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二氧化碳
過多吸收二氧化碳,水稻、小麥產量顯著提高,營養成份下降。這一結論是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與日本同行合作,歷時4年開展的自由空氣條件下的升高二氧化碳濃度控制技術的研究,最近獲得的。
二氧化碳作為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之一,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而大量排放,造成全球變暖等氣候環境變化,已是萬夫所指。但它又是植物最好的養料。過多地吸收二氧化碳,對農作物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是禍是福?南京土壤所的研究成果,解答了科學家和公眾關心的問題。
二氧化碳濃度逐年升高
有資料顯示,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v升高到現在的370pp�mv,且仍然以0.5%/年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3年前後,將達到450—550ppmv之間。
眾所周知,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動物呼吸正好相反,它們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氣,隨著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斷增加,這些植物好比是人類進入高壓氧艙,它們的生理、生化過程及其生態系統必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產量顯著提高
通過4年的研究,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由於實驗田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顯著提高,就好比為農作物施加了氣體肥料。水稻、小麥產量比對照田塊分別高出約10%—14%和12%—20%,生長週期也短了6—9天。在稻麥將要成熟的季節,大片的良田還是鬱鬱蔥蔥時,試驗田內的水稻、小麥卻已經泛黃了。
同時,稻米的外觀、口感等品質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稻穀的整精米率極顯著降低、堊白粒率和堊白度極顯著提高,使稻米糊化溫度極顯著提高。通俗地講,就是稻米看起來更白了,吃起來更黏了。
糧食營養成分下降
產量提高的同時,糧食裡的營養成分卻下降了。如人體所需的蛋白質、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鐵、鋅等這些營養成分含量明顯下降。按目前觀測的資料進行推測,到2023年前後,糧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會降低10%。
根據這種趨勢,科學界提出了「隱性飢餓」的說法,也就是說雖然每頓飯你都吃飽了,但實際攝入的養分不足,甚至還沒到下一次用餐時間卻又餓了。雖然這種說法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專案首席科學家、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建國研究員說,我國是水稻生產大國,產量居世界第一。預計從2023年起我國將處於人口高峰期。因此水稻產量的高低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
而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引起的農田生態系統一系列的變化,將涉及到我國糧食安全保障、化肥和農藥等重要方面。
氬氣氬氣為惰性氣體,對人體無直接危害。但是,如果工業使用後,產生的廢氣則對人體危害很大,會造成矽肺、眼部損壞等情況。
雖然是惰性氣體,同時也是窒息性氣體,大量吸入會產生窒息。生產場所要通風,並且,從事與氬氣有關的技術人員,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體檢,確保身體健康。
2樓:匿名使用者
會因影響身體健康//
氬氣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3樓:季末7花未落
氬氣對人體主要危害如下:
吸入高濃度氬氣表現的中毒臨床表現主要是缺氧所導致,儘管缺氧是全身性的,但是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最為敏感, 輕者表現為頭疼、頭暈、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 嚴重者會出現意識恍惚、抽搐乃至昏迷等表現,甚至導致現場人員猝死。
由於全身性缺氧的損害效應,患者可以合併肺水腫、心肌損害、肝腎損害等多臟器功能障礙的表現。
4樓:
危害:普通大氣壓下無毒。
氬本身無毒,但在高濃度時有窒息作用。當空氣中氬氣濃度高於33%時,即氧氣濃度比平時減少三分之二以下時,就有窒息的危險。
高濃度時,使氧分壓降低而發生窒息。氬濃度達50%以上,引起嚴重症狀;75%以上時,可在數分鐘內死亡。當空氣中氬濃度增高時,先出現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濟失調。
繼之,疲倦乏力、煩躁不安、噁心、嘔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窒息症狀表現為,最初出現呼吸加快,注意力減退,肌肉運動失調,繼而出現判斷力下降,失去所有感覺,情緒不穩,全身疲乏,進而出現噁心、嘔吐、衰弱、意識喪失、痊孿、昏睡,以致死亡。液態氬濺入眼內可引起炎症,觸及**可引起凍傷。氬氣可用玻璃瓶或鋼瓶貯裝。
5樓:
氬氣為惰性氣體,對人體無直接危害。但是,如果工業使用後,產生的廢氣則對人體危害很大,會造成矽肺、眼部損壞等情況。
雖然是惰性氣體,同時也是窒息性氣體,大量吸入會產生窒息。生產場所要通風,並且,從事與氬氣有關的技術人員,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體檢,確保身體健康。
氬本身無毒,但在高濃度時有窒息作用。當空氣中氬氣濃度高於33%時就有窒息的危險。當氬氣濃度超過50%時,出現嚴重症狀,濃度達到75%以上時,能在數分鐘內死亡。
液氬可以傷**,眼部接觸可引起炎症
6樓: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
氬本身無毒,但在高濃度時有窒息作用。當空氣中氬氣濃度高於33%時就有窒息的危險。 當氬氣濃度超過50%時,出現嚴重症狀,濃度達到75%以上時,能在數分鐘內死亡。
液氬可以傷**,眼部接觸可引起炎症。所以生產場所要通風,並且,從事與氬氣有關的技術人員,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體檢,確保身體健康。
使用氬弧焊的話沒事 因為只要是在室外作業濃度永遠達不到讓人窒息的濃度
7樓:朱涵易
氬氣是惰性氣體,呼吸氬氣對人體的傷害是太多的氬氣會稀釋空氣中的氧氣造成窒息。液氬是超低溫液體,身體接觸液氬會凍傷**
8樓:手機使用者
氬氣本身無毒。
濃度大了。氧氣少的環境人容易缺氧頭痛呀!
