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徐霞客遊記遊恆山記譯文,求徐霞客遊記 遊恆山記 譯文

2021-06-18 09:17:52 字數 3957 閱讀 9436

1樓:訴離

初九那一天,我到南山去,大的溪流從山中流出來向西流去。餘北馳平陸中,望外界之山,高不及台山十之四;其長繚繞如垣,東帶平型,西接雁門,橫而徑者十五里。北抵山麓,渡沙河,即為沙河堡;依山瞰流,磚瓦高整。

由堡西北七十里,出小石口,為大同西道;直北六十里,出北路口,為大同東道。餘從堡後登山,東北數裡,至峽口,有水自北而南,即下注沙河者也。循水入峽,與流屈曲,荒谷絕人。

數裡,義興寨,數裡,朱家坊,又數裡,至葫蘆嘴,舍澗登山,循嘴而上,地覆成塢。溪流北行,為渾源界。又數裡,為土嶺,去州尚六十里,西南去沙河共五十里矣。

遂止居民同姓家。

初十日,循南來之澗,北去三裡,有澗自西來合,共東北折而去。餘溯西澗入,又一澗自北來,遂從其西登嶺,道甚峻。北向直上者六七裡;西轉,又北躋而上者五六裡;登峰兩重,造其巔,是名箭(竹旱)嶺。

自沙河登山涉澗,盤旋山谷,所值皆土魁荒阜;不意至此而忽躋穹窿,然嶺南猶復阿蒙也。一逾嶺北,瞰東西峰連壁聵,翠蜚丹流;其盤空環映者,皆石也,而石又皆樹;石之色一也,而神埋又各分妍,樹之色不一也,而錯綜又成合錦。石得樹而嵯峨傾嵌者,(巾莫)以藻繪而愈奇,樹得石而平鋪倒蟠者,緣以突兀而尢古。

如此五十里,直下至(卩亢)底,則奔泉一壑,自南注北,遂與之俱出塢口,是名龍峪口,堡臨之。村居頗盛,皆植梅杏,成林蔽麓。既出谷,復得平陸。

其北又有外界山環之,長亦自東而西,東去渾源州三十里,西去應州七十里。龍峪之臨外界,高卑遠近,一如東底山之視沙河、峽口諸山也。於是沿山東向。

望峪之東,山愈嶙(山曾)鬥峭,問知為龍山。龍山之名,舊著于山西,而不知與恆嶽比肩;至是既西涉其閫域,又北覽其面目,從不意中得之,可當五臺桑榆之收矣。東行十里,為龍山大雲寺,寺南面向山。

又東十里,有大道往西北,直抵恆山之麓,遂折而從之,去山麓尚十里。望其山兩峰互峙,車騎接軫,破壁而出,乃大同入倒馬、紫荊大道也。循之抵山下,兩崖壁立,一澗中流,透罅而入,逼仄如無所向,曲折上下,俱成窈窕,伊闕雙峰、武彝九曲,俱不足以擬之也。

時清流未泛,行即溯澗。不知何年兩崖俱鑿石坎,大

四、五尺,深及丈,上下排列,想水溢時,插木為閣道者,今廢已久,僅存二木懸架高處,獨棟樑之巨擘也。三轉,峽愈隘,崖愈高。西崖之半,層樓高懸,曲榭斜倚,望之蜃吐重臺者,懸空寺也。

五臺北壑,亦有懸空寺,擬此未能具體。仰之神飛,鼓勇獨登。入則樓閣高下,檻路屈曲,崖既矗削,為天下巨觀,而寺之點綴,兼能盡生,依巖結構,而不為岩石累者僅此;而僧寮位置適序,凡客坐禪龕,明窗暖榻,尋丈之間,肅然中雅。

既下,又行峽中者三四轉,則洞門豁然,巒壑掩映,若別有一天者。又一里,澗東有門榜三重,高列阜上。其下石級數百層承之,則北嶽恆山廟之山門也。

去廟尚十里,左右皆土山層疊,嶽頂杳不可見。止門側土人家,為明日登頂計。

十一日,風翳淨盡,澄碧如洗。策杖登嶽,面東而上,土岡淺阜,無攀躋勞。蓋山自龍泉來,凡三重:

龍泉一重峭削在內,而關以外反土脊平曠;五臺一重雖崇峻,而骨聳拔,俱在東底山一帶出峪之處;其第三重自峽口入山而北,西極龍山之頂,東至恆嶽之陽,亦皆藏鋒斂鍔,一臨北面,則峰峰陡削,悉現巖巖本色。一里,轉北,山皆煤炭,不深鑿即可得。又一里,則土石皆赤。

有虯鬆離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裡,則崖石漸起,鬆影篩陰,是名虎風口。於是石路縈迴,紿循崖乘峭而上。

三裡,有傑坊曰"朔方第一山",內則官廨廚井俱備。坊右東向拾級上,崖半為寢宮,宮北為飛石窟,相傳真定府恆山從此飛去。再上則北嶽殿也,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

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會仙台。臺中像群仙,環列無隙。餘時欲躋危崖,登絕頂。

還過嶽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為登頂間道,遂解衣攀躡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而滿山短樹蒙密,搓(木牙)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餘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

時日色澄麗,俯瞰山北,崩崖亂墜,雜樹密翳。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渾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蒼茫無際;南惟龍泉,西惟五臺,青青與此作伍;近則龍山西亙,支峰東連,若比肩連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尋前入峽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覆上其處問之,指東南鬆拍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

