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蘇幕遮
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大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成為天下的霸主。直到戰國中期,齊國仍然強盛,甚至超過秦國。
但戰國後期經歷了「五國伐齊」齊國兵敗,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齊國就一蹶不振。
戰國時期的齊國,國力遠遠在秦國之上,經過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國君的經營,齊國的國力的扶搖直上,如日中天。公園前301年,齊宣王病逝,他的兒子也就是齊湣王即位。齊湣王剛剛即位,就挑起了與楚國的戰爭。
齊將匡章聯合齊、魏、韓攻打楚國,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公元前298年,齊湣王對秦國發動戰爭,雖然此時的秦國正是國力強盛之時,但最終卻被迫割地求和。公元前288年,齊國和秦國雙方鼎力,齊湣王稱東帝,秦昭襄王稱西帝。
公元前286年,齊國吞併宋國,但卻把趙、魏、楚三國給得罪了,而此時齊國也產生內亂。
齊國的相位由田嬰、田文父子擔任,田文就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孟嘗君,隨著孟嘗君的威望不斷增長,齊湣王對他有所不滿,以至於到了天下知有孟嘗君,卻不知齊王的地步。所以,齊王便準備除掉孟嘗君。當齊湣王與孟嘗君有嫌隙之後,魏昭王便認命孟嘗君為丞相,為了報復齊湣王,他聯合秦、趙、燕,對自己的國家起兵。
這就是著名的「五國伐齊」,齊國兵敗,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齊湣王也被殺了。當時的齊國幸虧有齊將田單堅持作戰,擊敗敵軍,收復失地,擁護齊湣王的兒子齊襄王上位。
經歷此次大戰,齊國兵力大損,雖然沒有慘遭滅國,但卻萎靡不振,再也不能和秦國相提並論。由於齊湣王和孟嘗君的矛盾,導致了齊國失去了去他國爭雄的地位,國力嚴重受損。
2樓:
因為經過多年的戰亂以後他們的兵力損失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後來都一蹶不振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齊國曾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但是經過連年的戰亂,使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而他的軍隊也損失了很多將士,所以後來就一蹶不振了
4樓:
因為齊湣王與孟嘗君之間的矛盾,導致齊國喪失了「超級大國」的地位,國力嚴重受損。再加上五國伐齊,齊國雖然僥倖沒有滅亡,但實力大損,自此一蹶不振,國力再也無法與秦國相提並論。
5樓:小飛居
因為齊國四處征戰,齊國雖然沒有滅亡,但實力大不如從前了,從此以後再也不能與秦國相比。
6樓:粒子藥水
齊國四處征戰,沒有修生養息的時間國力虧損嚴重,多年征戰帶來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最後也只能蕭條下去了。
7樓:肖兔兔的小蘿蔔
齊湣王又把目標對準了宋國,為了爭奪宋國,齊國與趙國、魏國產生矛盾。公元前286年,齊國徹底吞併宋國,但是他已經把趙國、魏國、楚國全得罪了。與此同時,齊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這個問題更加致命!
8樓:小貓不吃醋
我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也是有一些不足的,然後很多人也是知道他們有一些發展不好
齊國曾稱霸天下,一度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
9樓:**座筱吖頭
春秋時期,齊桓公是天下的霸主。到了戰國中期,齊國依然是國力強盛的國家,甚至比秦國還要厲害。然而在後來齊國卻在戰國的後期突然衰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接下來我們還是回到戰國中期,當時齊國的國力絕對是比秦國還要強大。在公元前301年時,齊宣王病死,他的兒子即位,即齊湣王。當時齊湣王一即位,就開始與各國之間的戰爭。
首先是秦國,當時齊國和秦國是兩大霸主,所以馬上就開始了兩國爭霸的時代。當時齊將匡章率領齊、魏、韓聯軍攻打楚國,大破楚軍,取得了垂沙之戰的勝利。在他即位後第二年,齊湣王便又派兵干涉韓國內政。
公元前298年,對秦國發動了戰爭,當時的的秦國也正是強大的時候,但是當時齊軍卻攻破了函谷關,所以秦國被迫割讓土地求和。
後來,齊湣王又想攻打宋國,為了奪取宋國的國土,齊國與趙國、魏國都產生了矛盾。於公元前286年時,齊國吞併了宋國,但是他同時得罪了趙國、魏國、楚國。這個時候齊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後來我們歷史上便有了著名的「五國伐齊」,最後齊軍徹底兵敗,最後齊國都城臨淄也被攻破了。
