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唐順宗中風,經過治理後啞了,失去執政能力。宦官俱文珍等遂和外藩劍南節度使韋皋、荊南節度使裴均、河東節度使嚴綬聯合反對改革派。三月,唐順宗被迫立李純為太子,並於八月迫使順宗讓位給太子,史稱「永貞內禪」。
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前後共146天。
革新失敗後,其主要人物十人均被貶斥,史稱二王八司馬。
2樓:匿名使用者
當局者不力,反對勢力太強大!
永貞革新為何失敗?
3樓:匿名使用者
貞元二!『四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駕崩,長期臥病在床並已不能說話的太子李誦,強掙著身子,在百官的擁戴下,登上了皇位,是為唐順宗,改元永貞。
看似廢人一般的唐順宗,與他外表截然相反,有顆想做一番大業的慷慨之心。這顆心是他在東宮時,被王叔文所激起的。
王叔文為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擅長政治之道,因棋藝精湛,被唐德宗任命為東宮待詔。李誦在身體尚可的時候,曾與東宮**談論時事,談到宦官極其擾民的宮市時,群情激憤,而惟獨工叔文一言不發。人去後,李誦問他為何無言,他說:
『「太子奉事皇.仁,只要視膳問安即可,不該參預外事。皇仁在位己久,一旦小人以此進讒言,說太子拉攏人心,太子將無法辯解。
」李誦聽後,如醒醚灌頂,當即表示,若非王叔文,他是聽不到此言的。
從此,王叔文成了李誦最親密的心腹。東宮的所有事務,李誦全倚恃他的意見。他分析朝中政治勢力,為李誦日後即位,設計了一幅政治藍圖,常對李誦說,某人可為相,某人可為將。
他沒有限於坐而論道,而是付諸行動,暗『戶交結希冀在政治上有大發展的名士,如韋執誼、陸質、呂溫、李景儉、韓譁、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等十多人,結為生死之交。此外,還結交了禁軍、方鎮等軍政人物。
唐順宗登位後,由於病情嚴重,根本處理不了政事。由此,政柄實際上是由王叔文操掌著。王叔文主外,他和唐順宗的聯絡,全靠以前的太子侍讀王任。
王任是杭州(今屬浙江)人,胸無大志,長得很是醜陋,加上一口京師人難以聽懂的家鄉話,極無人緣。然他仗著與唐順宗曾有過的同性戀關係,能自由地出入於宮廷內外。王還還與宦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結成了聯盟,共同影響唐順宗。
王叔文因缺乏資歷名望,只能出任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王坯以同樣的原因,出任翰林待詔。為控制相權,王叔文以韋執誼為相。實際上,一切都是王叔文說了算,韋執誼不過是對外傳達命令而已。
以前所結交的名士,也均被安排到各要職上,尤其是劉禹錫、柳宗元更是受到王叔文的重視,前者被認為具有宰相之才,後者被認為日後定得大用。
一個新興的政治集團形成了,出於這個集團本身的利益,也融人了士人擔當天下道義的成分,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革新主張。因發生在永貞年間,史稱「永貞革新」。
革新的主要內容是:抑制宦官,禁止擾民害民的官市以及五坊小使,以期消滅宦官**的現象;抑制方鎮,收激地方財政及用人之權,以期提高**集權;抑制陳舊勢力,起用新人補充政權,以期推出全新政局;抑制苛政,降低與減少各種賦稅勞役,以期獲得民心。
