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何為低聲教育?
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
家長或幼師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
對孩子大吼大叫壞處非常多
經常性的大聲吼叫,對親子關係影響很差,會造成以後孩子對他人的不信任感。
小的時候被經常驚嚇,大了會走兩個極端,一個是非常膽小怕事,一個是情緒變化會非常大。
常常罵、大聲罵、越罵越聽不見
人的大腦有個特性,對習慣性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第一次大聲責罵時,孩子「如你所願」能被嚇哭,但是次數多後就習慣了,每次被罵的時候注意力都是遊離的,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
吼罵孩子是白費口舌
罵孩子的壞處是,他一緊張,大腦會自動轉入逃生機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過一劫,父母就白費脣舌了。
此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聲吼他,他將來也會大聲吼別人,對於孩子的脾性有害無益。
低聲教育的科學依據
心理學家發現:
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
這是因為:
1.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2. 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3. 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對孩子的性格有消極的作用。
低聲教育的辦法措施
1. 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2. 把你的期望和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
3. 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別人的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打罵教育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一時起到的作用也不會長久。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麼
1耐心傾聽
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此時老師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當了解孩子的想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協商,有些家長總喜歡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不妨放下身段,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3讓孩子去體驗後果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麼吼叫也是無用的。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4換個「講道理」的方式
讓孩子換位思考,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給孩子另一個選擇
當孩子犯了錯誤,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說教大道理,而是要給孩子另一個選擇。也就是說,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可以的路來給他走。
2樓:你不要在我旁邊
因為父母的低聲教育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不會使孩子的內心變得膽小怯懦,因此這種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的教育。
3樓:老司機豆丁堡
大聲教育,不但孩子不會聽,而且還可能因為聲音大而使孩子受到驚嚇。完全沒有好處。教育孩子不在於聲音多大,有道理孩子才會認可。
4樓:每日話題心說
因為低聲教育比斥責更加溫和,照顧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才是最好的禮物。
為什麼說「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5樓:董董情感說
我們知道,說話是一門藝術,家長要想讓孩子能好好說話,自己就要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覺得說話的聲音越高,越有效果,事實恰恰相反。父母長期這樣跟孩子說話,不利於孩子性格的養成,還會讓孩子也變成這樣的人。
其實比起高聲教育,父母更應該給孩子進行「低聲」教育,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低聲教育的科學依據
所謂的低聲教育就是指家長用低聲調去教育孩子,不是一個勁的大吼大喊。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取得不同的效果。
大人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用低聲調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這是為什麼呢?
①低聲調能讓人變得理智一些,情緒更加平和一些。也能夠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這樣更有利於溝通。
②父母在低聲批評孩子的時候,可以集中孩子的聽力,還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用高聲調去批評孩子,結果孩子反抗的聲音也很高。最終雙方的情緒越來越激烈,大人孩子都是一肚子氣,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③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高聲調教育孩子的話,越說越生氣,聲音越高。但是如果你低聲教育的話,就會有一部分的負面情緒被趕走,變得更加理智。
父母該如何進行「低聲教育」?
1.批評孩子的時候降低聲調
不管父母有多生氣,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暗示自己「不要高聲,降低聲調」。這樣就能緩和親子間的緊張氛圍,讓孩子對父母沒有那麼強的牴觸情緒;父母也不會太沖動。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使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辭
很多父母在生氣的時候就口無遮攔,自己怎麼痛快怎麼說,甚至會說出一些很難聽,很傷孩子的話。這樣做,父母是「洩憤」了,心裡痛快了,但是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會深深地傷了孩子的心。所以請父母在教育孩子前要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辭,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你看看你,一天天除了闖禍能幹什麼?你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我要是你,早就不想活了。」
「媽媽知道闖禍不是你的本意,你現在肯定也很難過,但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去解決。」
面對同一件事,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法,哪種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
3.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犯了錯,家長在教育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更不要用一些不中聽的話去傷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中,父母始終都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尊重自己的話,孩子就有可能會自暴自棄。
6樓:琴姐侃情感
因為低聲教育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會讓孩子有安全感。而棍棒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怒吼式教育會讓孩子自閉,所以低聲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7樓:壓韻d2漂亮
因為低聲就是細語,講話溫柔的父母,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溫柔,孩子能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也會變得很溫柔。
8樓:左手看書右手投資
父母言傳身教,孩子就會模仿並且養成習慣。「低聲」會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被聆聽,被傾訴,被保護,也讓孩子掌握了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東西,是珍貴的教養。
家長「低聲教育」出來的孩子,是不是涵養會更高?