齊湣王最後也被楚將淖齒殺了。
齊國差一點就滅亡了,這時齊國將領田單堅持作戰,最終擊敗了聯軍,收復了齊國的失地,於是他擁立了齊湣王的兒子齊襄王。經過這一次戰役,齊國雖然沒有滅亡,但實力大不如從前了,從此以後再也不能與秦國相比。
10樓:丸子閒談文化
商鞅變法後秦國利用魏撥邯鄲與齊爭霸時趁火打劫,被魏反擊圍困在定陽,秦國危在旦夕,商鞅跑來遊說勸魏君稱王然後攻打齊國。於是齊伐魏,殲滅十萬大軍,秦趁機奪得河西。當時齊國打敗強魏,成為東方霸主。
11樓:
那主要是因為齊國當時由於內部出現了嚴重問題,而且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又得罪了其他五國。
12樓:
因為在「五國伐齊」之後,齊國就元氣大傷,再加上國家治理不善,實力就開始大不如前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爭奪宋國,齊國與趙國、魏國產生矛盾。與此同時,齊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那場著名的「五國伐齊」,齊國雖然僥倖沒有滅亡,但實力大損,自此一蹶不振,國力再也無法與秦國相提並論。
14樓:嘟嘟的
因為齊國徹底吞併宋國,但是已經把趙國、魏國、楚國全得罪了,而且齊國內部也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矛盾越來越大。
15樓:好好過看看
因為孟嘗君為了報復齊湣王,他派人聯合秦國、趙國、燕國,對自己的祖國用兵,就使齊國元氣大損。
16樓:老陳聊文化
因為齊國幾次打敗秦國後變得狂妄自大,孟嘗君為了報仇聯合幾個國家來攻打齊國,使齊國的軍事和經濟都受到了重創。
17樓:泡泡小果奶
這是因為齊國自己國家發生的內亂,為了應對內亂國家已經虧損得非常嚴重了。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
18樓:步曼吟
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大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成為天下的霸主。直到戰國中期,齊國仍然強盛,甚至超過秦國。
但戰國後期經歷了「五國伐齊」齊國兵敗,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齊國就一蹶不振。
戰國時期的齊國,國力遠遠在秦國之上,經過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國君的經營,齊國的國力的扶搖直上,如日中天。公園前301年,齊宣王病逝,他的兒子也就是齊湣王即位。齊湣王剛剛即位,就挑起了與楚國的戰爭。
齊將匡章聯合齊、魏、韓攻打楚國,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公元前298年,齊湣王對秦國發動戰爭,雖然此時的秦國正是國力強盛之時,但最終卻被迫割地求和。公元前288年,齊國和秦國雙方鼎力,齊湣王稱東帝,秦昭襄王稱西帝。
公元前286年,齊國吞併宋國,但卻把趙、魏、楚三國給得罪了,而此時齊國也產生內亂。
齊國的相位由田嬰、田文父子擔任,田文就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孟嘗君,隨著孟嘗君的威望不斷增長,齊湣王對他有所不滿,以至於到了天下知有孟嘗君,卻不知齊王的地步。所以,齊王便準備除掉孟嘗君。當齊湣王與孟嘗君有嫌隙之後,魏昭王便認命孟嘗君為丞相,為了報復齊湣王,他聯合秦、趙、燕,對自己的國家起兵。
這就是著名的「五國伐齊」,齊國兵敗,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齊湣王也被殺了。當時的齊國幸虧有齊將田單堅持作戰,擊敗敵軍,收復失地,擁護齊湣王的兒子齊襄王上位。
經歷此次大戰,齊國兵力大損,雖然沒有慘遭滅國,但卻萎靡不振,再也不能和秦國相提並論。由於齊湣王和孟嘗君的矛盾,導致了齊國失去了去他國爭雄的地位,國力嚴重受損。
19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是驕兵,一個是潛藏,當齊國強盛的時候,秦國暗兵潛藏,發展國力,交好鄰國,結盟被欺壓的幾個小國,瞅準時機建立穩固的政權。齊國有攻人之兵,卻沒有養國之士。
20樓:羅羅羅羅小七
齊國後來一蹶不振主要是因為國家內部的內亂,在齊國內亂之後,國家的大部分兵力都被損耗,內戰使得齊國失去了與其他國家競爭的能力,這也使得齊國後來一蹶不振失去競爭。
21樓:天枰曌日月凌空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後來一蹶不振,是因為核心帝王的去世,管理層後繼者乏力,管理不好,倒是國家落寞。
22樓:潘思琳
因為秦國使用縱橫之術,同時政治經濟軍事改革,極大的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23樓:小嶺
只能說齊國的領導人治國無方了。
