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日本作戰時,軍事力量對比

2021-08-15 12:09:22 字數 5965 閱讀 7715

1樓:匿名使用者

萬曆二十年(1592)六月十三日,倭軍進犯朝鮮,分九軍,人數共計十五萬八千七百餘人,傾國而來,倭軍 第一軍:小西行長,一萬八千人。第二軍:

加藤清正,二萬二千人。第三軍:黑田長政,一萬二千人。

第四軍:島津義弘,一萬四千五百人。第五軍:

福島正則,二萬五千人。第六軍:小早川隆景,一萬五千人第七軍:

毛利輝元,三萬人。第八軍:宇喜多秀家,一萬一千人。

第九軍:羽柴秀勝,一萬一千人。已於十二日分三路進逼王京,朝軍望風而逃,王京失陷。

朝鮮國王李昖逃亡平壤,餘者待查。明軍方面 首批入朝的軍隊主將是祖承訓領兵三千(注意就3000人)奉詔討伐 ,戰敗,隨後萬曆皇帝果斷組建援朝軍隊會師遼東,總兵力四萬餘人,宋應昌為經略,李如鬆為提督,分兵三路於平壤大破日軍,斬寇二萬餘(日本方面自己數的),隨後就是歷史老課題 和談,然後又開打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這次日本方面組成八軍,共計十二萬,加上駐守釜山預備隊,日軍總兵力約為十四萬人。明朝方面部隊總數比較精確,合計六千四百五十三人(⊙﹏⊙b汗啊),這次換一個叫麻貴的人任朝鮮提督(李如鬆已經在與某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後來增兵到四萬,離戰爭結束前增兵至八萬,最終豐臣秀吉病死,日軍撤出朝鮮而結束。

這個……貌似明帝國並沒看重這場戰爭,在中國歷史上看來,就規模而言,這場戰爭確實不值一提,打了七年,從頭到尾,明軍的總人數不過四萬左右,直到最後一年,才勉強增兵至八萬,且打兩個月就收了場,架勢並不算大。而當時明帝國是雙線作戰, 在進行這場戰爭的同時,明朝還調兵十餘萬,圍剿四川方向的楊應龍叛亂,在萬曆皇帝看來,這位叫楊應龍的土司,比豐臣秀吉的威脅更大。簡單來說日本和朝鮮都是拼盡全力(一個傾國而來,另一個差點亡了國),而明朝呢?

一隻手拉架(援朝),另一隻手抓賊(平叛)輕輕鬆鬆,什麼叫強大?這就叫強大。萬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徵倭總兵麻貴率軍凱旋歸來,明神宗在午門接見了他。

明神宗下旨,當眾宣讀大明詔書,通傳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結束。 這是一封詔書,也是一個預言,因為在這份長篇大論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ps:豐臣秀吉病死後,德川家康大舉進兵,不久後豐臣秀吉一脈被德川家斷子絕孫。

**裝備方面 日本比較先進 多為火銃,明軍麼~火銃並不佔主力,但火炮確實不少,當小西行長髮現明軍並沒大規模裝備火銃時,他欣喜若狂,但火炮一響,他就失了魂一樣高呼:大筒!大筒。

可以說日軍戰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明軍對火炮的應用。

人數 對比 大概就是 日本14萬餘:明帝國8萬餘,朝鮮就不提了,丟人,軍隊還沒有民間義軍強。戰爭結果 豐臣秀吉病死,日本戰敗。

2樓:匿名使用者

明代的主要兵制,是以衛所兵為主的世兵,同時代的日本,也採用以世兵為主的兵制,但歷史表明,兩種世兵的戰鬥力卻有一定的差異:壬辰之戰明軍雖在戰略上獲勝,在具體的戰役上卻並無多少光彩可言,而東南沿海的抗倭戰鬥,明朝衛所軍面對數量無多的倭寇,屢戰屢敗,最後還是依靠戚繼光的募兵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同是世兵,戰鬥力差異如此巨大,原因何在?

