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體中的血型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2021-08-09 15:06:15 字數 5034 閱讀 8970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植物的血型:人類有不同的血型,如a型、b型、o型、ab型等,科學家們發現,許多細菌也有類似的血型,甚至在植物體內也有!

最早發現植物血型的是一位日本法醫,名叫山本茂。這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一次,日本某個警察局接到報警**,報告說一位婦女在家中被**。

10分鐘後,山本茂以法醫的身份,隨同警察趕到現場,對死者的血型進行化驗。這時,他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一個有趣的念頭,想順便化驗一下死者枕頭內的蕎麥皮,結果他驚奇地發現,蕎麥也有與人類相似的血型——ab型,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新鮮事啊!

充滿好奇心的山本茂,很快就迷上了植物血型的研究。他到野外進行了廣泛地調查,採集了600多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然後將它們按照不同的血型分別歸類。例如,葡萄、山茶、山槭、蕪菁等植物屬o型植物;桃葉珊瑚則歸屬於a型植物;而扶芳藤、大黃楊等被劃為b型植物;此外,蕎麥、李樹、珊瑚樹、地錦槭成為ab型植物的代表。

當然,這兒所說的植物「血」,實際上是植物體內的汁液,與人體中的血液有所不同。但是,植物汁液中的各種糖蛋白成分,也就是血型物質,與人體內的血型物質很相似。可是,最使植物學家感興趣的是,植物的血型物質,在植物的生理生長方面,有些什麼實際的影響。

這些問題在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血型是怎麼被發現的?

2樓:追番少年

2023年的一天,蘭德斯泰納把一個人的紅細胞與另一個人的血清混合時,看到了紅細胞凝聚在一起,成為一簇簇不規則的團塊。即使用力振盪,這些成簇成團的紅細胞也不能散開。

蘭德斯泰納認為,紅細胞在異種血清的作用下發生凝集反應,是因為紅細胞表面含有一些抗原性物質,他把這種物質稱為凝集原;而血清中則含有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統稱為凝集素。

經過多次試驗,深入調查,蘭德斯泰納發現了在人類的紅細胞中,主要含有兩種不同的凝集原,分別稱為a凝集原、b凝集原。

他把紅細胞中含a凝集原的血液,稱為a型血;把紅細胞中含b凝集原的血液,稱為b型血;同時含有a、b兩種凝集原的血液,稱為ab型血。

3樓:

紅細胞血型是2023年由奧地利的k.蘭德施泰納發現的。他把每個人的紅細胞分別與別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後,發現有的血液之間發生凝集反應,有的則不發生。他認為凡是凝集者,紅細胞上有一種抗原,血清中有一種抗體。

如抗原與抗體有相對應的特異關係,便發生凝集反應。如紅細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a抗體,便會發生凝集。如果紅細胞缺乏某一種抗原,或血清中缺乏與之對應的抗體,就不發生凝集。

根據這個原理他發現了人的abo血型。

後來他又把不同人的紅細胞分別注射到家兔體內,在家兔血清中產生了3種免疫性抗體,分別叫做m抗體、n抗體及p抗體。用這3種抗體,又可確定紅細胞上3種新的抗原。

4樓:

說起血型和輸血,人類走過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一開始人類以為紅色的血液都是一樣的,甚至認為人的血和動物的血可通用,許多士兵打仗因流血過多而死亡,就用綿羊的血輸給傷員,結局可想而之。後來只能輸入人血,但發現有些傷員因輸入血被挽救了生命,有些傷員卻出現了輸血反應而加速了死亡。

血型是由奧地利的醫生兼化學家蘭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1868~1943)首先發現的,他在一九o九年提出abo系統,並於一九三o年獲得諾貝爾獎。在維也納工作的期間,他發現若將不同種類的血液注射到動物體內,則紅血球很快就被分解掉,後來又發現一個人血液若加入另一個人的血清,則紅血球很快就凝集起來。這些現象使得他有了將血型分門別類的想法,但是直到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期間,許多臨床醫生在**傷患時才瞭解蘭斯坦納研究的重要性。

