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是哪一位歷史人物所說

2021-08-25 05:45:57 字數 4008 閱讀 9288

1樓:老巫婆你送後

桓溫說的,原文是「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該遺臭萬年」。恆溫是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臣,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漢名儒桓榮之後,宣城內史桓彝長子。

流芳遺臭典故

桓溫素懷野心,曾躺在床上對親通道:「如果一直這麼默默無聞,將來死後定會被文景(指從曹魏手裡奪得天下的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所笑話。」他隨即霍然坐起,又道:

「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該遺臭萬年。」

2樓:匿名使用者

桓溫說的

如果能收復北方,當流芳百世,如果狠心奪取帝位,也能臭個千年

桓溫(公元312年—公元373年)字元子,東晉大將,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娶明帝女南康公主為妻,其父為桓彝,曾三次北伐。桓溫

字:符子

性別:男

卒於373年,享壽61。

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

效力於:東晉

官至:徵西大將軍,大司馬,南郡宣武公。桓玄追諡為楚之宣武皇帝,廟號太祖。

外貌 形容:豪爽有風概,姿貌甚偉,面有七星。……少與沛國劉惔善,惔嘗稱之曰:「溫眼如紫石稜,須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

生平事蹟

少有大志,嚮往劉琨、陶侃的事蹟。鹹康七年(341年),任琅琊太守。永和元年(345年),桓溫任荊州刺史,取代庾翼兵權。

次年(346年),桓溫趁成漢內部不穩之際,率軍沿長江直上,平定蜀地,漢王李勢投降,拜徵西大將軍,封臨賀郡公。永和五年(349年)四月,後趙主石虎死,北方再度混亂,桓溫多次請求北伐未果。永和六年(350年),朝廷以殷浩為中軍將軍、都督五州諸軍事,委以北伐重任,以此抗衡桓溫。

結果殷浩大敗而回,桓溫遂掌大權。

永和十年(354年),桓溫第一次北伐前秦,親率步騎四萬餘人,水軍直指南鄉(湖北均縣),命梁州刺史司馬勳沿子午道(秦嶺棧道,通向漢中)推進,一路攻佔上洛(陝西商縣),在陝西藍田擊破氐族苻健軍隊數萬人,進駐霸上(長安東面),苻健以數千人退守長安,當地民眾「持牛酒迎溫於路者十

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晉書》),桓溫未乘勝追擊長安,反待敵自潰,期間本想將春麥收作軍糧,但秦軍已搶先收割,晉軍糧秣不繼,被迫撤返襄陽。

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溫第二次北伐,擊敗羌族姚襄,收復洛陽。隆和元年(362年),桓溫建議遷都洛陽,又建議南遷的士族返鄉,但遭到達官貴人激烈反對。前燕趁東晉君臣相互猜忌和牽制之際,重新佔領洛陽。

太和四年(369年),桓溫為了樹立更高的威望,決定率步騎5萬北伐前燕,一路勢如破竹。經金城時,「見前為琅琊時所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涕。」(《世說新語》)在枋頭(今河南汲縣東北)忽逡巡不前,企圖「坐取全勝」。

不久軍中絕糧,又聞前秦援兵將至,遂燒船、棄甲,自陸道撤退,鑿井而飲,行軍七百餘里,途中遭前燕騎兵伏擊,損失三萬餘人,大敗而歸。

桓溫長期掌握大權,素有不臣之志,頗羨王敦之舉。有一次,他撫枕而嘆:「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遺臭萬載耶?

」鹹安元年(371年),率軍攻壽春(今安徽壽縣),俘斬袁瑾。同年,桓溫廢帝司馬奕為東海王,改立簡文帝,以大司馬專權,次年,文帝死,桓溫有代晉之謀,不久病死,由其弟桓衝代位。

桓溫北伐的動機大概跟劉裕差不多,企圖籍此立威,掌握朝權。

在北伐之前,桓溫已經迫使晉廷給他加殊禮,位在諸侯王之上。很明顯,桓溫是想趁著北伐勝利的餘威,回來後篡奪皇位,或者說至少是為篡位作準備,但他的運氣實在不好。

前燕當時慕容垂還在,其指揮才能眾所周知,加上桓溫本是賭徒心性,敢於冒險,偏偏此次北伐過於遲重,不聽郗超之謀,結果在連戰勝利的情況下,最後糧盡退兵,被慕容垂所敗。

枋頭敗歸後,桓溫威望大減,方寸大戰,便想用廢立的辦法重新樹立威權,於是廢了司馬奕,另立簡文帝,這樣他就拿到了類似霍光那樣的輔政大權,下一步就要篡奪,可惜一病而死,未能實現。

至於司馬奕,雖然被桓溫廢掉,但桓溫死後,謝安等人也無意讓他廢位,所以只能老老實實去當他的東海王。

3樓:嬰天天就是天天

秦檜,南宋奸臣秦檜。我知道的原話是「須不能流芳百世,也能遺臭萬年。」可能不是,所以僅供參考。

4樓:匿名使用者

桓溫啊,東晉那個啊!!!!!!!!