裝備並不是主要問題所在。當時日軍的裝備的確很有特色,火器方面,日本鳥槍槍管長,下有木床,有準星照門和防塵蓋,重僅5斤多,準確、易攜帶,比當時明軍裝備的無瞄準裝置的笨重火銃優越很多;在冷兵器方面,日本刀的威力也曾令明人側目。但日本人在兵器上的劣勢也不少。

由於日本仿造的火炮以荷蘭式重炮為主,野戰中較少用炮,而明軍則自2023年(嘉靖2年)起就在南京根據葡萄牙人的輕炮仿製大樣佛朗機,後又改制成更便於攜帶的中樣、小樣佛朗機,大量裝備部隊,在野戰的炮火威力上,明軍佔有重大優勢;而冷兵器方面,日本刀固然出色,但日本人的長兵和馬隊卻並不比明軍優異,日本各式長槍桿長,刃長而薄,形制近於中國南北朝時的長矟,在使用的便利上不如明軍的常規長兵:白木杆槍和長柄刀,至於騎兵,日本馬品種的先天不足,和日本人非常奇怪地沒有把日本刀用於騎戰,使得日本騎兵無法構成對明軍騎兵的裝備優勢。

裝備上各有千秋,那麼問題只能出在兵制本身。

明代的世兵制主要採用衛所制,衛所兵的特點是,寓兵於農,守屯結合,屯田成為各級軍隊指揮員的重要指責之一,按當時的規定,邊地衛所,守屯比例為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內地則是2:8,這樣做,可以節省大量軍費開支,所以朱元璋曾得意地宣稱,「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米」,但軍隊的戰鬥力和訓練程度,卻因為大量的屯墾任務而日漸削弱。

明代的世兵另一大特點是軍籍和民籍嚴格分開,軍丁世襲,一人從軍,一家即永遠為軍戶,輪流出丁,至期返衛,軍戶絕則勾其貼戶,永不和民人混雜。這樣的長處在於兵源***,士兵的生活比較穩定,戰爭和生產兩不耽誤,但不斷的逃亡和餘丁補缺,各級將領的腐敗、吃空額和俑使士兵為農,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衛所兵的戰鬥力。

更深層的原因是軍戶地位的低下。

明代重文輕武,科舉入朝成為各個階層最為羨慕的坦途,當時人人誦讀的啟蒙讀物《神童詩》起首便是「少小需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這樣的氛圍下,被明確排斥在科舉仕途之外的軍戶子弟,其社會地位顯得低下,加上明代對罪人的處罰中又有「拿來做軍」的所謂「恩軍」制度,無形中讓軍戶的社會形象更加不堪。

明代又是個商業發達的社會,生活豪奢的商人雖不入士流,卻也能得到世俗的另眼看待,而軍戶卻被嚴格束縛在屯地上,不得經商為業,這使得軍戶的士氣和生活狀況更加低下,對於正常的訓練、操典和征戰,都沒有多少積極性可言。

而此時的日本正逐步推行著「兵農分離」的政策。

原先日本各家武力的主力就是世襲化、專業化的「家臣團」,但平時務農、戰時應徵的農民仍然在數量上佔據「足輕」的主要成分。隨著火器等更專業、更復雜兵器的推廣,以及戰爭的持久化、規模化,各大名紛紛把各自的武力專業化,建立常備軍,同時限制農民的武裝化,以確保糧源的**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早在2023年豐臣「刀狩令」頒佈前,各地大名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採取上述措施,如織田家的黑紅母衣等,至豐臣氏令出,遂為定製,農民的各種**被收繳並銷燬鑄成佛器,並被限制在土地上務農,而武家則專事武事,不得擅自離營,經營農商,這樣的措施確保了日本各大名軍隊的戰鬥力和訓練水平。

更重要的是,被約束在行伍中的武士對於這種約束是歡迎和樂於接受的。

日本和明代不同之處在於公卿的家族化和封閉性,尋常武士和國人無法通過任何渠道進入朝廷為官,而且相對於公卿階層的腐朽和無力,武家在日本社會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待遇,並擁有一系列政治上、經濟上的實惠,成千上萬的日本普通人如未發跡前的秀吉一般,把有朝一日成為武士當作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這樣的社會現實,為武士階層的穩定和其士氣、戰鬥力和慾望的維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十六世紀初,日本的「兵農分離」尚未普遍,但當時東南沿海的「倭寇」,實際上是少數日本浪人和破產武士與中國沿海海盜、武裝走私集團的組合,非職業兵的「足輕」比例很小,其成員之剽悍善戰,可想而知;而朝鮮戰場上的日軍已經是「兵農分離」後專業化了的武裝力量,戰鬥力和訓練水準有了明顯的進步。

