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古代的侍郎 郎中都是幾品官,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2021-09-20 08:53:16 字數 4994 閱讀 5377

1樓: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詳見「三省六部」條)。

韓愈曾先後任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譚嗣同》:

「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袁世凱為兵部侍郎。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階**,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秦王》:

「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2樓:冉又鬆

侍郎是副部級,郎中五品官。

3樓:職方司

古代的部和現在部不一樣,古代的部大隻有六部,一般來說侍郎是三品,郎中四品.

侍郎相當於現在的部長,郎中副部長.

六部尚書相當於是國務委員級別了.

宰相相當現在的總理.

4樓:洗劍軒主人

侍郎在請朝相當於六部的副部長,正二品官,

郎中則是六部下屬的高階**,好像是四品。

5樓:infanta靈靈

尚書就是現在的部長

侍郎比尚書低一級,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

郎中相當於司長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

在中國朝代的變遷中,**品級也有所變化,拿時間離我們最近的朝代來說明清時期侍郎是正三品

郎中是正五品

中國古代官職中的尚書 侍郎 等 各是什麼級別?

6樓:匿名使用者

六部和其他部院的長官叫尚書,副職叫侍郎。也就是尚書相當於現在的部長,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7樓:匿名使用者

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副部長級別。

唐朝的中級**相當於現在的什麼**,什麼級別;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什麼級別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的話那個唐朝的中級**屬於各個省吧然後戶部侍郎屬於那種**裡邊的人

9樓:金雕戰機

唐代**官職的一些考證!

一、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太師——周代設定。古文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春秋時晉、楚等國沿置。

秦廢,漢復置,位在太傅之上。《漢書.百官公卿表》:

「太師、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年皆初置,金印紫綬。」隋朝又廢此職,唐貞觀十一年復之。為正一品。

太傅——周代設定。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

位在三公上。」《後漢書.百官志一》:

「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導,無常職。

世祖以卓茂為太傅,薨,輒省。」為正一品。隋朝廢,貞觀十一年復。

太保——周代設定。漢代復置,次於太傅。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漢書.平帝紀》:「王莽為太傅,是為四輔。」隋朝廢,唐貞觀十一年復。

太師、太傅、太保古稱三公,北魏以後稱為「三師」,品能列正一品,但僅為虛銜,無實職。《新唐書.百官志一》:

「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是為三師......三師,天子所師法,無所總職,非其人則闕。」這裡要說的是三師也有別的意思,為太子教育之職,此處不論。

在唐朝時,三師已經是一種象徵性的職位,沒有權利了。

太尉——秦時的中級武官,漢初為最高的武裝力量領導。但是是虛銜,有事就用,無事即省。很少處理軍隊實際事物。

東漢時,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位最尊,歷代亦多沿置,但漸變為加官,無實權。唐時為三公之一。

司徒——西周始置。春秋時沿置。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西漢哀帝時丞相改稱大司徒,東漢時改稱司徒。三國、晉、南北朝時,司徒又為丞相的稱呼。唐時為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春秋、戰國時沿置,掌管工程。西漢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世用作工部尚收的別稱,侍郎則稱少司空。

三公這個稱呼歷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 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唯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唯其人。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故不以一職為官名。」西漢時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是東漢時期的事情,唐襲隋制,那麼隋朝的三公也就是這個內容了。

二、三省並相(中書、門下、尚書)

三省並相說的是「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

此宰相職也。」(新唐書-百官一)。也就是說唐沒有宰相這個官職而是三省和議一些事情,一起履行宰相的職責。

尚書省——東漢設定,稱尚書檯,或中臺。南北朝時始稱尚書省,下分各曹,為**執行政務的總機構。唐時曾改名文昌臺、都臺、中臺,旋復舊稱。

尚書省下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與中書省、門下省合稱三省。長官為尚書令(正二品),其副職為左、右僕射(從二品)。另有左丞一人(正四品上),掌管吏部、戶部、禮部。

右丞一人(正四品下),掌管兵部、刑部、工部。又有郎中,主事等個名目,分槽治事,雖歷有沿革,因其小而不論。從隋唐開始,對**行政機構中的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

又稱「六曹」。其職務在秦漢時為九卿所分掌,魏晉以後,尚書分曹治事,由曹漸變為部,至隋唐始確定以門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以吏、戶(隨稱民部)、禮、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禮》中的六官,秦漢九卿之職掌大部併入。

吏部——東漢始將尚書常侍曹改為吏部曹,又改為選部,魏晉以後稱吏部。隋唐時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掌管全國**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本吏部尚書。《新唐書.

百官志一》:「吏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掌文選、勳封、考課之政。

以三銓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書、判、德行、才用、勞效較其優劣而定其留入,為之注擬......其屬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勳,四曰考功。

」戶部——三國魏以後,常置度支尚書,掌財用,隋始改稱民部尚書。唐避太宗諱,改稱戶部,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長官為戶部尚書。《新唐書.

