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曹植一生娶了兩位妻子,前妻崔氏,系名門之後。其叔父崔琰曾任曹魏尚書,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後來因「辭色不遜」而被下獄,成為歷史公認的冤案,後世一般認為這是曹操為曹丕繼位清除障礙的做法。不久崔氏又因「衣繡違制」,被曹操勒令回家並賜死。
故有人說,崔氏女的死是由於受到崔琰冤案的牽連,亦或者是曹操出於對曹植的打擊。曹植的後妻姓名不詳,太和年間被封為「陳妃」,她是曹植後期生活的伴侶。據史書記載,她一直活到晉代,享年80餘歲。
曹植有兩個兒子,長子曹苗,曾被封為高陽鄉公,早夭。次子曹志,被封為穆鄉公,他少而好學,才行出眾。曹植稱讚他是曹家的「保家主也」。
曹植死後,曹志繼位,徙封為濟北王。司馬氏篡位後,曹志降為鄄城縣公,後任樂平太守,遷散騎常侍兼國子博士,後轉博士祭酒。太康九年(288)卒,諡曰定公。
曹植還有兩個女兒金瓠和行女,在他的著作中偶有提及,都不滿一歲即夭折。
2樓:晉俊發
曹植妻子可能是崔琰家的一個晚輩,因為穿了一件漂亮衣服被曹操賜死~
3樓:陡變吧
正史並沒有專門記述曹植妻子,但病死的是肯定的。
歷史上曹植是怎麼死的 曹植的死因
4樓:暴走少女
歷史上曹植是病死的。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
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擴充套件資料:
一、文藝成就
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後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
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曹植的作品收錄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錄了曹植的詩文辭賦。其中收錄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一半以上為樂府詩體。
其代表作有《七哀詩》、《白馬篇》、《贈白馬王彪》、《門有萬里客》等。其中《洛神賦》寫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態,是文苑奇葩。
二、親屬
1、妻子
1)崔氏,曹植之妻,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東北)人,崔琰兄長之女。《魏晉世語》記載,崔氏的衣裝過於華美,曹操登臺看到後,認為她違反了穿著華麗的禁令,回家後崔氏就被賜死了。
2)謝氏,曹植繼妻,召陵縣(今河南郾城東)人,太和年間被封為「陳思王妃」,曹植後期軟禁生活的伴侶。據史書記載,她一直活到晉代,享年八十餘歲。參見曹植的《謝妻改封陳妃表》。
2、子女
1)曹苗,曹植長子,封高陽鄉公,早夭。其生平事蹟史書缺載,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現在曹植的作品《封二子為公謝恩章》。
2)曹志,曹植次子,初封穆鄉公,後遷封為濟北王。入晉改封鄄城公,後出任樂平太守,遷散騎常侍、國子博士,轉祭酒。太康九年(288)卒,諡曰定公。
3)曹金瓠,曹植長女,不過出生約190天就夭折,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現在曹植的作品《金瓠哀辭》。
4)曹行女,曹植幼女,比金瓠晚兩年出生,約7、8個月就夭折,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現在曹植的作品《行女哀辭》。
3、後裔
1)曹臣,曹植之孫,曹志之子,元康中為中郎,封關中侯。
2)曹永洛,曹植十一世孫,奏請北齊孝昭帝在魚山「興復靈廟」,「雕鏤真容」。
5樓:阿沾
曹植是病死的。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
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文學批評家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並在《詩品》中把他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6樓:繼潤
曹植是病死的。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
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的老婆是誰?