更致命的是,同為世兵,日本方面在使用中很少打破大名、家臣們原有的各級建制,平時編制即是戰時編制;而明代的成制,是臨戰時由朝廷臨時命將授印,稱「掛印將軍」,並配備助手,組成戰時領導機關,然後從各處衛所調兵歸屬其指揮,在歸屬、出戰時又往往拆散各衛所原有編制,把他們重新組合,劃撥給各級將領,這樣就造成指揮、協調方面的很多不便。再加之明代喜用文臣為帥,太監監軍,戰鬥力就更虛弱了。

因此戚繼光才極力主張募兵,即組建兵為將有的純志願軍隊,並在東南抗倭和北邊抗擊韃靼的戰爭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可惜他的成果並沒能制度化、普遍化,其所建勇營,也在其下野後很快被編入軍戶。

勇營真正成為國家經制軍隊,已是19世紀下半葉的清末,而此時的日軍,已開始按「2-2」方塊制組建近代化軍隊和西式的參謀、後勤機關了,我們又大大落後了一步。

3樓:淮安浙江人

a明清兩朝,兩場不同中日之戰日本實力的比較

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恥辱的戰爭,戰爭歷時九個月,清朝損失兵力高達六萬人,被俘3000多人,丟失了朝鮮這個重要的戰略盟友,割讓臺灣給日本,並使得倭寇勢力滲透入遼東一帶。這場戰爭的結果大大的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也正因如此,此後日本製定了以佔領中國為目的的戰爭國策,並做 了長期的準備,終於發動了1937——2023年長達八年的侵華戰爭。

說中日甲午戰爭改變了中日兩國的相互地位以及中日關係,並導致了兩國從此兵連禍結,恐怕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2023年日本侵朝軍隊的軍力與2023年日本軍隊的軍力相比,有許多相同點和不同點,然而其軍事實力在國際上的地位卻是大相徑庭的。

2023年時期的日本剛剛完成了國內的統一。豐臣秀吉一直很注重軍國主義教育,從執掌大權開始,就將滅亡明朝定為國策,並制定了十年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三年之內滅亡朝鮮,第二步,五年之內滅亡明朝,遷都北京,第三步,進軍安南等國,滅亡印度芝那,稱霸世界。

今天很多學者都嘲笑此計劃的瘋狂弱智。但從當時的日本軍力看,他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有一定理由的。國家完成統一,其政權蒸蒸日上,日本軍隊其軍隊總數有三十萬人,且長年參加日本內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戰鬥力空前強大,可謂是虎狼之師;

從陸軍看,日本陸軍裝備齊全,特別是出於贏得內戰的需要,日本高度重視火器發展,長年從葡萄牙等殖民者處購買火器,其火器的先程序度在某些方面甚至高過了明朝(據日本史料記載,侵朝戰爭前日本裝備火器的部隊高達六萬人),而日本士兵在豐臣秀吉軍國主義思想的鼓動下,士氣空前高昂;

同時,日本的騎兵部隊也相當強大,部隊裝備重甲,防禦能力強大,其軍官也都是日本內戰的餘生,作戰經驗相當豐富;

從海軍上看,日本擁有各種型別的戰船多達一千艘,其炮艦仿製葡萄牙戰船,載炮多,火力強大,衝擊力迅速。

從當時的世界看,日本這樣的軍事實力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當時 的歐洲還是小國林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家雖然可以在東南亞地區耀武揚威,但其舉國兵力也不過四五萬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雄踞中東,可其全**力也就20萬人左右,君士坦丁堡戰役土耳其五十萬大軍多數是各國降兵,真正的土耳其人很少。到了16世紀土耳其勢力衰落,其軍力也大為削減,遠難與同時代的日本相比。

而同時期英國與西班牙進行的「無敵艦隊」與「英帝國艦隊」的大海戰,兩國動用船隻的總數還不及日本發動侵朝戰爭時動用的船隻數量多。阻止土耳其西進的由**教國家聯合艦隊與土耳其皇家艦隊進行的勒頒多海戰,規模和火力也遠小於中日露粱海戰。因此,說當時的日本是除明朝以外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恐怕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何況,明朝參戰前,日本已佔領了朝鮮北部大多數戰略要地,地利優勢明顯。明朝若要進攻日本,就必須要進行慘烈的攻堅戰,而這一點,恰恰是日本優勢火器的長處。日本侵朝戰爭開始前,明朝軍隊的最高統帥兵部尚書石星卻力主議和,其擔憂的正是日本軍隊強大的戰鬥力。

