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三亞,鑲嵌在祖國寶島海南島南端的一顆明珠。
近些年來,隨著三亞知名度日益提高,前來三亞的遊客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對三亞地名由來感興趣者。筆者日前走訪三亞有關人士,並查閱有關方面記載,打聽到了當地群眾廣為認可的說法。
三亞早在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序列於中國版圖。其建置演變先後為:臨振縣、臨振郡、振州、崖州(宋)、珠崖軍、吉陽軍、崖州(明)等。
清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升崖州為直隸州,領萬安、陵水、昌化、感恩四縣。**元年(2023年)廢直隸州,設崖縣。2023年,崖縣縣治從崖城遷至三亞。
2023年5月,撤銷崖縣,以崖縣行政區設立三亞市(縣級)。2023年11月,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
三亞陸地總面積1919平方公里,是一個黎、苗、回、漢多民族聚集的地區。三亞市的地貌有山有海有河,北面環山,南面臨海。
三亞地名的由來與三亞河的名稱緊密相聯。三亞市境內有中小河流12條,集雨面積最大的寧遠河、藤橋河;其次為三亞河、大茅水、龍江水等。
三亞河,由六羅水、水蛟溪、半嶺水三條河組成,以六羅水為主流,發源於三亞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交界的中間嶺右側高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經三亞市區注入三亞港入海,流程28.8公里,流域面積337.02平方公里。
它之所以被稱之為三亞河是因為它在靠近入海口處時分成東河、西河,其流入大海處形狀呈「丫」字形。此處是個天然良港,後來一些漁民從此上岸,成為城市的起源地。定居這裡的人形象地把該河稱之為三丫。
本地方言「丫」與「亞」同音,後來逐漸被人稱之為三亞河。
三亞市區名稱幾經變化,1949-2023年,為榆亞特區;2023年稱三亞鎮,2023年人民公社化至2023年7月先後屬魚雷公社、榆林公社、三亞公社、南海公社、南海水上運輸公社;2023年5月改三亞鎮;2023年11月三亞鎮和三亞公社合併。2023年6月恢復三亞鎮建制。2023年11月,三亞鎮被撤銷,籌備成立河東、河西街道辦事處。
2023年5月,成立河東、河西區。
2樓:匿名使用者
「無錫」這一地名的由來,現存在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即現在流行的說法,認為周、秦間錫山產錫,至漢朝錫盡,故名「無錫」。新莽時錫復出,改縣名為「有錫」,東漢初為無錫。這一說法見於唐朝陸羽《惠山寺記》,謂:
「山東峰(按:指惠山東峰,即錫山),當週秦間大產鉛錫,至漢方殫,故創無錫縣,屬會稽。自光武至孝順之世,錫果竭,順帝更為無錫縣,屬吳郡。
」這一說法,歷代無錫地方誌都相沿記載。但清光緒《無錫縣金匱縣誌》認為:「王莽時大改郡縣之名往往與舊名相反」,所謂「錫出而更名,孝順時錫竭而復舊,殆不足據。
」另一種說法認為「無錫」是古越語地名之一。「無」是發語詞,無實義,「錫」的原義因古越語佚亡已久,無從考證。這一說法是當今一些地名學者、語言學者、歷史地理學者在總結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經過對江浙地區大量地名的調查研究而得出的結論。
他們認為,「無錫」和江浙地區其它許多地名,如夫椒、餘杭、句容、姑蘇等一樣,都是屬於齊頭式地名,冠首字雖然寫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義。這些地名隨著古代吳越地區的氏族遷徙、流散和與華夏族的融合,原義漸至湮沒,但一部分卻因用漢字記錄同樣的音而儲存下來,後人不知道所由來,往往望文生義,妄加解釋。又有學者認為,「無錫」是因為生活在無錫的一個古越人部落以一種「治鳥」為圖騰而得名,其本義應上「神鳥"。
關於「香港」一名的由來,有三種傳說:
一說來自「香江」。據說早年島上有一溪水自山間流出入海,水質甘香清甜,為附近居民與過往船隻**淡水,稱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稱為「香港」。
香江故址在今薄扶林附近,早已不存,但「香江」卻成了香港的別名。
另一說香港名稱來自「香姑」。香姑是傳說中的女海盜,盤踞香港島,後該島被稱為香姑島,簡稱香島,再演變成香港。
還有一說香港之名源於」紅香爐」。傳說很久以前從海上飄來一個紅香爐,泊於天后廟前,居民以為天后顯聖,便把紅香爐供奉在廟中。島上有個山也稱為紅香爐山。
後來把這地方叫做「紅香爐港」,統稱「香港」。
有根據的一種說法,是說香港得名與香樹、香市有關。香樹生長於廣東沿海及越南北部,以東莞、新安等縣為多,香港沙田及大嶼山亦有種植。
香樹長高至二十尺時,割出樹液,就可製成「香」,是多種香製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貢的佳品,「莞香」聞名全國。明神宗萬曆元年以前,香港一帶均屬東莞縣。沙田、大埔一帶是「莞香」的著名產地。