7樓:妮露
植的妻子記於史籍資料比較可靠的有兩個,一個是崔氏,一個是謝氏。 崔氏因「衣繡違制」被曹操勒令回家並賜死,謝氏曾被封為王妃,即史書中所稱的「陳妃」,他是曹植後期生活的伴侶。據說,她一直活到晉代,享年80餘歲。
8樓:匿名使用者
曹植的老婆是崔 琰的侄女崔麗,但是曹植與甄宓情投意合,並不喜歡 崔麗。 甄宓就是洛水女神,乃 伏羲氏的女兒, 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所以他倆就留在 洛河。在 洛河岸邊建了小屋,跟甄宓一起過日子。
9樓:lr娵
甄宓 三國時期三大美人之一,, 是上蔡縣令甄逸之女,不但聰 明伶俐,還有沉魚落雁、閉月 羞花之容,原本許配給袁熙, 沒想到曹操大破袁紹之時袁熙 跟著陣亡,於是便被曹丕所俘 虜。相傳甄宓曾與曹植相戀, 並打算私奔逃離曹丕的控制, 但卻又不忍心看著曹植的才華 因為兩人的私奔而沒莫,在一 番內心的掙扎之後,甄宓選擇 委身下嫁曹丕,後來的人就把 這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改編成 「洛神」。 甄妃與曹植的奈何 情 有個電視劇《洛神》雖然有 點野史,但還是可以瞭解一點 關與他們的奈何情
10樓:心碎
他兄地就是為了這個啊 要殺曹植 是曹丕俗話說的好 本事同根生 相見和太及啊 哎~
曹植的妻子簡介
11樓:股咯股咯
曹植一生有兩位妻子:崔氏(曹植之妻)、謝氏(曹植繼妻)。
曹植的兩位妻子簡介如下:
1、崔氏,曹植之妻,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東北)人,崔琰兄長之女。《魏晉世語》記載,崔氏的衣裝過於華美,曹操登臺看到後,認為她違反了穿著華麗的禁令,回家後崔氏就被賜死了。
2、謝氏,曹植繼妻,召陵縣(今河南郾城東)人,太和年間被封為「陳思王妃」,曹植後期軟禁生活的伴侶。據史書記載,她一直活到晉代,享年八十餘歲。參見曹植的《謝妻改封陳妃表》。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12樓:恩惠
曹植一生娶了兩位妻子。
崔氏,曹植之妻,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東北)人,崔琰兄長之女。《魏晉世語》記載,崔氏的衣裝過於華美,曹操登臺看到後,認為她違反了穿著華麗的禁令,回家後崔氏就被賜死了。
謝氏,曹植繼妻,召陵縣(今河南郾城東)人,太和年間被封為「陳思王妃」,曹植後期軟禁生活的伴侶。據史書記載,她一直活到晉代,享年八十餘歲。參見曹植 的《謝妻改封陳妃表》。
甄宓為什麼不能和曹植在一起?她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曹丕甄姬曹植
這個歷史上爭論很大,說法不一。個人認為曹丕和曹植就政敵關係,甄洛是躺 版著也中槍。曹植雖權然放蕩不羈,不拘一格但不會做出叔嫂通姦的事情。原因是破鄴城娶甄洛的時候曹丕才18歲,而曹植才僅僅13歲還是個小孩子,甄洛已經23歲了,雖然甄洛很漂亮作為13歲的曹植估計沒有什麼想法的。洛神賦 原文叫 感甄賦 但...
歷史上甄宓喜歡的是曹丕還是曹植
甄氏嫁曹丕的時候,曹丕才十七八歲,當時甄氏21歲 而曹植當時年僅12歲 可能是喜歡曹植嗎?如果實在要說喜歡的話,應該是喜歡自己老公吧,她也不敢喜歡別人啊。曹植比bai甄宓小好幾歲,歷史上du沒有任何甄宓zhi喜歡曹植的記dao載,洛神賦 是否真版 是曹植寫她的也權沒有明證。曹丕再怎麼說也是多年夫妻,...
曹植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曹植簡介,曹植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啊?
曹植 192年 232年12月27日 字子建,東漢豫州刺史部譙 今安徽省亳州市 人,出生於東武陽 今山東莘縣 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 思 因此又稱陳思王。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