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註冊會計師
什麼是先進先出法?會計先進先出法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2)5月6 日,生產領用11000千克。成本=4000*200+7000*240=2480000(4)5月18 日,生產領用7000千克成本=5000*240+2000*220=1640000期末結存的成本=5000*220=1100000 就是先購進的先發出 謝謝採納!!!
3樓:一縷幸福兒老師
回答好的,親,問題已經收到,請稍等
提問先進先出發怎麼樣計算期末結存存貨成本和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呢回答先進先出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餘額的單價計算髮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髮出存貨和結存貨的成本。
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提問好的
回答好的,親,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更多4條
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公式 先進先出法,是指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5樓:白白胖胖的熊孩子
沒什麼公式吧,就是先進來的要先出貨
比如昨天進貨5只雞,今天進貨10只雞,今天要發貨10只
不能把今天進貨的10只雞發了,需要先發昨天的5只雞,然後不夠的再發今天的5只雞
「先進先出法」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6樓:
例如存貨情形如下;
1、1月1日進貨10個每個5元,小計50元。
2、4月1日進貨10個每個6元,小計60元。
3、8月1日進貨10個每個7元,小計70元。
4、12月1日進貨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
假設在12月31日存貨數量為15個,則期末存貨價值為12月1日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8月1日5個每個7元小計35元,總計存貨價值為115元。
1、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2、先進先出法以實地盤存製為基礎計算的結果與永續盤存制相同。
3、在先進先出法下,存貨成本是按最近購貨確定的,期末存貨成本比較接近現行的市場**。
4、當物價**時,先進先出法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當物價**時,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5、先進先出法的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大。
擴充套件資料
1、先進先出法的優點:
最大優點:同一個批次下,入庫和出庫的成本價保持不變,因此不會發生因漏錄單據、補錄單據、成本重算等操作造成的成本變化,減小對賬難度。
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品項發出成本,因此在出庫單、調撥單、盤點單上可以隨時看到出庫單價。手工操作較為繁瑣,但依靠系統則可大大降低手工操作量。
2、先進先出法的缺點:
最大缺點:先進先出方式嚴格依賴批次號,因此無法在庫存結零情況下繼續出庫(因為無法在庫內找到批次號)。
當有較多庫存時,如果進貨**持續**,則期末時品項成本接近於市場**,但是由於出庫的貨品仍然是漲價前的批次,因此導致發出成本偏低,這樣可能會高估企業當期的利潤和庫存品項價值,引起決策偏差。同上,反之,會低估企業品項價值和當期利潤。
7樓:沒錢的萌娃紙
會計中,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餘額的單價計算髮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髮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的具體計算方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餘額的單價計算髮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髮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
例題:a公司2023年7月1日結存甲材料1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000元。本月發生如下有關業務:
(1)3日,購入甲材料5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05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
(2)5日,發出甲材料80公斤。
(3)7日,購入甲材料7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98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
(4)12日,發出甲材料130公斤。
(5)20日,購入甲材料8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1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
(6)25日,發出甲材料30公斤。
要求:(1)假定a公司原材料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發出材料採用先進先出法,請根據上述資料,計算甲材料3日、5日、7日、12日、20日、25日發出材料的成本以及期末結存的成本。
計算過程如下:
3日:結存成本=100×1000+50×1050=152500元
5日:發出材料成本=80×1000=80000元
7日:結存成本=152500-80000+70×980=141100元
12日:發出材料成本=20×1000+50×1050+60×980=131300元
20日:結存成本=10×980+80×1100=97800元
25日:發出材料成本=10×980+20×1100=31800元
期末結存成本=97800-31800=66000元
8樓:一縷幸福兒老師
回答好的,親,問題已經收到,請稍等
提問先進先出發怎麼樣計算期末結存存貨成本和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呢回答先進先出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餘額的單價計算髮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髮出存貨和結存貨的成本。
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提問好的
回答好的,親,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更多4條
9樓:註冊會計師
什麼是先進先出法?會計先進先出法是什麼
先進先出法怎麼計算
10樓:輕財經
先進先出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計價的。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例如:假設庫存為零,1日購入a產品100個 單價2元;3日購入a產品50個 單價3元;
5日銷售發出a產品50個,則發出單價為2元,成本為100元。
先進先出法假設先入庫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庫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庫的材料,因此發出材料按先入庫的材料的單位成本計算。
先進先出法的運用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的成本流轉假設對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進行計價的方法。以先進先出法計價的庫存的商品存貨則是最後購進的商品存貨。市場 經濟環境下,各種商品的**總是有所波動的,在物價**過快的前提下,由於物價快速**,先購進的存貨其成本相對較低,而後購進的存貨成本就偏高。
這樣發出存貨的價值就低於市場價值,產品銷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貨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價是按近期市價計算,因而收入較多,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則,以此計算出來的利潤就偏高,形成虛增利潤,實質為「存貨利潤」。
因為虛增了利潤,就會加重企業所得稅負擔,以及向投資人分紅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現金流出量增加。但是從籌資角度來看,較多的利潤、較高的存貨價值、較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企業財務狀況良好,這對博取社會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增強投資人的投資信心,而且利潤的大小往往是評價一個企業負責人政績的重要標尺。不少企業按利潤水平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並根據評價結果來獎勵管理人員。