蘭斯坦納的第二個主要貢獻則一直到他過世之後才發展完全,那就是有關血型如何應用在鑑別父母方面,尤其是mn系統應用最多,這是他和美國的血清學家李維(philip levine,1900~)共同發現的。例如嬰兒若是mn而母親是m,則父親決不可能也是m;同樣地,如果嬰兒是mn而母親是n,則父親也不可能是n。現在法庭對於血緣關係的鑑定大多采用這種方法。

abo血型中有a型、b型、o型和ab型,是人類最常見的,也是最早被發現的。 既發現abo血型之後,從2023年開始,人們又陸續發現了mn血型、q血型、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數十種血型系統。不僅如此,人們還發現,除了人類以外,連猴子、猩猩、大象、狗等高等動物也存在血型,甚至烏龜、青蛙身上也可以找到血型得痕跡。

血型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講,它不僅與醫學、生化學有關,而且和人們的思維、性格、氣質、行為,甚至和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都有著密切的聯絡。因此,對血型的研究,已成為社會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國外,特別是日本,一些人類學家已經把血型的研究作為一項新興學科來進行探索。

日本著名的人類學專家能見正比古,以及他的兒子能見俊秀,還有鈴木芳正、鈴木健

二、古煙種基,他們以血型為研究主導,從人的性格、氣質、戀愛、婚姻、子女關係、人際關係、心理條件等各個方面進行研究,獲得了許多成果。 我國在血型研究上,基本還沒有形成體系,只是從一部分翻譯過來的資料中,大概地瞭解到國外的血型研究動向。 由於我國的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傳統、倫理道德、社會制度、生活環境等等,與國外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對國外的一些血型研究成果不能機械地照搬,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雖然說血型研究成果不像一加一等於二那樣放之四海皆準,但終歸有它的科學性和現實性,也是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調節個人心理、發揮自己專長和避免走彎路上,應該掌握的一們課程。 血型的研究成果,正引起千千萬萬人的強烈關注:血型知識正幫助人們坦率地進行自我分析和互相評價。

一種新型知識的普及決不會是一帆風順。現代社會中也有不少人頑固地拒絕新生事物,而那些思想活躍、天真純樸的人則為新生事物而驚喜、而激動。特別是在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知識更新中,這種現象更為常見。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同伽利略、哥白尼、達爾文的時代並沒有更大差別。 隨著科學的突飛猛進,各種資訊日新月異。我們要為自己的內心世界開啟一個視窗,讓它去面對生活,面對知識,面對新生事物,這對於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頭腦是大有好處的。

2023年哈維發現血液迴圈以後,人類就開始進行輸血的嘗試。

2023年,法國哲學家丹尼斯和外科醫生埃默雷茲異想天開,將250毫升羊羔的血輸給了一個病人,這是人類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輸血,結果當然沒有成功。後來又有人重複他們的實驗,但都沒有成功,出現了病人死亡的悲劇,所以輸血的嘗試慢慢停頓了下來。

一個世紀後,輸血試驗又被人們嘗試。2023年,布倫德爾第一次完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輸血試驗。但以後的試驗結果還是令人失戶,大多數病人死亡,只有少數病人得到**,到底是什麼原因在作怪呢?

2023年,奧地利醫學家蘭德斯坦納研究了這一問題。他發現自體的紅細胞和血清在試內混合後,不會發生凝集,但從不同個體採集來的紅細胞和血清在混合以後,在試管中就發生凝集與不凝集兩種情況。這咱現象雖然很多人都觀察到過,但只有蘭德斯坦納做出瞭解釋,紅細胞上有兩種特異的結構,它們單獨存在,也呆同時存在。

在血清中有這種特異性結構的抗體-凝集素,如果它與紅細胞上的特異結構相遇,就會產生凝集反應,給人輸血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會發生危險。於是,蘭德斯坦納就成了血型的發現者。接著,他又推斷出:

人的血型是可以遺傳的。他的理論為輸血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醫學家奧登堡根據蘭德斯坦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將凝集反應應用於輸血前的配血試驗,只有紅細胞和血清混合後不凝集的人之間才能進行輸血,居然大獲成功,挽救了大量傷員。以後隨著不斷的實踐,輸血的安全性逐漸提高,到上世紀20年代末,歐洲、北美已普及輸血這一醫療措施。 2023年,蘭德斯坦納獲得諾貝爾獎。

5樓:我就必須要瘦

人的紅細胞上具有與恆河猴同樣的抗原稱為rh陽性血型,不含有此種抗原則稱為rh陰性血型。在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人民中,rh陽性血型約佔99%,rh陰性的人僅佔1%左右。

rh血型系統是紅細胞血型中最複雜的一種,已發現40餘種rh抗原,其中d抗原抗原性最強,因此通常將紅細胞上含有d抗原稱為rh陽性,而紅細胞上缺乏d抗原的稱為rh陰性。

6樓:武秀曼

操作多了,發現了問題,慢慢的發現了血細胞和血清裡面有抗體,確定了abo血型

植物有血型嗎?植物為什麼會有血型?植物的血型是被誰發現的?是怎麼發現的?