什麼是氬氣,氬氣有毒嗎?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10
9樓:好麗友
氬氣:國標編號 22011 ,cas號 7440-37-1, 分子式 ar,分子量 39.95,無色無臭的惰性氣體;蒸汽壓 202.
64kpa(-179℃);熔點 -189.2℃;沸點-185.7℃ 溶解性:
微溶於水;密度:相對密度(水=1)1.40(-186℃);相對密度(空氣=1)1.
38;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 5(不燃氣體);主要用途:用於燈泡充氣和對不鏽鋼、鎂、鋁等的電弧焊接,即「氬弧焊」。
健康危害:普通大氣壓下無毒。高濃度時,使氧分壓降低而發生窒息。
氬濃度達50%以上,引起嚴重症狀;75%以上時,可在數分鐘內死亡。當空氣中氬濃度增高時,先出現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濟失調。繼之,疲倦乏力、煩躁不安、噁心、嘔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液態氬可致**凍傷;眼部接觸可引起炎症。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的危險
10樓:中國遠征軍丶
氬(argon)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希臘語有「不活潑」的意思,由它的特性而來;非金屬元素,元素符號ar,原子序數是18,為單原子分子,單質為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是目前最早發現的稀有氣體。由於原子外層軌道充滿電子,因此它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是一種惰性氣體。把它放電時呈紫色。
已知的氬的同位素共有14種,包括氬33至氬46。氬佔大氣體積的0.93%,是地球大氣中第三多的氣體,也是在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惰性氣體。
它的三相點以國際實用溫標定義為83.8058k。
氬氣最主要的用處就是它的惰性,可以保護一些容易與周圍物質發生反應的東西。雖然其他的惰性氣體也有這些特性,但是氬氣在空氣中的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取得,因此相對就比較便宜,具有經濟效益。另外氬氣便宜的原因還有它是製造液氧和液氮的副產品,而由於它們兩個都是工業上重要的原料,生產很多,所以每年都有很多的液氬副產品。
11樓:廣州復大諮詢
你好,氬氣是惰性氣體,少量的氬氣對身體沒有害處!!
你好`二氧化碳和氬氣混合後的氣體保護焊對人體有啥危害麼?謝謝
12樓:匿名使用者
二氧化碳和氬氣混合後的氣體保護焊對人體有危害,首先對肺部有影響,其次對**也有傷害就是輻射,第三對眼睛有傷害。
請問氬氣對人體有什麼害處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3樓:惰惰牌啤酒
氬氣好聞很,你喜歡不嘛,喜歡我送你!!娃哈哈~~你不是說你最近很喜歡嗎,喜歡就行,有害無害那是其次的!!
人體撥出的氣體,二氧化碳增多了,這二氧化碳產生於A肺泡B組織細胞C血液D組織
a 肺泡是氣體交換的場所,不能產生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題意 b 組織細胞通過呼回吸作用利用答氧氣,將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併產生二氧化碳,故符合題意 c 血液能運輸二氧化碳,但不能產生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題意d 組織液是存在於組織間隙中的體液,為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但不能產生二氧化碳,故...
二氧化碳和氨氣反應,二氧化碳和氨氣可以反應嗎?
這個是向飽和nacl的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首先發生反應 nh3 co2 h2o nh4hco3因為nacl是飽和的,所以溶液中有很多的na 會發生反應 nh4hco3 nacl nahco3 nh4cl 樓上的答案是錯誤的 工業制尿素 co2 2nh3 co nh2 2 h2o 反應條件是200個大...
氧化鈣能和二氧化碳反應嗎,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能反應嗎
氧化鈣能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 cao co caco 氧化鈣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然後氫氧化鈣再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但是沒有水,反應是不會進行的。cao h o ca oh ca oh co caco h o 一般條件下是不能直接反應的,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可以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