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地數媒
1.沉積岩分類的現狀
目前,雖然人們對各種沉積岩的成分、結構、構造和成因等方面的差異和聯絡已有相當深入的瞭解,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一個能為大家普遍接受的分類方案,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分類既產生於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反過來也是人們認識自然的綱領,只有深刻揭示了成因聯絡的分類才是最科學的分類,而沉積岩的成因涉及面是如此之廣,以至於人們可以側重沉積岩原始物質的**、原始物質的種類、沉積物的沉積機理、沉積後的變化等諸多方面,即使側重的是同一方面,也會因表述或概念使用上的不同而出現分歧。對已經提出的分類,不同人可以持有不同程度的批判或贊同態度,還可從中重新擬出自己的分類系統來。隨著研究的深入,有些分類已被逐漸淘汰,但其中或有某種較為合理的分類思想或已為人們長期使用的習慣術語卻可被沿用下來,同時新方案中又會出現一些新的術語,結果是同一岩石可以具有不同的名稱,同一名稱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內涵。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對礫岩,許多人都理解為陸源碎屑岩中的一種,但也有人將粒度處在礫級範圍的內碎屑灰巖也視作礫岩,因此也就有了「同生礫岩」、「準同生礫岩」或「自生礫岩」等等名稱,前者的「礫」既有粒度含義,也有**或生成方面的含義,後者的「礫」只有粒度和「可被機械搬運」的含義。對「砂」或「泥」也有類似理解上的差異。又如對化學巖,有些人仍承襲傳統觀點,將其作為對所有石灰岩、白雲岩、矽質岩等等與化學或生物沉積作用有關的岩石的總稱;另一些人則只指其中不含或少含自生顆粒的那部分岩石,而把富含自生顆粒的另一部分岩石單獨作為一類。
凡此種種就造成了目前多種分類系統並存的局面,這使初學者或非專業的地質工作者常常感到無頭無緒,即使對沉積岩有相當造詣的專業人員也由於難以全盤否定某一種分類而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或喜好擇善而從之。從目前情況看,這種局面在短時間內可能還不會有大的改變。
在諸多分類方案中,有些分類思想可大體反映當代對沉積岩成因的認識水平,例如pettijohn(1975)就將沉積岩或沉積物分成兩大類,分別稱為exogenetic和endogenetic,常被翻譯成「外源的」和「內源的」,也可翻譯成「外生的」和「內生的」。這種劃分側重沉積岩或沉積物構成物質的成因。所謂外源或外生是指構成物質起源或生成於沉積盆地以外,而內源或內生是指構成物質起源或生成於沉積盆地以內。
我國有些方案就接受或部分接受了這樣的思想。selley(1976)也將沉積物或沉積岩分為兩大類,分別稱為「autochthonous」和「allochthonous」,可翻譯成「異地的」和「原地的」,他側重的是沉積岩構成物質的形成或產生部位,所謂異地是指構成物質被發現的部位並不是它形成或生成的部位,而原地則是指構成物質被發現的部位也是它形成或生成的部位。folk(1974)的分類與他們的不同,他在側重成因時比較具體,同時還考慮了沉積物的沉積機理,他將沉積岩分為3大類,分別稱為「siliciclastic rocks」、「allochem-rich clastic rocks」和「precipitate-rich rocks」,可分別翻譯成「矽酸鹽碎屑岩類」(s類)、「異化粒碎屑岩類」(a類)和「沉澱巖類」(p類)。
這種分類在歐美國家影響較大,使用的人較多,其中的碎屑(clast)指的是所有可經機械搬運而離開他生成地點的礦物或礦物集合體,特別是將自生顆粒(即異化粒)也包含了進來。
2.本教材使用的分類
按當代較為流行的分類思想,本教材擬定了圖11-14所示的分類方案。下面作幾點說明。
(1)方案中的他生沉積岩(allogenic rocks)是指主要由他生礦物構成的沉積岩,自生沉積岩(authigenic rocks)是指主要由自生礦物構成的沉積岩,它們分別與上述外源巖、內源巖或異地巖、原地巖相似,之所以要改稱為「他生」和「自生」是因為這樣可避免由於對「盆外」、「盆內」或「異地」、「原地」等理解的不同而出現不必要的爭議。這裡未使用folk(1974)的分類是因為在某些情況下也可形成主要由碳酸鹽質(方解石質、白雲石質)的碎屑構成的陸源碎屑岩(如石灰岩礫岩、石灰岩岩屑砂岩等),而在他的分類中卻沒有這類岩石的合適位置。另外,將自生顆粒的含量作為劃分岩石大類的依據將會把像碳酸鹽巖、矽質岩等本屬一個大類的岩石都一分為二,而許多贊成他的分類的人實際仍在使用像「碳酸鹽巖」這樣的名稱。
我們認為,自生顆粒的不同含量主要是同一大類岩石的結構變化,雖然結構也是成因的反映,但將其作為劃分次級岩石的依據可能更合理。
