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孫,太子朱標次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在此期間,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又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諮詢的時候,大臣劉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麼將皇
二、三子立於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
二、三、四子分別被封為了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於爭儲而出現內訌,後果將非常嚴重。因此朱元璋只得將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朱標長子早逝)。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2023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年號為建文。從年號上不難看出,一個建文,一個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願立皇太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親一樣,過於柔弱,過於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嚴重,恐怕日後駕御不住眾臣。
朱允炆即位之後,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儒等文人,一反明太祖的做法,推行了一系列新政。首先是重德省刑,銳意文治,崇尚禮教。以致刑部的囚犯比往年減少了三分之二。
同時又選派廷臣二十四人為採訪使,分巡天下,觀風俗,燭幽隱,興辦利民之事。其次是均免賦役。減免歷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稅。
針對江浙賦役過重的情況,建文帝特下詔「江浙賦獨重,宜悉與減免,畝不得過一斗。」對於佛道勢力多佔良田的情況加以限制。在朝廷內,建文帝對宦官管教甚嚴,同時又詔諭地方官,一旦發現宦官奉使橫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師,加以嚴懲。
這也引起了不法宦官的怨恨,在日後靖難之役中或投靠燕王朱棣,或是做為內應。
建文帝在官吏方面也進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簡機構,革除冗員。在建文帝在位的四年間,撤消了九個州,三十九個縣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稅務機構,增加了**財政收入,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可以說建文帝的一系列措施,充分體現了他以仁義禮樂化民的治國思想,改革了洪武時期的不少弊政,給社會帶來了一陣清風。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都創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社會的安定產生了積極作用,一時政通人和,所以後人有「四年寬政解嚴霜」之譽。
正當建文帝行新政之際,大明王朝卻禍起蕭牆。原因是建文帝登基之後,見於各地藩王(即他的各位叔父)「擁重兵,多不法」的狀況,擔心會造成西漢時的七國之亂,採納了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的建議,決定削蕃。但朱允炆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犯了一個嚴重錯誤。
他並沒有先削實力最為強勁的燕王朱棣,而是從其他藩王下手,先後廢了周王朱肅、齊王朱福等五王為庶人,這樣即引起了藩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做出準備。當朱允炆決定向朱棣開刀時,卻為時以晚。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市),而且隨著朱棣在對蒙古作戰的過程中不斷壯大,他已經成為了皇權最大的威脅。公元2023年7月,朱棣在作了充分準備後,以「誅齊黃、清君側」為名,用「恢復祖宗舊制」為旗號,揮師南下,爭奪帝位。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部署兵力,奮力平叛。在最初的戰鬥中朝廷的兵力佔絕對優勢,不過由於大將李景隆的指揮不當,明軍屢遭敗績。儘管燕軍氣勢洶洶,並曾攻下城邑,但卻旋得旋失,所以鏖戰三年,燕軍僅據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已,戰爭出現僵持局面。
