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貝多芬26歲聽力開始降低 45歲徹底完了。貝多芬在演出第九交響曲的時候(1813)已經聾完了。所以沒讓他指揮。可以說 是寫完第九交響曲後完全失聰
2樓:冥鬼王
您好,希望我的回答會取得你的滿意。貝多芬是在第九交響曲之後耳朵失聰的。
貝多芬在耳朵失聰後的創作有哪些??
3樓:來自峴山古靈精怪的灰太狼
1,《第九交響曲》
《第九交響曲》,是由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作曲,於2023年的年底完成,2023年5月7日,該曲首演於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
2,《莊嚴彌撒》
《莊嚴彌撒》、《c大調三十三首鋼琴變奏曲》以及作曲家的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第30、31和32號)是貝多芬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中的《莊嚴彌撒》更是前後花了4、5年時間創作才得以完成。而且這部作品誕生的時候,距離貝多芬去世只有三年光陰。
3,《f大調第八交響曲》
《f大調第八交響曲》(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作品93號,完成於2023年的10月。
於2023年2月17日在維也納的舞會劇院首次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
4,《第七交響曲》
《第七交響曲》(a大調第七交響曲)是貝多芬於2023年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全曲歡快、明亮、積極,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被瓦格納譽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其第二樂章多被用於影視作品中。
5,《f大調第六交響曲》
《f大調第六交響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又名「田園交響曲」,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並親自命名為《田園》。
該曲大約完成於2023年,是他少數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貝多芬九首交響樂作品中標題性最為明確的一部。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是一部體現回憶的作品。
4樓:匿名使用者
在耳朵漸漸失聰的情況下完成的,他的「英雄」交響曲就是2023年完成的,這一時期他還寫下了著名的《拉蘇莫夫斯基絃樂四重奏》,第四和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以及第四至第八交響曲。他惟一的歌劇作品《費黛里奧》和著名的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克羅採」也完成於這一時期。貝多芬晚期的**創作處於巔峰狀態,他這一時期的作品被認為「超越了以前所有**,向人類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領域翱翔」,這一時期他完成了兩首最巨集偉的作品《第九交響曲》和《莊嚴彌撒》,以及最後的鋼琴奏鳴曲,包括第二十九號、降b大調、著名的激情的「漢馬克拉維亞」。
最後的絃樂四重奏第十二號到十六號也完成於這一時期,它們被廣泛認為與鋼琴奏鳴曲同樣深刻。貝多芬因為他不朽的**作品被譽為「樂聖」。
貝多芬耳聾以後創作了哪些作品
5樓:縹若墨染
2023年以後基本耳聾,但後來創作的《英雄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鋼琴奏鳴曲》《致愛麗絲》《第七交響曲》《第八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成為傳世經典。
6樓:匿名使用者
命運交響曲啊!這個反正經常被作為勵志故事來講的。還有第九交響曲吧!暫時知道這些
7樓:樂勵人生
貝多芬最重量級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耳朵開始出問題直到全聾之後創作的。
8樓:憑葉孤珈藍
創作了《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耳聾後是怎樣創作的? 5
9樓:微視藝術
在耳朵漸漸失聰的情況下完成的,他的「英雄」交響曲就是2023年完成的,這一時期他還寫下了著名的《拉蘇莫夫斯基絃樂四重奏》,第四和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以及第四至第八交響曲。他惟一的歌劇作品《費黛里奧》和著名的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克羅採」也完成於這一時期。貝多芬晚期的**創作處於巔峰狀態,他這一時期的作品被認為「超越了以前所有**,向人類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領域翱翔」,這一時期他完成了兩首最巨集偉的作品《第九交響曲》和《莊嚴彌撒》,以及最後的鋼琴奏鳴曲,包括第二十九號、降b大調、著名的激情的「漢馬克拉維亞」。
最後的絃樂四重奏第十二號到十六號也完成於這一時期,它們被廣泛認為與鋼琴奏鳴曲同樣深刻。貝多芬因為他不朽的**作品被譽為「樂聖」。
10樓:執棒七公
這個,首先,他不是先天的,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其次他耳朵不是一下子一起失聰的,一個耳朵一個耳朵來的,先是耳鳴,醫生說他胃不好,他也沒在意,庸醫啊,最後失聰了,後來他靠咬著鐵棍抵在鋼琴上來靠內耳聽。還有,**創作也是要邏輯合理性的好吧,它也是一種思維。
三位科學家解析了貝多芬的絃樂四重奏,他們發表在《英國醫學與雜誌》的文章中寫道:「貝多芬每個四重奏第一章節的小提琴部分的音符數為g6,相當於1568赫茲。而為了彌補日漸下降的聽力,貝多芬不得不使用更多的中低頻音符,以便他能更好的聽清楚**。
而在後期的四重奏裡,貝多芬已經完全喪失了聽力能力,於是他又運用了較高頻的音符。」
在貝多芬生命的最後那段時間裡,他雖然耳朵聽不見**的聲音,但他卻一直沉醉在用心的**世界裡,靠以前寫**的經驗繼續著**創作,所以貝多芬後期的**又回到了開始時狀態。
11樓:我就是啊俊
(科普俊上線)貝多芬是怎麼在耳聾的情況下創作的
12樓:愛玩不累
他把木棍放到鋼琴裡 靠鋼琴的震動來聽的(他當時好像是什麼耳聾吧,不是什麼都聽不到的。。。。。。)
13樓:嘉子的春天
嘴巴咬著一隻竹棍頂著鋼琴
貝多芬的 命運交響曲 表達了什麼
樂聖貝多芬 1770 1827 集古典大成 開浪漫先河。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進社會思想,成為他 創作的思想核心,貝多芬是第一位把 藝術和人類命運結合在一起的 家。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喜 歡聽農村樂師們奏樂,並將此體現在創作之中,在 f大調第六 田園 交響曲 f大調第八交響曲 中 都出現德奧鄉村樂隊演...
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又名為什麼,貝多芬的交響曲有哪些
貝多芬的交響曲有哪些 1,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 symphony in e flat major eroica 此曲完成於1804年春。它的標題是 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簡稱 英雄交響曲 原稿上的標題是 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 是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
繼貝多芬之後最重要的交響曲作家是誰?
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 家之一,被尊稱為樂聖。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這是耳聾的前兆。貝多芬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他創作的 作品有 月光奏鳴曲 c小調第5交響曲 等。路德維希 凡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 很早就顯露了 上的才華,八歲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