單論這些舉措,自然有強國強民的作用。然而,這個集團的結構本身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可謂是良秀參半、魚龍混雜,動機不是很純正。其中一些人成了暴發戶,他們車馬往來,**納賂,盡情揮霍。
尤其是王伍,府中設立一個無門大櫃,以受來討官者的賄物,為防止被盜,晚上其妻竟睡在上面。就是一些優秀的人員,也不免意氣用事,利用權力,大肆發洩私憤。如尚書右承韓皋對王叔文有些不敬,立即被貶為湖南觀察使。
劉禹錫任屯田員外郎,掌管度支鹽鐵大權,對大臣多有傷害行為,受到侍御史竇群的彈勃,結果竇群反遭罷官。柳宗元任禮部員外郎,因與御史大夫武元衡有個人矛盾,就將武元衡貶了職。如此的現象比比皆是,不勝列舉。
從而他們擴大了打擊面,縮小了自己的陣營。被打擊的朝臣被迫與宦官、方鎮聯手,遂使他們成為一群相當孤立的人。
對於建設新陣營,這個集團也缺乏有序的方略。為了急於補充力量,他們對那些親近自己者,毫無原則地予以吹捧,然後迅速升官,一天之內可以任命多人,以致濫竿充數、泥沙俱下,極大地損壞了自己的形象。
在**的強烈攻擊下,唐順宗的態度開始變得暖昧起來。宦官首領俱文珍利用**,說服唐順宗罷去了王叔文的翰林學士之職。時翰林院實際上已經替代了宰相機構,在控制著朝廷大權。
此詔令一出,王叔文急得對人說:「我隨時要人翰林院商量公事,若沒了此職,再也不能人內!」在王任的周旋下,唐順宗才同意王叔文
三、五日一入翰林院。
為反擊宦官,王叔文考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謀奪被宦官所掌握的兵權,徹底消除宦官的實力背景。由此,他任命將軍範希朝為統京西北諸鎮行營兵馬使,以韓泰為副手。當時宦官集團還沒理解王叔文的意圖,聽任命令頌布;可各方鎮仇恨王叔文的變革,立即向宦官集團陳述了其中的原委。
宦官集團醒悟後,急令各方鎮不得將軍隊調來。故而當範希朝、韓泰到達任所奉天(今陝西乾縣)後,面對的只是空無軍隊的大營。王叔文聞訊,只能長嘆:
「奈何!奈何!」
王叔文的釜底抽薪之計。只是徒然地打草驚蛇了一下,非但未收到任何實際效果,反而引起了宦官集團的高度警覺。此時,王叔文像所有書生氣過重、缺乏彈性的前輩一樣,在過於自負的失敗後,陷人一籌莫展之中。
為了取得宦官集團的諒解,他收起了以前咄咄逼人的鋒芒,百般解釋他並無惡意,一切是出於對國家利益的考慮,是出於為朝廷興利除害。儘管他解釋得委實可憫,可俱文珍等宦官並不為其所動,時不時給予嚴厲的駁斥,駁斥得他無言以對。
在王叔文集團的招數用盡後,俱文珍抓住他們的弱點,也在根本上發起了凌厲的**。這個弱點,就是王叔文集團出於專權,出於長期控制唐順宗的目的,一直在壓制朝臣要求冊立太子的呼聲。立太子是傳統政治的首要之事,被認為是天下本之所在,俱文珍會同宦官劉光琦、薛盈珍以及朝臣鄭細、衛次公、李程、王涯等人,共同說動唐順宗,冊立唐順宗的長子李純為太子。
如此,宦官集團在許多反對王叔文的朝臣的支援下,以推戴之功,獲得了未來君主的親近。而李純也因王叔文集團的反對,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仇恨。
在冊立太子的大典上,文武百官爭先恐後地向李純祝賀。王叔文感到大勢已去,喃喃自語地吟出了杜甫《諸葛亮祠堂》中的二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滅己志氣的言語,損害了本集團的鬥志,助長了反對派的氣焰。
太子一立,形勢徹底扭轉,王叔文集團內部因此有了裂痕。韋執誼見王叔文並非幹大事的料,逐漸不再唯命是從,彼此之間出現了爭執。王叔文在此危急關頭,非但不思如何在內部加強團結精神,卻將韋執誼恨之人骨,私下大叫要殺了韋執誼等離心離德者,以致寒了眾人之心。