在此期間明軍中湧現出了一批比較優秀的將領,他們的頑強抵抗給朱棣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這時一些被建文帝處罰的不法宦官向朱棣透露了京師空虛的情報,並表示願充當燕軍內應,朱棣正確分析了形勢,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軍對就會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佔南京,成為一國之君後,相信也沒有多少人反對,因為大家都是觀望的態度。於是朱棣改變以往攻城奪地的戰略,率軍直搗南京。
建文四年(公元2023年)6月,燕軍渡過長江,兵臨城下。此時的建文朝廷已經亂作了一團,很多地方將領按兵不動。齊泰、黃子澄借募兵為由,離京奔廣德、蘇州。
左都督徐增壽密謀私通朱棣作為內應,被朱允炆察知,親手將他砍死。守衛金川門的谷王朱穗和大將李景隆私自開門降燕,讓燕軍殺入城內。朱允炆聞報,流淚說道:
「朕未曾薄待朱穗、李景隆等人,他們竟在緊要關頭背叛於朕。」忠於建文帝的御史連楹假意投降朱棣,挨近馬前行刺不成被朱棣所殺。朱允炆聽說後嘆道:
「如此忠臣,朕卻不重用,這是朕的過錯,悔之不及,朕還不如一死以殉社稷嗎。」說完拔刀就要自殺,被左右死命阻住,朱允炆無奈,又見警報迭傳,下令縱火焚燬皇宮,朱棣殺入宮中,搜尋了三天,始終沒有找到朱允炆。追問內侍,他們也不知朱允炆是死是活,只知他下令縱火後就不見了蹤影。
馬皇后和大多數妃子、內侍都被燒死,內侍們怕朱棣不信,找了一具殘骸說成是建文帝的屍骨。朱棣命人從灰燼撥出殘骸,已是滿身焦爛,四肢不全,分不清男女,只得下令以天子禮殮葬。
此時朱棣的靖難之役宣告成功,自己也登上了帝位,年號永樂。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幾乎沒有人反對。而在朝廷內卻是另一番情景,投降的文臣只有廿四人,其他或逃跑、或自殺卻有千人。
永樂朝廷幾乎無人可用,可見建文帝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作為皇帝他太過仁慈,有時甚至優柔寡斷,如果讓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但作皇帝不一樣,皇帝註定與鮮血分不開,他要排除異己;他要樹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這些,皇帝也終將被歷史淘汰,建文帝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關於建文帝的生死,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下令縱火後,自己與少數隨從從地道中逃出,乘船潛往雲南,削去頭髮,改換僧裝,自號應文,浪跡天涯。朱棣聞訊後,一直懷疑建文帝仍活在世上,可能存亡海外,將成後患,便命太監鄭和率龐大的船隊下西洋尋找,同時藉以宣揚國威,交通各國,結果仍然未找到他的蹤跡。
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南明弘光年間追崇為惠宗讓皇帝,清朝乾隆年間,被追諡為恭閔惠皇帝,所以建文帝又史稱明惠帝。
2樓:匿名使用者
朱允文的死是個謎,朱允文在位四年,因削藩時犯了戰略上的錯誤後被燕王朱棣打敗而下落不明。
3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老死的,朱棣不一定殺死了他。
朱允炆到底是被朱棣殺死的還是逃過一劫?
4樓:哎喲帶你看娛樂
其為不確定的,誰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燒死了。
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
但朱允炆的下落終成為一件懸案。誰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燒死了;後來對他的帝業抱同情心的歷史學家們都說他喬裝成和尚逃離南京。當時官方的記載當然只能說皇帝及其長子已死於難中;否則,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順地稱帝了。
朱允炆最後的真正命運仍然是一個謎。
5樓:君威
死了,建文四年就已經死了,火中的遺骸就是朱允炆。而且朱棣是非常明確的知道朱允炆已經死了的,不然不會在登基後那麼明目張膽的處理他的家眷子嗣和忠黨。朱棣想要將朱允炆在歷史上「革除」,強行將建文四年改成了洪武三十五年,焚燬建文帝相關資料,這些在正史上都是有記載的。
但偏偏朱允炆在位短短几年時間做了幾件非常得民心的事情,一是減輕賦稅;二是懲治了好些魚肉百姓的藩王(就是朱棣口中說的「削藩」,其實削的都是幾個有問題的藩王)。建文帝也正是因為削藩,讓很多藩王覺得自己權益難保,最後燕王才起兵把他給掀下去了有很多百姓覺得建文帝應該好人有好報,才開始流言四起說建文帝沒死…...
6樓:
朱允炆沒有被朱棣殺死他的結局無外乎兩種:
1.死於亂軍之中
2.逃出南京城躲起來了,由於北方是朱棣的勢力範圍,所以可能跑到南方了
7樓:翠綠央然
很有可能是逃跑了,並沒有被燒死。
8樓:
就是被殺了!但是朱棣造反旗號是清君側,不能揹負一個弒君的罪名!所以宣稱失蹤!
9樓:張鵬濤
逃跑了。。因為沒看到屍體,歷史十大謎底。。
10樓:墨葉玄
有人說他逃到日本去了,還有的說他在泉州。
11樓:匿名使用者
正史中沒有說朱允炆被殺,朱棣進城之後未入皇宮,而是轉向祖陵了,朱允炆有機會在京城大亂的情況下安全逃離。
12樓:筱驫
據明朝那些事上說是朱允炆是逃走了,最後朱棣在浙江一帶的一個寺廟裡找到了他。。。。
13樓:賣賣賣零食的
逃過一劫,詳細情況參見電視劇《穿越時空的愛戀》
14樓:手機使用者
正史就是下落不明,野史說法就多了,都是老百姓瞎說的,我傾向於正史.