9樓:懵懂二丫糊娛
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個說話像機關槍一樣的大嗓門和一個溫柔懂禮貌的兩個人,大多數人都更願意結交溫柔的人做朋友。
一個人的性格是天生的,但是大多數行為習慣都是後天養成,與家庭環境教育密切相關,從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在學習,模仿父母,用所看所聽來當做自己的教材。
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如果家長是個急脾氣孩子就不會是磨磨蹭蹭的,家長如果說話嗓門很大不顧旁人感受,孩子可能長大了也會用同樣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孩子。
大聲指責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暴力,它的力量不亞於任何一種形式的家庭暴力。家長將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一旦他們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就用吼叫的方式來讓孩子糾正,沒有考慮到孩子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家長可以想一想自己對同事對客戶,再怎麼樣也不會用這種態度說話,但是對比他們還要親近的孩子卻總是張口就指責是不是沒有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同等位置上,而是將孩子變成了自己的對立面甚至是想要控制孩子。
「低聲教育」指的並非只是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溫柔,而是在教育孩子上也要用更加客觀理性的態度去面對孩子,不要上來就高聲指責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與大喊大叫方式截然相反,家長經常因為孩子反覆犯錯而急躁焦慮,所以批評的話一說出口就帶上了急躁的情緒色彩,不僅總是沒完沒了的嘮叨而且還經常用很嚴厲的語氣命令孩子,時間久了就會發現這樣和孩子說話他們有時候根本就不予理會,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效果不好而且還有可能對孩子的人格形成造成阻礙,對心理健康也有不利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同樣一件事情,聲調不同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低聲溫柔的建議其實更容易令人接受。
因為低聲會給人一種「我在幫你」的訊號,而高聲則會有「命令」「斥責」的情感摻雜在裡面,意味著此刻說話人情緒激動,人在面對這樣情景的時候下意識採取的迴避或者攻擊的態度,很難啟動理性腦進行思考。
即使再有道理的話孩子也不會聽,受到嚴厲批評的孩子會有極強的反擊性,他們有可能會撒謊,嚇得戰戰兢兢,沉默反抗,甚至頂嘴。在這樣的心態下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反思自己做錯了什麼,更不會根據父母說的話調整自己的行為。
採用低聲溫柔的態度說話可以讓對方集中精力,不帶有情緒色彩的去接受對方的意見,而不是兩個人越說越激動。
說話的語調是有情緒的,越高聲越急躁,越低聲越冷靜。
如果吼叫有用,毛驢就能統治整個世界了。
父母有時候認為,越是大吼教育的效果也就更好,孩子經常會做一些不能讓父母忍受的事情,當父母想要制止或者勒令孩子停止的時候,就會採用比較強硬或者是大吼的方式讓孩子停下來。
音調和音量並不能夠完全代表意願的強烈,孩子也不會因為父母的大吼而聽話,結果就是大人越大聲孩子反抗的就越激烈,家長生氣孩子不服氣。
父母都是想要孩子好,但是採用什麼樣的態度能更加讓孩子接受呢?如果一開口就讓人覺得受傷的話,不管再好的意見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是被迫聽的,不願意採納。
有的時候說話的態度比具體說話內容更加重要,正所謂「有理不在聲高」父母如果只靠音量來強調說話內容重要性的話,得到的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甚至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心理髮展影響。
「低聲教育」就是指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這樣孩子會更願意配合父母的意見修正自己的行為。就像逗小狗一樣,如果總是用刺耳的大嗓門命令狗狗他們或許都不願意靠近,但是如果能夠蹲下來用輕柔的語調配合撫摸的動作,狗狗也更願意親近人並且配合口令做動作。
其實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多用溫和輕柔的語氣說話,能讓孩子更原意接受家長的意見,低聲調更容易溝通達成雙方都滿意的效果。
低聲調教育能夠避免孩子難堪,保護孩子自尊心,誰在接受批評的時候都不願意別人雪上加霜的說一些有的沒的,他們想要做的就是挽回自己做錯事情造成的後果,而不是被指責自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
