象感應器的照相機上必須使用焦距為33mm左右的鏡頭,才能達到與上述相應的視角範圍。如使用35mm全畫幅照相機時,16mm的焦距已經屬於超廣角的範圍了,但在使用aps-c尺寸感應器的照相機時,其焦距將導致1.

6倍左右的視角變化(尼康為1.5倍),此時的16mm鏡頭就相當於25mm焦距的標準廣角鏡頭了。在遠攝處一側,全畫幅300mm焦距的鏡頭若安裝在aps-c照相機上,其視角就相當於480mm的超遠攝鏡頭了。

另一個概念是:我們可以把上述鏡頭稱作為全畫幅鏡頭。由於目前的數碼照相機絕大多數為aps-c(小影象感應器——俗稱窄幅數碼照相機),廠家為了適合各類窄幅數碼照相機而生產了大量的aps鏡頭,這是專門為aps-c數碼照相機生產的。

此類鏡頭不能在全畫幅數碼照相機上使用。這對孿生兄妹搭檔時,同樣需要乘上相應的係數(佳能為1.6倍,尼康為1.

5倍)。

我們理解了這一關係後,就能比較好地根據鏡頭焦距、視角以及照相機影象感應器尺寸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從而能為更好地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照相機與鏡頭了。

兩個關於光圈 視角的問題,焦距,光圈,視角,景深之間有什麼關係

理論上都是相同的,但是有時候廠家會縮水,比如適馬的24 70的視角和佳能24 70的視角就不同!實際上焦距都是有誤差的,標稱24,實際沒準是25,26.視角差在應該是正負1mm左右 或在大一點 也有完全一致的 略有一點偏差,這個偏差會影響到景深,但是都很小。一 景深應該相差極小,肉眼難以分辨。二 它...

焓與比熱的區別,標準焓與比熱的換算公式

一 性質不同 1 焓 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系統能量的一個重要狀態參量,常用符號h表示。2 比熱 是沒有相變化和化學變化時,一定量均相物質溫度升高1k所需的熱量。二 應用不同 1 焓 對於均勻體系的簡單狀態變化,由於吸熱時體系的溫度升高,因此高溫物質的焓要高於低溫物質的焓。對於相變化,如固體變為液體,固體...

平方米怎樣換算成畝,平方米與畝的換算公式

使用國家規定的換算公式來進行換算。基本單位數量換算 按使用頻率排序 1畝 666.67平方米 100平方米 0.15畝 就是農民朋友口語說的一分半地。1000平方米 1.5畝 當然是一畝半了。1平方公里 100公頃 1500畝 相當於一個自然村的土地總量。1公頃 15畝 10000平方米 100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