此時,管理人員往往樂於採用先進先出法,因為,這樣做會高估任職期間的利潤水平,從而多得眼前利益。
運用先進先出法的注意事項
先進先出法,期末材料按照最接近的單位成本計算,比較接近目前的市場**,因此資產負債表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財務狀況;但是由於本期發出材料成本是按照較早購入材料的成本進行計算的,所以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費用因此可能被低估,等到這些產品銷售出去就會使利潤表的反映不夠真實。
先進先出法的適用性
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先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普遍處於下降趨勢的商品。因為採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餘額按最後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接近於當時的**,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期末存貨的帳面**反映的是最後購進的較低的**,對於市場**處於下降趨勢的產品,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能抵禦物價下降的影響,減少企業經營的風險,消除了潛虧隱患,從而避免了由於存貨資金不實而虛增企業帳面資產。這時如果採用後進先出法,在庫存物資保持一定餘 額的條件下,帳面的存貨計價永遠是最初購進的**,這就造成了存貨成本的流轉與實物流轉的不一致。
先進先出法的優缺點
其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 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 值和當期利潤。
在通貨膨脹情況下, 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於企業資本保全。而且,先進先出法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並登記明細賬的發出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煩瑣。
11樓:匿名使用者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例如:某企業3月份甲材料收發如下:
3月1日期初結存600公斤,單價7元。6日和22日分別購進1800公斤和1600公斤,單價分別為7.2元和7.3元。10日和27日生產領用1900公斤和1200公斤。
分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計算本月發出甲材料成本和期末甲材料結存成本。
10日出去的1900kg
先進先出:初期600*7=4200元,6日進的 1300*7.2=9360 共計
27日出去的1200kg
6日進的 剩下500kg*7.2=3600,22日進的 700*7.3=5110元
期未:8710
加權平均法
期初 600kg 進來3400kg
600*7+1800*7.2+1600*7.3
-----------------------==7.21
600+1800+1600
加權單價是7.21
期末=600+1800+1600-1900-1200=900
900*7.21=6489元
擴充套件資料:
先進先出法(fifo, first in first out)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計價的。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優缺點其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於企業資本保全。而且,先進先出法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並登記明細賬的發出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煩瑣。
適用性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先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普遍處於下降趨勢的商品。因為採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餘額按最後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接近於當時的**,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
期末存貨的帳面**反映的是最後購進的較低的**,對於市場**處於下降趨勢的產品,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能抵禦物價下降的影響,減少企業經營的風險,消除了潛虧隱患,從而避免了由於存貨資金不實而虛增企業帳面資產。
這時如果採用後進先出法,在庫存物資保持一定餘額的條件下,帳面的存貨計價永遠是最初購進的**,這就造成了存貨成本的流轉與實物流轉的不一致。
應用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的成本流轉假設對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進行計價的方法。以後進先出法計價的庫存的商品存貨則是最後購進的商品存貨。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種商品的**總是有所波動的,在物價**過快的前提下,由於物價快速**,先購進的存貨其成本相對較低,而後購進的存貨成本就偏高。
這樣發出存貨的價值就低,而期末存貨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價是按近期市價計算,因而收入較多,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則,以此計算出來的利潤就偏高,形成虛增利潤,實質為「存貨利潤」。
因為虛增了利潤,就會加重企業所得稅負擔,以及向投資人分紅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現金流出量增加。但是從籌資角度來看,較多的利潤、較高的存貨價值、較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企業財務狀況良好,這對博取社會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增強投資人的投資信心,而且利潤的大小往往是評價一個企業負責人政績的重要標尺。
不少企業按利潤水平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並根據評價結果來獎勵管理人員。此時,管理人員往往樂於採用先進先出法,因為,這樣做會高估任職期間的利潤水平,從而多得眼前利益。
注意事項
先進先出法,期末材料按照最接近的單位成本計算,比較接近目前的市場**,因此資產負債表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財務狀況;但是由於本期發出材料成本是按照較早購入材料的成本進行計算的,所以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費用因此可能被低估,等到這些產品銷售出去就會使利潤表的反映不夠真實。
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的特點
1.先進先出法是指存貨費用計入成本時,根據存貨進庫時間,按先後次序,將先進庫的存貨優先計入成本 2.後進先出法則是將後入庫的存貨先計入成本 3.加權平均法也稱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指以期初存貨數量和本月購進存貨數量作為權數來確定本期存貨發出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只需在月末計算一次,比較方便。但只...
什麼是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例題有哪些?
年數總和法,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 稱為折舊率 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 折舊年限積數法 年數比率法 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計算公式。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 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
方差的計算公式,方差,平方差,標準差的公式是什麼?
如何求方差?1 n x1 x拔 x2 x拔 xn 拔 其中x拔是x1,x2,xn的平均數 簡單的說比如一組數2,3,4,5,6 先求它們的平均數,為4 然後用各個數減4再平方,求得的數加起來後再除以資料的個數5,就得到方差了 這道題你先求出x,1,0,3,5的平均數為 7 x 5 7 5 x 5,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