百官志一》:「戶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掌天下土地、人民、錢穀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

」禮部——東漢置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分掌藩國朝聘之事,魏晉以後沿置。東晉又設祠部,掌祭祀之事。北周始設禮部。

隋唐沿其稱,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禮儀、祭享、貢舉等職,長官為禮部尚書。《舊唐書.職官志二》:

「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記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

」《通志.職官三.禮部尚書》:

「唐虞之時,秩宗典三禮。」

兵部——三國魏置五兵尚書,掌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晉代又增駕部、車部、庫部,掌車馬兵械等。隋唐因北周兵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

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器、軍令之政,長官本兵部尚書。《新唐書.百官志一》:

「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

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

刑部——西漢置二千石曹掌刑獄,三公曹主斷案。魏晉以後,以三公、比部主刑法,以都官主軍事刑獄。北周始設刑部。

隋唐沿其稱,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法律、刑獄等事務,長官為刑部尚書。後代相沿不改。《舊唐書.

職官志二》:「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其屬有四:

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司門。」《通典.職官三.

刑部尚書》:「刑部尚書。唐虞之時,士官以正五刑。

《周禮.秋官》:」大司寇之任也。

漢成帝時,尚書初置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斷獄......魏青龍二年,置尚書都官郎,佐督軍事。晉復以三公尚書掌刑獄。

宋三公、比部皆主刑法,又置都官尚書主軍事刑獄。」又「後周有秋官大司寇卿,掌刑邦國,其屬官又有刑部中大夫,掌五刑之法......[隋]開皇三年,改都官為刑部尚書。

」工部——隋唐因北周工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兼有前代諸曹之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長官為工部尚書。後代相沿不改。《新唐書.

百官志一》:「工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其屬有四:

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

門下省——東漢末設有侍中寺,至晉代或稱為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政治機構的重心。唐代與中書、尚書合稱三省。

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舊唐書.職官志二》有言:

「秦、漢初,置侍中,曾無臺省之名。自晉始置門下省,南、北朝皆因之。龍朔改為東臺,光宅改為鸞臺,神龍復。

」中書省——魏晉始設,樑陳時規模益備,為秉承皇帝意旨,掌握機要,釋出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逐漸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代避楊忠諱,改為內史省、內書省;唐代曾改稱西臺、鳳閣、紫微省,旋復舊稱。

與門下、尚書合稱三省,中書決策、通過門下,交尚書省執行。其長官在魏晉為中書監與中書令,隋代廢監,僅存中書令一職。唐代曾改稱右相、鳳閣令、紫微令。

其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舊唐書.職官志二》中說:

「秦始置中書謁者,漢元帝去「謁者」二字。歷代但云中書。後周謂之內史省,隋因為內史省,置內史監、令各一員。

煬帝改為內書省。武德復為內史省,三年改為中書省。龍朔改為西臺,光宅改為鳳閣,神龍復為中書省。

開元元年改為紫微省,五年復舊。 」關於其功能。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冊書,立皇后、皇太子,封諸王,臨軒冊命則用之;二曰制書,大賞罰、赦宥慮囚、大除授則用之;三曰慰勞制書,褒勉贊勞則用之;四曰發敕,廢置州縣、增減官吏、發兵、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上官則用之;五曰敕旨,百官奏請施行則用之;六曰論事敕書,戒約臣下則用之;七曰敕牒,隨事承製,不易於舊則用之。

皆宣署申覆,然後行焉。大祭祀,則相禮;親征纂嚴,則戒飭百官;臨軒冊命,則讀冊;若命於朝,則宣授而已。冊太子,則授璽綬。

凡制詔文章獻納,以授記事之官。」是比較詳盡的

吏部侍郎相當於什麼官,禮部侍郎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吏部侍郎相大約相當於我國現在的人事部副部長,它在明朝時屬於正三品官職,它在吏部的地位僅次於吏部尚書。吏部下設吏部司 司封司 司勳司 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 考課 升降 勳封 調動等事務,類似今天的 組織部。也有通常掌管全國官吏的說法。唐朝前期主持科舉考試,開元二十四年 736年 將主試權轉禮部管...

古代的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兒,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歷朝不同,清朝的侍郎相當於現在的某某部副部長,例如兵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位置在尚書之下,清朝應該在三品左右,晉由通事郎改置,東晉又曾一度改為通事郎。職掌詔命。南北朝沿置。隋初為內史侍郎,煬帝時,員額由四人減為二人,又稱內書侍郎。唐初為內史侍郎,武德三年 620 複稱中書侍郎。高宗曾改西臺...

現在的少將相當於古代幾品武官,古代將軍相當現在什麼官職

三四品抄吧 這又不是固定的,各朝代有bai所不同。在現du在少將級別就是zhi師旅級主官,好有地方軍區司令等 換到古dao代就是各個府,州等地區級行政單位的軍事主官。清朝的遊擊將軍,參將之類的 明以前四徵,四鎮,四平將軍等等,很多不同很複雜 簡單講,少將在現代已經屬於高階武官行列,再一對比,古代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