反對派通過太子,控制了政權,逐漸清洗王叔文集團成員。王叔文以退為進,以母喪為由辭了職。王叔文一走,王坯按照密議,前去向宦官集團低三下四地請求用王叔文為相,且總管禁軍。
這無疑是與虎謀皮,白然不會有什麼結果。待工還再三請求不得後,他也以中風為由,退到了家裡。
二王的退隱,等於宣佈了革新集團的全面失敗。俱文珍等人先是要求唐順宗下詔由太子監國,旋即又敦促唐順宗退位,讓太子繼承皇位。唐順宗是風前之燭,經不得任何動盪,再沒了王叔文集團的支撐,已毫無政治價值可言,只能聽憑他們的擺佈,同意了他們的所有要求。
李純登位,是為唐憲宗。他將唐順宗尊為太上皇后,立即對王叔文集團進行全面的開刀。王叔文、王還被貶殺,柳宗元、劉禹錫、韓泰、陳諫、韓譁、凌準、程異、韋執誼八個於將一體被貶為邊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永貞革新」曇花一現,前後只有八個月。
次年,也即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太上皇唐順宗吐出了最後一口氣。
4樓:忱龍為幸福奮鬥
【永貞革新】:
是中國唐代順宗時期官僚士大夫以打擊宦官勢力為主要目的的改革。因發生於永貞年間,故名永貞革新。
最後【因俱文珍等人發動政變,幽禁順宗,擁立太子李純。】致使以失敗而告終。改革歷時100餘日。
希望幫到你!!
為什麼史書對 唐順宗評價真麼高,他在位不到一年,永貞革新也沒有成功,史書卻認為他比在位二十八年的父親
5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唐順宗在位僅有一年,但他卻是元和中興的開啟者,生要的不在於他改革的成功,而在於他的改革的開啟者,就像秦,隋雖短,但影響深遠
6樓:鄧州小小市民
順宗之為太子也,留心藝術,善隸書。德宗工為詩,每賜大臣方鎮詩制,必命書之。性寬仁有斷,禮重師傅,必先致拜。
從幸奉天,賊泚逼迫,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戰,督勵將士,無不奮激。德宗在位歲久,稍不假權宰相。左右倖臣如裴延齡、李齊運、韋渠牟等,因間用事,刻下取功,而排陷陸贄、張滂輩,人不敢言,太子從容論爭,故卒不任延齡、渠牟為相。
嘗侍宴魚藻宮。張水嬉,彩?監雕靡,宮人引舟為棹歌,絲竹間發,德宗歡甚,太子引詩人「好樂無荒」為對。
每於敷奏,未嘗以顏色假借宦官。居儲位二十年,天下陰受其賜。惜乎寢疾踐祚,近習弄權;而能傳政元良,克昌運祚,賢哉!
7樓:不說
因為他的親人都當過皇帝。
「永貞革新」過程是怎樣的?
8樓:北京創典文化
「永貞革新」是我國唐代唐順宗時期官僚士大夫以打擊宦官勢力為主版要目的的
改革權。因為發生於永貞年間,所以叫「永貞革新」。唐順宗李誦即位,他的東宮舊臣王叔文、王伾居翰林用事,引用韋執誼為宰相。
他們與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結成政治上的革新派,共謀打擊宦官勢力,改革諸多弊政。最後因保守勢力發動政變,幽禁唐順宗,擁立太子李純。致使以失敗而告終。
改革歷時100餘日。但是,打擊了當時的方鎮割據勢力、專橫的宦官和守舊復古的大士族大官僚,順應了歷史的發展。
永貞革新的主要人物是王叔文還是王俶文
中國唐代順宗時官僚士大夫以打擊宦官勢力為主要目的的改革。因發生於永貞年間,故名。唐代從玄宗時的高力士開始,出現宦官擅權現象 到肅宗時的李輔國,宦官又掌握了軍權。到中後期他們的專恣驕橫,引起皇帝和某些官僚士大夫的不滿 永貞元年 805 唐順宗李誦即位 他的東宮舊臣王叔文 王伾居翰林用事,引用韋執誼為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