而甲午戰爭中的日本卻不可同日而語了。當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軍事實力已大大增強,但與同時代的歐美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根據日本首相伊騰博文給天皇的報告看,甲午戰爭前日本可動用的軍力海陸相加不過八萬多人。日本海軍雖然經過長年苦心經營,並向歐美購買**,但是其艦隊實力遠不及英美,甚至與北洋水師相比也不佔優勢。

甲午戰爭前,日本集中全國之力組建日本聯合艦隊,其船隻總數也只有25艘,與北洋水師的船隻數量勉強持平。而日本聯合艦隊**多為中小型**,只有吉野等四艘戰艦可以在噸位上與北洋水師主力艦噸位持平,卻遠低於北洋水師定遠,濟遠兩大重型鐵甲艦。遠洋作戰,在沒有導彈的情形下,艦隊噸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要素。

何況,清朝當時除北洋艦隊外,尚有南洋,廣東等艦隊,若舉全國海軍之力投入甲午戰爭,那在艦隊數量和噸位上都可對日本形成絕對優勢。

在陸軍方面,清朝僅淮軍在遼東山東一帶就有七萬多人。加上朝鮮當時是站在清朝一方,尚有數萬兵力可用。而日本當時雖然經過軍備整頓,但其陸軍的基本裝備與清朝是相差不多的。

何況日本國內20年沒有戰爭,日軍的實戰經驗也比較匱乏。而駐守朝鮮的清軍將領,多是經過中法戰爭和太平天國戰爭的錘鍊,實戰經驗相當豐富。朝鮮北部山川林立,地形險要,在軍隊數量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清朝佔有著絕對的優勢。

50年代朝鮮戰爭時,幾十萬裝備佔絕對優勢的美軍都在北朝鮮的險要山川中碰的頭破血流,何況裝備與清朝相差不多的日本。開戰時,日軍陸海軍兩線作戰,海軍直撲北洋水師,陸軍進逼朝鮮,更有利於清朝集中 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因此,開戰時,日本雖然氣勢逼人,但其薄弱環節也暴露無疑。

這一切無疑都是對清朝有利的。

然而戰爭的結果是:明朝完勝日本,滿清完敗日本,從而中國國運衰落!!!

由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清朝的失敗並不是必然的,清朝完全有能力贏得那場戰爭。是清朝統治者和**的失誤葬送了大好的戰爭形勢,使清軍最終輸掉了戰爭。

由此我們應該認識到如何正確處理今日之中國與日本的關係!

假設一下,如果抗美志願軍與日本關東軍交戰的話,關東軍會不會被全殲?請給出客觀的回答

前期對前期的話雙方都會打殘,全殲不可能。人員上看,前期雙方人數相近,志願軍佔優。戰意雙方都很高,兵員素質關東軍高。裝備上看,志願軍空軍有蘇制噴氣式飛機,對關東軍的螺旋槳機效能上有絕對優勢。但是數量太少,也無法對地提供足夠支援。關東軍有坦克,雖然效能上無法和蘇聯打坦克戰,對付志願軍的人肉攻勢還是可行的...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士兵的作戰能力相當出色?是不是因為他們訓練特別遵守操典

戰鬥力出來色是因為他們重視源 士兵拼刺bai的能力,因此在抗戰前期du我國士兵跟日軍白zhi刃戰打得dao很艱苦。更何況日本軍械等比我國要強出無數。不過日軍各師團實力不均,實力最強的調去和國那個軍主力打,餘下的很多派去廣大農村維持治安,他們是與游擊隊戰鬥最多的,但是人員 裝備都趕不上一線部隊。實際上...

軍,能打贏日本甲級師團,德國在二戰時有多強

德國在二戰時,軍隊已經完全實現了機械化。日本的甲級師團根本不是德軍的對手。通過德軍統治歐洲戰場就可以看出來當時德軍的實力毋庸置疑,當時西方作為發達的存在德軍就能一舉攻下。單挑無敵。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擋住德國的進攻,法國淪陷,蘇聯失去首都,波蘭滅了。二戰中,一個德軍步兵師和一個日軍甲級師團,誰的戰鬥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