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京城「老炮兒
講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尾生抱柱,立木為信,一諾千金,一言九鼎,退避三舍,孺子可教,金口玉言,童叟無欺。
2樓:匿名使用者
1.曾子殺豬教子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
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
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裡捉豬的聲音。
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
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家裡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
」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聽取教誨。
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2.季布的「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
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3.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立新法。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
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4.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信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
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5.韓信奉**千兩以漂母
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千兩以漂母。
擴充套件資料:
誠信:」誠"即誠實誠懇,主要指主體真誠的內在道德品質;"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體"內誠"的外化。"誠"更多地指"內誠於心","信"則側重於"外信於人"。
"誠"與"信"一組合,就形成了一個內外兼備,具有豐富內涵的詞彙,其基本含義是指誠實無欺,講求信用。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
古人關於誠信除了有很多故事,還有很多名言警句: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鑑》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論語·為政》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3樓:fsrm南
1.華盛頓櫻桃樹的故事
華盛頓砍了爸爸最心愛的櫻桃樹,由於勇於承認,爸爸沒有批評他,而且還讚揚了他高尚的情操。
2.孟母
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市集旁居住時,東鄰有人殺豬,孟子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幹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漫應:
「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孟母為了不失信於兒子,忍痛在捉襟見時的生活費中,撥出一部分錢買了一塊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3.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
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
於是,京城的大小**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
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
」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4.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
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
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拓展資料: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統稱。泛指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用,一諾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兩個方面:
一是指為人處事真誠誠實,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諾。
誠信是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他是一個講文明的人。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人人都要講誠信。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
4樓:漫客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
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2.**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於世。時人諺雲:「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後,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3.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燬。
事後,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4.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
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
「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5.誠實守信小張良
張良,漢代人,從小就是尊敬老者、信守約定的好孩子。
有一天,張良悠閒地在橋上散步。有位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穿在腳上的草鞋丟到橋下,並且看著張良說:「小子,去把鞋給我撿回來!」
張良愣了一下,但是看他年老,就到橋下取回鞋子,遞給他。
老人坐在橋頭,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說:「給我穿上。」[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於是,張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腳讓張良把鞋穿上,然後老人就笑著離開了。張良十分吃驚地望著老人的背影。誰知,那個老人走了幾步又轉過身來,對著張良招招手,示意張良到他跟前兒去。
張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頭和藹地對他說::我看你這娃不錯,值得教導。五天後天一亮,和我在那裡見面。」
張良行了個禮說:「是」。
五天後,天剛剛亮,張良來到橋上,那個老人已經坐在橋並沒有等著張良了,老人很生氣地說:「此刻天已經天亮了,年輕人這麼不守信用,和長輩約會還遲到,長大後還能有什麼作為。五天以後,雞叫時來見我。
」說完老人就走了。
過了五天,雞剛叫,張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經先到那裡了。老人十分生氣地說:「我已經聽見三聲雞叫了,你怎樣才來,五天以後再早一點兒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張良半夜就到橋上等著那個老人。一會兒,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年輕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諾言,說什麼時候到就什麼時候到。」
之後老人又從懷裡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書,說:「讀了這本書,就能夠成為皇帝的老師。這話會在十年後應驗。
十三年後,你會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那塊黃石就是我。」說完之後,老頭兒就離開了,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天亮時,張良看老人送的那本書,原先是《太公兵法》,又叫《黃石兵書》。張良十分珍惜這本書,認真學習,從中學到了許多知識。並且他還時刻遵守老者的教誨,嚴格要求自我,立志永遠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這樣才能讓別人信任自我,從而成就一番大事業。
果真,張良之後幫忙漢高劉邦完成了統一大業,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將領。
6.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但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
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
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樣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
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
「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到地稱讚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拓展資料:
誠信(漢語詞語)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統稱。泛指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用,一諾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兩個方面:
一是指為人處事真誠誠實,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諾。
關於古代名人的成語故事,古代名人讀書的成語故事
四面楚歌的故事 主要人物 項羽 破釜 f 沉舟的故事 主要人物 項羽 班門弄斧的故事 主要人物 魯班 臥薪嚐膽的故事 主要人物 越王勾踐 圍魏救趙的故事 主要人物 孫臏b n 三顧茅廬的故事 主要人物 劉備 完璧歸趙的故事 主要人物 藺l n相如 望梅止渴的故事 主要人物 曹操 圖窮匕見的故事 主要...
古代名人的思鄉故事有哪些古代名人思鄉故事
手抄報麼,我讀高中的時候也辦過,呵呵 納蘭性德 長相思 高中語文自學課本里面有這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二月十五日,性德隨從康熙帝詣永陵 福陵 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長相思 作於出關前後之途中。作者...
怎樣測試你的古代名字測試你的古代名字叫什麼
女生 姓 自己姓的第一個字母 a 慕容 b 任 c 於 d 厲 e 柳 f 鍾離 g 唐 h 東方 j 敖 k 白 l 南宮 m 竺 n 司徒 o 尉遲 p 司空 q 藍 r 邵 s 西門 t 顏 w 莫 x 歐陽 y 尚 z 上官 名 出生月份 1 真 2 踏 3 凝 4 竹 5 若 6 雨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