圖11-14 沉積岩基本型別的劃分
(2)方案中的陸源碎屑岩可簡稱為碎屑岩,它與碳酸鹽巖、矽質岩等具有相同的分類級別,圖11-14中之所以還列出了它的次級岩石(即礫岩、砂岩等)是因為本教材中的礫岩、砂岩等都是陸源碎屑岩或他生沉積岩,在自生沉積岩中不再使用礫岩、砂岩這樣的名稱。另外,與礫岩,砂岩等並列的泥質岩是一種主要由遊離狀粘土礦物構成的較特殊的巖類,這些粘土礦物可以是他生的(母巖是更古老的泥質岩或含有粘土礦物的其他岩石),即碎屑粘土,也可以是自生的(風化時的不溶殘餘或從溶液中沉澱的),即自生粘土。現在認為,絕大多數泥質岩中的粘土可能主要是碎屑粘土或是從陸源區經機械搬運後再沉積下來的,所以在已有的分類方案中,泥質岩多被作為粒度最細的末端被放到了陸源碎屑岩中,這裡也沿襲了這種觀點。
但是,也有一部分泥質岩主要是由自生粘土構成的,只是在自生沉積岩中未被列出罷了。
(3)本方案認為火山碎屑岩主要構成礦物直接來自岩漿冷凝,與岩漿岩的關係更密切,故已將其歸入到了岩漿岩範圍,但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碎屑又有在大氣中沉降、搬運、堆積而後再固結的經歷,有些固結機理同陸源碎屑岩完全一樣,所以火山碎屑岩也有沉積岩的某些性質,將其視為沉積岩也有合理的一面,所以在本方案中就以括號形式與陸源碎屑岩並列了。
野外怎麼辨認沉積岩,沉積岩種類(別複製,最好簡單的方法,專業人士回答) 20
2樓:
沉積岩一般是灰色、灰黑色、黃色、棕色、紫色、紫紅色、磚紅色、綠色等等,顏內色比容較暗,比較單一,說句白話,表面上看起來一般都灰頭土臉的。沉積岩常常是呈層狀分佈,展布在一定的平面區域內,沉積岩的硬度一般比較小,密度也一般比較小,而岩漿岩和變質岩的密度一般比較大(個別噴出巖例外,有些噴出巖的密度是比較小的,比如浮石)。沉積岩當中的暗色礦物很少見,比如角閃石、輝石、橄欖石這樣的礦物,即便有,也是在火山碎屑岩當中能夠少量見到。
當然這些大部分都是一般特徵,自然界的特例是很多的。至於說含化石啊這些特徵,那都是特例,大部分沉積岩層當中是見不到化石的。
灰巖是最好鑑別的,滴加鹽酸冒泡。初學者可以帶一點鹽酸去野外實地鑑別。
沉積岩礦物的三大特徵:高溫礦物(輝石、角閃石、橄欖石等)少見,低溫礦物(石英、長石等)富集,具有一定量的自生礦物,如高嶺石、水鎂石、三水鋁石、海綠石、綠泥石等。
另外就是要看你看過的岩石標本多不多,在野外的考察經歷多不多了,岩石礦物的鑑定很大程度上也和經驗有著密切的關係,看多了自然就認識。
建議結合沉積岩石學課程的相關知識,多進行標本觀察,有條件的話去野外實地看一看。
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中均有長石類礦物存在,請敘述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岩石是一種或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它是構成地殼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為三大類,即岩漿岩 沉積岩和變質岩。岩漿岩 是由地殼內部上升的岩漿侵入地殼或噴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稱火成岩。岩漿主要 於地幔上部的軟流層,那裡溫度高達1300 壓力約數千個大氣壓,使岩漿具有極大的活動性和能量,按其活動又分為噴出巖和侵入...
沉積岩和岩漿岩有何主要區別
沉積岩,又稱為水成copy巖,是三種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 另外兩種是岩漿岩和變質岩 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將其他岩石的風化產物和一些火山噴發物,經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 沉積 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 的岩石是沉積岩,但如果從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個岩石圈算,沉積岩只佔 5 沉積...
岩層圖最先形成的一定是沉積岩
a.圖中的岩層 分佈分析,岩層是水平分佈的,應該是先經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岩後專,擠壓形成褶屬皺.左側是背斜,右側是向斜.但是在背斜的頂部,受到外力作用被侵蝕了,形成了谷地 向斜的槽部因受擠壓,岩層緊實,不易被侵蝕,形成了山嶺.最後岩漿.小題1 a小題2 d 小題1 據某地 沉積岩層剖面圖可知該地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