歷史上朱允文是被朱棣殺死了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說吧,在朱棣攻陷南京之時,雙方的的力量是差不多的。明朝建立初期,北方邊患最嚴重,所以北部力量比較大,最厲害的是朱棣和朱棡。而後來朱棡還被朱棣爭取了,可以說朱棣那時就已經獲得了可以抗衡朝廷的力量。
而朝廷的大將已經被朱元璋殺得差不多了,建文帝手下能用的有帶兵經驗的將官只有老將耿炳文,而且在輸了一陣之後就被撤換。接替的李景隆不知兵事,打起仗來和朱棣不是一個水準,造成了大量的朝廷有生力量被消耗。所以在朱棣攻陷南京之時,能阻止他的將官就剩下山東鐵鉉,奈何也是個打防守戰的牛人。
其他的地方來講,地方坐鎮的都是藩王,而靖難之役的起因就是削藩,各地藩王是否會支援建文帝可以說就一目瞭然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明惠帝朱允炆(2023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因削藩,導致叔父燕王發動「靖難之役」。破城後下落不明。後世有很多傳說,但都未被證實。
17樓:匿名使用者
朱允文肯定是逃到了某處,其實是朱棣放過他了,要真想殺他,他根本跑不了。他們畢竟是一家人,而且朱允文也不可能威脅到朱棣。他當去海外的可能性比較大。
18樓:夢雨下江南
沒殺掉,建文帝跑了,朱棣死後又經過一段敏感期,朱允炆又回到皇城,還回了幾天皇宮,只不過那時他跟政治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死後還進了皇家陵園,還被加了一個諡號。
19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朱允炆被其叔叔朱棣殺死,朱棣攻入皇城,大火燒燬皇宮,未找到朱允炆屍首,後來鄭和七下西洋據說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20樓:
這是個歷史之迷,傳說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找朱允炆
21樓:小釘子
這是明朝歷史疑案之一 後來冒出了很多版本 像是地道說 出國說 死亡說 出家說 貌似後來還有一個和尚假扮建文帝 還有什麼懸崖上的天書 有考證是建文帝寫的 很多很多 大部分不足為信
朱元璋的孫子朱允文是怎樣死的,朱元璋為什麼要傳位給孫子朱允炆?朱允炆又是怎麼死的?
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嫡孫 建文皇帝朱允炆因在燕王朱棣謀奪帝位的 靖難之役 中不知所蹤。從此,關於建文帝的下落眾說紛紜,猜測不斷,這一史實也被史學家稱為 明史第一謎案 日前,江西省有專家表示破解了建文帝失蹤之謎,並 考證得出,建文皇帝就隱身於江西上饒三清山且建有自己的陵墓。曾任上饒玉山縣旅遊局局...
朱允炆的皇后是馬皇后?朱允炆當了幾年皇上?
不是的 明朝馬後 是朱允炆的祖母。是的,建文帝的皇后和建文的奶奶同姓,所有也是馬皇后,孝愍讓皇后馬氏,明惠宗朱允炆的皇后,光祿少卿馬全之女。朱允炆當了幾年皇上?朱允炆即建文帝 明惠帝,1398年祖父朱元璋去世後即位,次年開始用建文年號紀年即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即1402年建文帝兵敗失蹤,在位時間實際...
朱厚照的失蹤是怎麼回事,朱厚照怎麼死的
明武宗朱厚照,在正德十四年染上風寒,病死於豹房之中。豹房原本是皇家飼養動物的場所,但朱厚照執政期間,將這裡改成了皇家娛樂場所。朱厚照死亡謎團 朱厚照是怎麼死的,真的是掉進河裡受驚嗎?我認為不是,把史料疏理一遍就清楚了,朱厚照身體素質並不太好,不幸罹患絕症,醫治無效死亡,跟 什麼的毫無關係。並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