低聲能夠降低孩子的牴觸和防範心理,讓孩子更認真的聽從父母的講話內容。
低聲還能夠讓雙方都處在平和的狀態中,讓溝通變得更加雙向高效。
更重要的一點是,低聲可以讓孩子不模仿家長說話的方式,這樣從小打好基礎,將來孩子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也不會咄咄逼人。
低聲教育要遵循以下幾點要求,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更聽話而且長大了之後還會更受別人的歡迎。
1.耐心聽孩子在孩子犯錯之後,家長不要馬上歇斯底里的就呵斥孩子,即使這個錯誤他們已經犯過好多次也不要不耐煩的批評孩子,可以蹲下身子來對孩子說話,讓孩子知道家長的難處,用同理心來理解對方並且改正自己的錯誤。
低聲不代表不可以堅定,所以說話內容同樣可以很嚴厲,只是要注意音量和語氣。
不管孩子做的好壞,首先要耐心傾聽孩子的理由,如果孩子自己能夠發現做錯的地方最好,不能也要等他們說完之後再敘述自己教育的原因。
首先將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把他們當成一個人來對待,這樣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了他們也願意靜下心來聽父母的意見。
細心聆聽和引導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父母與孩子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孩子年齡小,心智和思維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但那並不是可以隨意指責孩子的理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家長的指責只會讓孩子小心隱藏自己的情緒悄悄和父母做對抗,家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又怎麼能好好和孩子說話呢?
2.使用正確的措辭很多家長在指責孩子的時候想要達到最好的效果,不惜用很嚴重的詞語故意誇大事情結果或者是孩子犯錯的程度,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在一起還是管用的,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就有了免疫,不原意相信父母。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情感,尤其是親子關係之間,所以家長在指責孩子的時候要用恰當的措辭,用低聲的方式講出來。
將自己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清楚的解釋明白,誰都不願意無緣無故的更改自己做事情的方式,如果家長能做到有理有據的話,孩子也更願意聽話。
相反如果不告訴孩子原因只是大聲呵斥,孩子有一種被強迫的感覺,他們就是當著父母的面改了,私下也不會真的從內心對父母的說法認同的。
如何教育孩子是最好的方法,孩子怎麼教育才是最好的方法?
家長應教孩子養成 不恥下問 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於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 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了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 死 家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結子女。三 健康是財富 家長應教孩...
什麼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不是來自老師,也不是來自社會環境,而是來自孩子的父母。父親為人寬容,母親心態平和,夫妻間互敬互諒。這就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教育,言教不如身教,這遠比送孩子讀貴族學校 上名牌大學 去國外讀書等要重要。然而,能意識到這一點的父母並不多,通常還要在自己40歲以後,或孩子在學習 工作 ...
為什麼說家裡孩子有脾氣才是家庭最大的福氣
小孩子都有發脾氣的時候,由於年齡小缺乏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所以經常動不動就發脾氣,對於父母來說,開始會耐心哄哄,但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會覺得孩子不懂事,但孩子覺得自己這樣做是沒錯的。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發脾氣,是否想過孩子究竟為何發脾氣呢?孩子亂發脾氣,父母會覺得孩子在挑戰自己的權威,往往忽略孩子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