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鑫之天使
農曆節日: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吃餃子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吃湯圓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吃粽子
農曆七月初七乞巧節(中國情人節) 該幹嘛幹嘛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家庭團圓日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也團圓吧
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八粥啊。
農曆臘月二十四傳統掃房日 已經被人們遺忘了。
陽曆節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3月3日全國愛耳日
3月5日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8日國際婦女節
3月9日保護母親河日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5月4日中國青年節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
6月6日全國愛眼日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
9月16日中國腦健康日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
10月28日中國男性健康日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消防宣傳日
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
1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間的任一天)
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mother's day)5月第三個星期日全國助殘日
6月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father's day)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國國防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資料 5
2樓:公羊麗華帖鶴
傳統節日表
以下節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曆(又稱夏曆、陰曆)來算:
1、正月初一春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上元節(元宵節)
4、二月初二春龍節又叫龍抬頭青龍節
5、二月十五花朝節
6、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
7、三月初三上巳節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8、春分後十五日清明節(現定陽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端午節
11、夏至節
12、六月六晒伏節「六月六,晒紅綠。」「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
13、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
七、乞巧節
14、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
15、七月三十地藏節
16、八月十五日中秋節
17、九月九日重陽節
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19、十月十五日下元節
20、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
21、十二月八日臘八節
22、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23、臘月的最後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
十、大年三十
還有幾位聖賢的誕辰日:
關帝誕:六月廿四
至聖先師孔子誕:八月二十七
蒼頡至聖先師誕:三月廿八
魯班公誕: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誕辰:五月十三日(傳說中龍的生日)
炎帝神農誕:四月二十六日
黃帝誕辰:二月初二
諸葛孔明誕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誕辰:四月初二
岳飛誕辰:二月十五
老子誕辰:二月十五日
釋迦佛陀誕辰:四月初八
屈原誕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誕辰:二月初八
附1: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正月初二祭財神
正月初三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穀日/順星眾星下界之日也稱「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石頭生日「石不動」「十不動」老鼠嫁女
附2:其它節日:
「半年節」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說!
觀音誕:二月十
九、六月十
九、九月十
九、十一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信仰已經超出了佛教的範圍,他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願望!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稱開息門
填倉節: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祭祀節日,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祀倉神的節日。[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團團圓圓過大年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
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
中秋節:源於祭月迎寒活動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源於古代的祭月迎寒活動。作為節日,西漢時已初具雛形,晉時已有賞月之舉,到北宋時正式定名中秋節,至今長盛不衰。這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端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民俗專家稱,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
作為傳統節日,我國民間過端午活動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習俗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葉菖蒲,其中,吃粽子最為普遍。
清明:這天祭祖掃墓
清明節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曆史,清明最早開始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按照古人「冬至百六日為清明」的說法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祭祖掃墓是中原清明節俗的中心內容。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
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5樓:
中秋節。有人生日快樂萬事如果沒有人生日快樂萬事如果沒有人生日快樂萬事如果沒有人生日快樂萬事如果沒
6樓:洪高雅
亖二亖亖廠夫十圭赤φφ一
7樓:匿名使用者
重陽節,端午節,春節,清明節。
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資料
8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節日表
以下節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曆(又稱夏曆、陰曆)來算:
1、正月初一 春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節(元宵節)
4、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5、二月十五 花朝節
6、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
7、三月初三 上巳節 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8、春分後十五日 清明節(現定陽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節
11、夏至節
12、六月六 晒伏節「六月六,晒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
13、七月七日, 習稱七夕、七月
七、乞巧節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
15、七月三十 地藏節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
17、九月九日 重陽節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節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臘八節
22、臘月二十三日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23、臘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
十、大年三十
還有幾位聖賢的誕辰日:
關帝誕:六月廿四
至聖先師孔子誕:八月二十七
蒼頡至聖先師誕 :三月廿八
魯班公誕: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誕辰:五月十三日(傳說中龍的生日)
炎帝神農誕:四月二十六日
黃帝誕辰:二月初二
諸葛孔明誕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誕辰:四月初二
岳飛誕辰:二月十五
老子誕辰:二月十五日
釋迦佛陀誕辰:四月初八
屈原誕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誕辰:二月初八
附1: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臘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財神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穀日/順星 眾星下界之日 也稱「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 「石不動」「十不動」 老鼠嫁女
附2:其它節日:
「半年節」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說!
觀音誕:二月十
九、六月十
九、九月十
九、十一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信仰已經超出了佛教的範圍,他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願望!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稱開息門
填倉節: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祭祀節日,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祀倉神的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的時間習俗詩句,求中國傳統節日 時間 風俗習慣 經典詩句
不是王雨彤,就是你回來嗎 元宵節 農曆一月十五日 寒食節 清明的前一天 清明節 春分後十五日 中國傳統節日的名稱 時間 習俗和詩句 春節 正月初一,貼春聯,穿新衣,做年糕,吃團圓飯,守歲,發壓歲錢。詩句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乙 矣,我說話多少錢啊啊啊啊啊啊啊哈哈哈哈哈哈還好還好 求10...
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的關係,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習俗差異
在我們大來力發展科學技術和引進 自西方科學技術的同時,西方文化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滲透和顛覆,西方人就能大力宣傳他們的節日,讓我們主動或被動的接受他們的文化和價值觀念,再加上很多中國人崇洋媚外,對這種新異的節日表現出好奇和興奮。另外我們對節日包裝不夠,沒有大力發掘和宣傳我們節日的內...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節日大全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1 臘八節 農曆臘月初八 2 除夕 臘月的最後一天 3 春節 農曆一月一日 4 元宵節 農曆一月十五日 5 清明節 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