未幾果得徑,南經松柏林,先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從崖隙直下,恰在寢宮之右,即飛石窟也。視餘前上隘,中止隔崖一片耳。

下山五里,由懸空寺危崖出,又十五里,至渾源州西關外。

求《遊恆山記》原文和翻譯

2樓:萬里長城

十一日,風翳(yì)淨盡,澄碧如洗。策杖登嶽,面東而上,土岡淺阜(fù),無攀躋(jī)勞。

一里,轉北,山皆煤炭,不深鑿即可得。又一里,則土石皆赤。有虯(qiú)鬆離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裡,則崖石漸起,鬆影篩(shaī)陰,是名虎風口。

於是石路縈(yíng)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裡,有傑坊(fǎng)曰「朔方第一山」,內則官廨(xiè)廚井俱備。坊右東向拾(shè)級上,崖半為寢宮,宮北為飛石窟,再上則北嶽殿也。

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

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會仙台。臺中像群仙,環列無隙。餘時欲躋(jī)危崖、登絕頂。

還(huán)過嶽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為登頂間(jiàn)道,遂解衣攀躡(niè)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而滿山短樹蒙密,槎枒(chá yā)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gǔ)不能出。餘益鼓勇上,久之棘(jí)]盡,始登其頂。

時日色澄(chéng)麗,俯瞰(kàn)山北,崩崖亂墜,雜樹密翳(yì)。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

渾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蒼茫無際。南惟龍泉,西惟五臺,青青與此作伍。

近則龍山西亙(gèn),支峰東連,若比肩連袂(mèi)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尋前入峽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覆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

未幾,果得徑。南經松柏林,先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chì)百倍之也。從崖隙直下,恰在寢宮之右,即飛石窟也。

譯文:十一日,天空無雲,風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過一樣。我拄著柺杖開始攀登恆山,向東走,一路盡是低矮的土山,沒有爬山的辛勞。

走了一里,轉向北再走,所見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紅色。有盤曲的松樹並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

又走了三裡,山崖漸漸高起來,陽光透過鬆樹像過篩一樣投下陰影,這裡名叫虎風口。從此石路縈繞盤旋,開始了順著山崖藉著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裡,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著「朔方第一山」,裡面有一間官房,有廚房,有水井。

從牌坊的右邊向東順著石階而上,崖的半腰是寢宮,寢宮的北邊是飛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嶽殿了。北嶽殿上面是絕壁,下面挨著官房,殿下很高的臺階插向雲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著。從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著北嶽殿構成一間屋子,叫會仙台。

臺中塑著群仙,四周排列緊密沒有空隙。我這時想著從高崖攀援登上絕頂。轉過北嶽殿東,望見高崖裂開的地方,中間懸垂千尺草莽,是登頂的小路。

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裡,然而滿山的荊棘茂密,參差的樹枝和枯竹,只是鉤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斷,不斷地努力,卻好像墜人洪流中,沒在水裡不能出來。我更加鼓足勇氣攀登,許久才鑽出荊棘,登上峰頂。

這時陽光明亮絢麗,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塊紛紛墜落,各種樹遮蔽。這山的土山沒有樹,而石山才有樹。北邊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樹都長在北邊。渾源州城,也在山麓

。向北看,隔著一重山,蒼茫看不到邊際。南邊是龍泉山,西邊是五臺山,一片青蔥,和恆山為伴。近處是向西延伸的龍山,龍山的東邊是它的支峰,好像肩並肩、袖接袖地阻擋著沙漠。

過了一會兒,從峰西下山,尋找先前進入山峽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頭向東看,見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因而又上到問那個人,他指著東南松柏之間,朝著方向走,就是上山時所見到的寢宮後面的高崖頂。不一會兒,果然有一條路。

經過鬆柏林,先前從山頂望松柏是一片蔥青,好像是蒜葉草莖,到了這裡一看卻是合抱的參天大樹,比虎風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從山崖隙縫直下,恰好到寢宮的右邊,就是飛石窟了。

徐霞客遊記天台山遊記賞析

遊天台山日記 這篇遊記先略敘一路風光美景,再著重記敘登華頂峰,觀斷橋 珠簾瀑布,對華頂峰景色以及草木異狀亦有一定描繪,而對斷橋 珠簾之水的描寫則尤為細緻,對水石交映 潭深水急之勢頗有重筆。對明岩石洞之闊大 洞外石壁高聳之奇也寫得氣勢非凡。其後對寒巖 鳴玉澗 瓊臺等各景也一一描繪。遊天台山日記 是明代...

恆山一遊作文

名。一入五蓮山的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彎彎曲曲的山路,路兩邊翠色慾滴,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我陶醉在這夢境之中了,久久不肯離去。我們走了許久,看到了酒仙 李白 他醉意朦朧,枕著胳膊躺在地上,酒壺裡的酒喝光了,似乎又在向人要酒喝。離開李白,我們又到了...

寧海旅遊,《徐霞客遊記》開篇必去的景點都有哪些

寧海是一座埋藏在浙東群山疊峰之間的小縣城,風光優美,歷史悠久,早在400年前徐霞客就曾遊歷寧海,徐霞客 遊客開篇地就是描繪的寧海這片美麗的土地,中國旅遊日 也是發源於此。前童古鎮,國色天香 在這裡,依然儲存著數量頗多的名人私家別院,比如清代舉人童桂林三子童汝寬住的宅 職思其居 澤思居 五福臨門 童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