24樓:**座筱吖頭
春秋時期,齊桓公是天下的霸主。到了戰國中期,齊國依然是國力強盛的國家,甚至比秦國還要厲害。然而在後來齊國卻在戰國的後期突然衰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接下來我們還是回到戰國中期,當時齊國的國力絕對是比秦國還要強大。在公元前301年時,齊宣王病死,他的兒子即位,即齊湣王。當時齊湣王一即位,就開始與各國之間的戰爭。
首先是秦國,當時齊國和秦國是兩大霸主,所以馬上就開始了兩國爭霸的時代。當時齊將匡章率領齊、魏、韓聯軍攻打楚國,大破楚軍,取得了垂沙之戰的勝利。在他即位後第二年,齊湣王便又派兵干涉韓國內政。
公元前298年,對秦國發動了戰爭,當時的的秦國也正是強大的時候,但是當時齊軍卻攻破了函谷關,所以秦國被迫割讓土地求和。
後來,齊湣王又想攻打宋國,為了奪取宋國的國土,齊國與趙國、魏國都產生了矛盾。於公元前286年時,齊國吞併了宋國,但是他同時得罪了趙國、魏國、楚國。這個時候齊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後來我們歷史上便有了著名的「五國伐齊」,最後齊軍徹底兵敗,最後齊國都城臨淄也被攻破了。
齊湣王最後也被楚將淖齒殺了。
齊國差一點就滅亡了,這時齊國將領田單堅持作戰,最終擊敗了聯軍,收復了齊國的失地,於是他擁立了齊湣王的兒子齊襄王。經過這一次戰役,齊國雖然沒有滅亡,但實力大不如從前了,從此以後再也不能與秦國相比。
齊國曾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就不行了?
25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春秋五霸,都是強於一時的君主,他們的子孫後代都不強,所以各個國家都是興起一時。哪怕是統一全國的秦國也是二世而亡,就是說明了這個道理。
26樓:佰童先生
戰國七雄,最初的第一個霸主就是齊國,這得益於君主的賢明,以及得力的助手;而當時的秦國還不強大,但後來齊國的昌盛隨著賢明君主的老去而走下坡路,其後子孫中未能出現一個賢明的君王,有點富不過三代的意思,其國力也日漸消退,最後秦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以及得力助手的輔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這是歷史的潮流,誰也擋不住。
27樓:亦累亦快樂
一個國家不可能永遠強盛,盛極而衰,這是大自然規律,誰也避免不了。由此說來,齊國後來不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8樓:中華鬥魚攝影
這說明齊國的政策連續性不如秦國,一個王厲害的時候國家就強大,換了個昏庸的國家就不行了;而秦國從商鞅變法後這個制度基本沒有變,所以能持續發展,最終統一全國。
29樓:平凡人生底蘊
東周時期,各國先後進行變法,順應社會發展就表現強勢,因循守舊則逐漸頹廢。先有齊強,後隨晉文公,這是春秋;戰國時魏國因李悝變法,率先稱雄,後有吳起楚國變法、秦之商鞅變法,且秦一直堅持,歷幾代名君始有始皇一統中華。
30樓:我說週週知道
一個國家的強盛主要還是看他的領導者的才能,齊國之前之所以會這麼厲害是因為他還是有個賢明的君主,後來的君主不太行。
陳友諒曾說得此人必得天下,為何朱元璋囚禁此人,卻得到了天下
陳友諒說的這個人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雖然朱文正很有能耐,確實是一位天才將領,但是因為他的功勞越來越大,他也起了自己當帝王的野心,最後被朱元璋發現後囚禁起來,不過最後天下還是朱元璋的。陳友諒是元末一方割據的軍閥,當時他實力很強,與朱元璋戰鬥了很久,他是朱元璋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在朱元璋與張士誠奮戰的...
清朝康熙皇帝曾盛讚哪位名臣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龍 1617 1684 字北溟,號于山,清山西永寧 今呂梁離石 人。諡 清端 贈太子太保。于成龍明崇禎十二年 1639年 舉副員,清順治十八年 1661年 出仕,歷任知縣 知州 知府 道員 按察使 布政使 巡撫和總督 加兵部尚書 大學士等職。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 卓異 以卓著的政績和...
朱棣奪走寧王8萬大軍,曾許諾平分天下,結果怎樣
天下朱棣肯定是沒有平分給他,不過他也沒有落下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慘下場。就是被朱棣深深猜忌,一輩子活在帝王的嚴密監控下,最後抑鬱而亡。藩王中的戰鬥機朱權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據說作戰能力非常強,強到什麼程度呢?朱權曾經與藩王們多次出塞作戰,每次都能以謀略出奇制勝,讓他在藩王們中大方光彩,於是朱權就有了善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