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兔乖寶寶啃蘿蔔
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有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特點。
大河流經山區,水流急,蘊藏著豐富水能資源。
下游河谷寬,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經過開發,人很多,農業野發達。這邊的大城市多分佈在河口三角洲和和河流沿岸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山河相間、縱列分佈。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河谷狹窄,水流很急,蘊藏豐富水資源。河流進下游後,河谷變寬,水流平緩,利於航運。
中南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急求
3樓:十七把刀
中南半島地形特徵:山河相間
,縱列 分佈,下游形成寬廣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水能資源豐富,土壤肥沃。
中南半島氣候特徵:一年中風隨季節變化(季風),冬半年刮東北季風,夏半年刮西南季風,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有旱雨兩季。雨季播種,旱季收穫。
4樓:匿名使用者
自然環境特徵包括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水系特徵、植被、土壤、自然帶、自然資源等。
中南半島地處東南亞,東臨太平洋西瀕印度洋,屬低緯度熱帶地區。山河相間縱列分佈,喀斯特地貌廣佈,河流較多,半島北部水能資源豐富,大河入海口為沖積平原是重要的農業區。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
受其影響自然帶為熱帶季雨林帶,半島礦產資源豐富。
如果是高中地理的話這些應該夠了,希望能幫到你
5樓:宛若天堂
中南半島山地和高原經長期侵蝕,大部分山峰呈渾圓形,高原侵蝕面發育。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一般以克拉地峽為界。在構造地勢上馬來半島是印度馬來地塊的一部分,山地位於中部,向東西兩側降低。
中部山地包括八條大致平行的山嶺,縱貫南北,因久經侵蝕,故高度不大,出露岩石多為花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最高峰塔漢山僅2 190米。撣邦高原海拔1000~1300米,主要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石灰岩層構成,並有花 崗巖侵入體。高原面上有許多深切的峽谷和高出地表800~900米的山峰。
脊嶺和溝谷交錯,地面侵蝕劇烈,西部有一個南北長達600~700公里的大斷層。泰國東部的呵叻高原,大部分海拔150~300米,由紅色砂岩組成,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地而起伏不平。在撣邦高原以及越南和寮國的北部,喀斯特地勢廣佈,是著名的風景區。
半島絕大部分位於北緯10°~20°之間,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每年3~5月為熱季,冬夏季風均消退,氣候炎熱,月均溫達25~30℃;一年分旱雨兩季,6~10月為雨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充沛;11月~次年2月為旱季,盛行東北季風 中南半島風光
,天氣乾燥少雨。氣候特徵: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分佈在夏季。
熱帶季風氣候分佈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係,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 年均降水量受地形影響,在迎風坡達5000毫米,而背風坡則不足2000毫米。個別迎風坡和馬來半島地區可形成熱帶雨林景觀,少數內部平原和河谷則形成熱帶草原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山河相間,縱列分佈
中南半島上各國主要城市分佈有什麼特點?形成原因是什麼?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
7樓:我是還珠樓主
山河相間 縱列分佈
山是中國的橫斷山向南的延伸,河是中國的瀾滄江元江 怒江向南的延伸,程縱向排列。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南半島地勢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徵。
首先,其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山川大致南北走向,且山川相間排列,半島地勢猶如掌狀。
其次,其地勢久經侵蝕而呈準平原狀,喀斯特地形發育,在第三紀造山運動中,印度馬來地塊亦有隆起和斷裂現象。
第三,平原多分佈在東南部沿海地區,主要是大河下游面積廣大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中南半島的山脈和高原主要有西部的那加山脈和阿拉乾山脈,為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脈,大部分海拔在1800米以上,長約1100公里,包括許多平行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向南的延續部分,並繼續向南伸展。東部有越、老、柬邊境南北綿延1000多公里的長山山脈,山脈西坡較緩,逐漸過渡到寮國、柬埔寨境內的高原,如川壙高原、會芬高原、甘蒙高原和波羅芬高原等;山體東坡較陡,逼近海岸,形成許多峭壁和岬角。中部為中國橫斷山脈向南的延續部分,在緬泰邊界有登勞山、他念他翁山脈和比勞克東山,向南伸入馬來半島,在緬甸境內山體較寬較高,成為東南亞面積最大的高原——撣邦高原,在泰國東部有呵叻高原。
中南半島山地和高原經長期侵蝕,大部分山峰呈渾圓形,高原侵蝕面發育。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一般以克拉地峽為界。在構造地勢上馬來半島是印度馬來地塊的一部分,山地位於中部,向東西兩側降低。
中部山地包括八條大致平行的山嶺,縱貫南北,因久經侵蝕,故高度不大,出露岩石多為花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最高峰塔漢山僅2 190米。撣邦高原海拔1000~1300米,主要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石灰岩層構成,並有花 崗巖侵入體。高原面上有許多深切的峽谷和高出地表800~900米的山峰。
脊嶺和溝谷交錯,地面侵蝕劇烈,西部有一個南北長達600~700公里的大斷層。泰國東部的呵叻高原,大部分海拔150~300米,由紅色砂岩組成,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地而起伏不平。在撣邦高原以及越南和寮國的北部,喀斯特地勢廣佈,是著名的風景區。
那加與若開山脈海拔3000米,長1100公里,是緬甸與印度、孟加拉國之間的天然障壁,山中有些山口為古代民族遷徙的孔道。登勞山、他念他翁山脈與比勞山脈縱貫緬甸與泰國邊境,山中幾個著名的山口是歷史上緬泰之間行軍作戰的要隘。鑾山、當佩亞法山與桑坎彭山縱貫半島中部,是半島東西兩部分不同景觀的分野。
東部的長山山脈(寮國稱富良山脈)海拔一般不足1500米,綿延1000多公里,為越、老、柬3國邊境山脈,橫斷山區的隘道為南海岸與內地湄公河谷交通的捷徑。山間有許多高原,以撣邦、川壙、會芬、甘蒙、波羅芬與多樂高原最著名,在地貌、氣候、歷史、民族、交通與農牧業生產等方面均各具獨特意義。
9樓:匿名使用者
山河相間,縱列分佈。所以選a
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兩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是什麼
地理環境的差異,分為自然地理差異和人文地理差異,兩個區域在自然地理環境上的差異在氣候地形上較顯著。中南半島的氣候型別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馬來群島則是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而在地形上,中南半島處於中國橫斷山脈的延伸段,山河相間,縱向排列,河口多平原 而馬來群島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多火山 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