7樓:亦默浮塵

有,因為血液型物質的化學成分是一種特殊的糖類,不光人身上有,植物也有,因此植物同樣具有血型。 是由日本警察山本茂發現的,是在偵案中發現的。

案件為:日本警察科學研究所法官山本茂,在偵查一起**案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現場未沾血的枕頭上竟有微弱的ab血型反應。為了弄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對枕頭內裝的蕎麥皮進行了血液鑑定,令人吃驚的是,蕎麥皮顯示出ab型血的特徵。

這一發現,引起了山本茂的濃厚興趣,他又對150餘種蔬菜、水果和500多種植物的種子分別進行了化驗,結果有19種植物和60種植物的種子顯現出了血型。在這顯現出血型的79種植物中,半數為o型,其餘的為b型和ab型。山本茂通過對大量植物的血型研究,他在世界上首次宣佈,植物也有血型。

具體你可以看歐陽軍的《植物的血液和血型》

8樓:浮塵

人體內的血液,有各種各樣的型別(人們稱它叫血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然而,植物卻也有血型。

2023年初,在日本東北部一個縣城裡,發生了一起**案件。日本科學警察研究所法醫、第二研究室主任山本茂,親自負責這一案件的偵破工作。為了對照鑑定血型,他同時化驗了受害者枕套上的血跡及其旁邊沒有沾到血液的部分。

令他吃驚的是,沒有沾到血跡的枕套也有血型,為ab型,這是怎麼回事呢?山本茂開啟枕套,發現裡邊是日本人常用的蕎麥皮枕芯。難道蕎麥皮這樣的種子外殼也有血型嗎?

山本茂再次作了血型化驗,證實確為ab型。

這一意外而又驚人的發現,引起山本茂的濃厚興趣,他又對150多種蔬菜、水果和500多種植物種子分別進行血型鑑定。結果發現有19種植物和60種植物種子顯現了血型反應。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現在已經知道:蘿蔔、蕪菁、葡萄、山茶、山槭、衛矛等為o型;梧桐、玉米、葫蘆等為a型;扶勞藤、羅漢松、大黃楊等為b型;李子、蕎麥、金銀花等為ab型。有趣的是,楓樹卻有o型和ab型兩種血型。

到了秋天,屬o型的樹葉變紅,屬ab型的則泛黃。這也許是血型與楓葉顏色有某種聯絡的緣故。

科學家們怎樣對植物進行血型鑑定的呢?

人體血型鑑定,即是用抗體鑑定人體內是否存在有某種特殊的糖。科學家鑑定植物血型的方法是利用人體或動物血液分離出來的抗體,然後觀察抗體與植物體內汁液的反應情況,由此即可得知植物血型。

植物血型的發現,也許有助於生物學家對細胞融合、品種雜交、種間嫁接等的研究。

植物體缺鎂的時候,會對植物有什麼影響

一般植物缺鎂 缺鐵的主要病症 葉片的葉肉發黃,葉脈綠青。植物的缺鎂 缺鐵病 俗稱 黃化病 對北方的梨 蘋果 桃 李 杏 葡萄 棗 核桃樹,南方的桔 柑 橙 柚 枇杷 龍眼 荔枝樹和經濟類作物的棉花 辣椒 大豆 花生 生薑已構成嚴重危協。縱觀此類病害的發展趨勢 由於過量長期施用n p k肥料和中國南北...

細菌是什麼時候發現的,最早的細菌是什麼時候有的?

細菌很小,我們肉眼看不到,必須要放大幾百倍我們才能看到他們。實際上這就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我們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左右,可是現在人們從化石中發現,大概在32億年前的化石中有了細菌,據推算,大概在35億年前,細菌就在我們地球上出現了。而在原生動物和植物上,在地球上什麼時間出現的?在十...

細菌是什麼時候發現的。最早的細菌是什麼時候有的?

細菌很小,我們肉眼看不到,必須要放大幾百倍我們才能看到他們。實際上這就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我們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左右,可是現在人們從化石中發現,大概在32億年前的化石中有了細菌,據推算,大概在35億年前,細菌就在我們地球上出現了。而在原生動物和植物上,在地球上什麼時間出現的?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