你們怎麼認為「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這句話?

5樓:匿名使用者

把自己的影響帶給後人,讓後人記得自己,不管是好,還是壞的,只要有名聲在外就可以了

那個說就算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是誰?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汪精衛說的一句名言 雖然有點偏激 但也不無道理 與其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 還不如遺臭萬年 現在不是有好多人故意把自己的醜**拿出來炒作嗎

"人死留名,如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此觀點對嗎?

7樓:

是極端主義!

雁過留聲,人死留名

流芳百世,世人留戀;

消聲無跡,成灰何臭?

8樓:匿名使用者

你想著他,念著他,也許今生今世都不會忘掉他。

9樓:閒步芳塵

人都要死的,留名為了生命延續的象徵。體現個人價值就體現在名聲上。如果忽略了貢獻價值,只看重名利。

就本末倒置了。名不符實更是不對。莊子中堯帝讓位舜帝時,堯不願接替帝位,說你已經治理天下很好了,我又能做什麼,名聲只是客人暫時存在而已。

10樓:雲之鯤鵬

明顯是極端主義者的思想,錯得太危險了

請問這句話是誰講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東晉桓溫將軍有句名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此言可以解釋為誓做影響歷史程序的大人物,也可以解釋為——借用一位學者的觀點——「歷史」是中國人的「宗教」,有青史留名的情結。

無論如何都是一種人生信念。但是,中國人重名聲,也有出於謀略,也就是說出於商業廣告目的的。比如明初有個叫孫潼的儒生,抄了一本千字文請巡撫周忱代呈御覽以圖「引拔」,宣德皇帝批示:

「孫潼書法粗俗,令再習小楷」。孫潼不以為恥,反以為資本,為人寫字,必署「欽命再習小楷孫潼」。皇上的貶詞也成了他的好廣告。

12樓:匿名使用者

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世說新語?尤悔》

既然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繁體字

13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把「遺」和「萬」變一下就可以了。遺、萬。

"不能名垂千古也要遺臭萬年"這句話是誰說的,出去在那裡可以找到

14樓:秦倫甘卿

名垂千古的是極少數人,已臭萬年的也是極少數人,處於中間狀態的老百姓是絕大多數。

能夠名垂千古的人不容易,能夠遺臭萬年的人也不容易。

15樓:力興中華

東晉的桓溫說的,當時他想逼晉帝退位.桓溫長期掌握大權,素有不臣之志,頗羨王敦之舉。有一次,他撫枕而嘆:「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遺臭萬載耶

1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某些平凡的人早就說過,只是因為平凡所以沒人記得。他媽的,什麼偉人說的一句屁話就能成為名言!

17樓:

是東漢桓溫說的,不是曹操。曾國藩也許說過,但並非原創。

18樓:

曹操一句名言:不能名垂千古,也要遺臭萬年

19樓:喜虹

是和紳說的一句話,我最痛恨和紳的所作所為

20樓:

恆溫說的,我在《資治通鑑》裡面讀到過的。

21樓:

曾國藩<<曾國藩文集>>

22樓:匿名使用者

是個壞人說的,好人不會著麼說的

23樓:夢飛時代

歷史上有些人真的很自私

用美字組詞並填空,英雄流芳百世

多元輸入法 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 隨帶九萬條詞彙,包括成語 俗語 歇後語 地名等。只要輸入一個字,即自動顯示出以此字開頭的大量詞彙,特別適宜於中文寫作中選擇合適詞彙之用,亦可供玩組詞 成語接龍遊戲,在遊戲中不斷擴充詞彙量,提高文化水平。例如 美 美名 美譽 美稱 美談。英雄 美名 流芳百世 加涅...

題目成語的對對子粗茶淡飯 流芳百世井然有序 指鹿

1.粗茶抄淡飯 山珍海味 2.流芳百世 遺臭襲萬年 3.井然有序 雜亂無章 4.指鹿為馬 點石成金 5.固若金湯 危若累卵 6.精雕細刻 粗製濫造 7.雪中送碳 落井下石 8.伶牙俐齒 笨嘴拙舌 希望能幫到你啦!我給你copy一批,看看以後是不是都能用上。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鼎新革故 激濁揚清守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