因香產豐盛,這裡的香市**也十分發達。香產品多數先運送到九龍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雞」船運至石排灣(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後轉運往中國內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國家。故尖沙咀古稱「香埠頭」,石排灣這個轉運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稱為「香港」,附近的村莊也被稱為「香港村」後來,「香港」一名被擴大應用於全島。
長沙作為地名,應出現於城市形成以前。長沙一名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篇》,《逸周書》又名汲冢周書,傳為281年(晉太康二年)得於汲郡(今河南汲縣)戰國時期的魏安釐王墓中,則其成書至少在戰國以前,雖然戰國至秦漢時期篇章有所增變,但據歷代學者考證其記載的史蹟多有根據。「王會篇」記載了公元前11世紀周公營建雒邑竣工後,周成王大會諸侯,方國的盛況。
當時「長沙鱉」是作為方物貢獻給周王室的,據孔晁注「王會篇」,謂「長沙鱉」「特大而美故貢也」。方物以地而名,可見長沙當時已是很有名氣的地方,這是長沙之名出現有據可考的最早時間,此後在《戰國策·趙策》中有「長沙之難,太子橫為質於齊」《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有「長沙,楚之粟也」等等,長沙的名稱就屢見不鮮了。如果說歷史文獻在流傳過程中還有可能失實的話,還有一份最有權威的資料,2023年湖北荊沙鐵路修建時發掘的包山2號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2件有長沙之名,一為「長沙正」名「龔懌」,一為「長沙公之軍」。
包山2號墓的時代為戰國中期,約公元前300年。以上資料證明,長沙地名的出現不晚於戰國中期,可能早於公元前11世紀。據《湘川記》雲:
「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鄉地區置長沙郡,則長沙之名始於洪荒之世,而以之為鄉為郡,則在後世耳。」所謂洪荒之世,也是指有人類聚居生活之始。
長沙一名是怎麼得來的,歷來眾說紛紜,史籍記載各異,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說:
第一,得名於長沙星。古代天文學家觀測天象時選擇一批星象作為定位觀測的標誌,創二十八宿之說。認為上有星象,下有相應的「星野」,《史記·天官書》雲:
「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軫宿有一附星名為「長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論,將長沙之地以應長沙星,認為長沙地名源於星名,故長沙又有「星沙」之稱。唐張守節《史記正義》雲:
「長沙一星在軫中,主壽命。」又云長沙星明則「主長壽,子孫昌。」這些說法適應於封建社會人們的認識和心理需要,故長沙得名的此說影響最大,流傳最廣。
第二,得名於萬里沙祠。萬里沙祠一說最早見於晉闞馬因 所著《十三州志》:漢「有萬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東萊萬里,故曰長沙。
」此後,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誌》援引《東方朔記》雲:「南郡有萬里沙祠,自湘州至東萊可萬里,故曰長沙。」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為長沙郡」的自注亦云:
「有萬里沙祠,故曰長沙。」於是以後的各代地方誌,多引此說作長沙得名之源,並加以闡發考釋,認為長沙在古代有祭禮沙土之神的活動。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
漢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東東萊祈禱「萬里沙」(東來曲城有「沙徑三百餘里」的沙原),東漢應劭注曰:萬里沙,神祠也。長沙至東萊相距萬里之遙,人們將此事和此兩地聯絡,於是有「長沙者,所謂萬里長沙也」之說。
第三,得名於「沙土之地」。長沙的地質結構為以石英砂岩、砂礫岩、粉砂岩及頁岩等為基礎,經過長年的外力作用,地層崩塌的岩石,經風化和水流的沖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積於地表,特別是現長沙市區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帶,分佈著大片的沙灘,沙洲等,每當枯水時節,這些洲、灘露出,向人們展現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長大,「白沙如霜雪」。在古代,自然環境未經汙染破壞,這種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稱長沙為沙鄉或沙土之地。
如唐大曆間長沙太守張謂著《長沙土風碑銘》引《遁甲記》雲:「沙土之地,雲陽之墟。」又《路史》曰:
「沙,為長沙;雲陽,為茶陵。」又《元和郡縣誌》雲:「《禹貢》荊州之域,春秋為黔中地,楚之南境。
秦並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鄉為長沙郡,以統湘川。」
第四,得名於長形的沙洲。長沙湘江中的水陸洲,長約5000米,寬約100米,是一較有特色的地理景觀。關於水陸洲的出現,有不同的認識,過去人們根據宋代《太平寰宇記》說:
「晉惠帝永興二年此洲生。」認為水陸洲是東晉才出現的。但地質工作者在對長沙的地質結構作取樣分析時,確認水陸洲為第四紀全新世時形成的一級階地的典型地層,時代至少在1萬年以上。
古代湘江水位較低,如2023年發掘的長沙縣南土乇 遺址,與水陸洲南頭相距不遠,位置就在低於水陸洲的河灘上,遺址年代距今7000多年,其底層亦為屬第四紀全新世地層。因此,水陸洲應早在東晉以前就已出現,可能由於水位的漲落,有時被洪水淹沒。
第五,得名於「蠻越」語「祭禮女神的地方」。在楚國「南平蠻越」之前,長沙居民屬「蠻越」族。在蠻越語中,「長」是「祭壇」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
「長沙」在蠻越中的含義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壯、侗諸民族聚居區還有女神崇拜的風俗,他們的成語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長沙」之語。
以上數說,經過各時代文人學者的研討,第
一、二說逐漸被否定。關於第一說,認為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理論的著作《呂氏春秋》中記錄了軫宿和長沙子星,但該書的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239年。軫宿名稱的出現也僅在公元前443年。
曾侯乙墓1件漆器上有二十八宿圖和軫宿之名。此外,根據二十八宿的部分星宿在《詩經》已有出現,可把其星宿營的出現定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但以上均晚於長沙一名出現的時間。
正如《善化縣誌》所說「星以沙而得名,非沙以星而得名也。」至於第二說,亦早有人提出質疑,明崇禎《長沙府志》雲:「通志謂郡有萬里沙祠,日方 (按:
開始)於周威烈王之季,不可考矣。」又明《一統志》雲:「在萊州府城東北三十,夾萬歲兩岸,沙長三百里,是祠在東萊,與長沙無與。
」綜合各方面關於「萬里沙祠」並無關係,長沙是否在周威烈王時始有萬里沙祠,不但連記述者都認為「不可考矣」,且周威烈王在位為公元前425年至前402年,距長沙一名出現的周成王時晚了600多年,恐怕即使有萬里沙祠,也在長沙地名出現之後。
第三說和第四說的依據基本相同,都是突出長沙的地物特徵,不同的是前者偏重於個體,後者則偏重於群體。沙質土是長沙的地質結構特點,長如米,白如雪也一定是很引人注目的,但形成長約5000米的沙洲則是更壯觀的景物了。地名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古代人們以其居住的自然環境的突出特徵來命名地名,是古代地名產生的主要**,這符合古代人們的認識水平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長沙地名,應是先民們根據長沙古代的自然環境特徵而逐步確認,最後約定俗成,流傳後世;理應「始於洪荒之世」,至西周時被確認。
至於第五說,雖無定論,但亦可作為一家之言。長沙地名的**之多,正好說明了地名文化的豐富內涵。
超山的由來,餘杭地名的由來
餘杭區超山風景區位於杭州市東北29公里處,連線104國道和320國道的09省道 喬莫線 從景區經過。距魚米之鄉 花果之地 絲綢之府的餘杭區塘棲鎮只有6公里之遙,是杭州市風景名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超山風景區景區面積為5平方公里,主峰超山,海拔260米,因超然突立於皋亭,黃鶴之外故名。以觀賞 古 廣 ...
濟南的由來濟南地名的來歷
秦始皇建立郡縣制時,今天的濟南地區屬於濟北郡。漢初,設立濟南郡,含義為 濟水之南 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濟水即俗稱大清河,古濟水 音己,三聲 發源於現河南省濟源市,流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黃河山東段。後因黃河改道被其奪取河床,成為了黃河下游的幹流河道。而濟源 濟南 濟陽 濟寧等地名還是儲存了下來,濟南由...
福安這個地名的由來,寧德市名字的由來
淳祐五年 1245年 理宗御批 敷錫五福,以安一縣。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劃出長溪縣西北二鄉 九里建福安縣。福安建縣後,直隸福建路福州。原屬長溪縣。宋析長溪縣西北部韓陽阪等地,設定福安縣。據 今縣釋名 縣西有福源山。宋淳佑五年 1245 析長溪縣西部置福安縣,歷屬福州 福寧州 福寧府 閩海道。寧德市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