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古代科舉究竟有多難呢

2022-02-26 11:14:38 字數 1900 閱讀 6890

1樓:小寶貝最愛禿頭

科舉制度從隋朝時候開始確立,其創立的主要目的,是擺脫世家門閥對朝廷的控制,培養寒門士子,選拔優秀人才到朝廷任職。

這一制度歷經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1300多年,在歷史的發展中不斷更改完善,直到2023年清朝才宣佈廢除科舉制,可以說科舉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影響深遠。

科舉制度的利弊

科舉制作為一項制度,它自然是有利有弊。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清時期,出現了八股取士,八股文嚴重地束縛了讀書人的頭腦,不利於培養真正的人才。

儘管科舉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但有一點是人們不可否認的,就是應該承認它是封建社會較為公平的選拔人才方式。

科舉的延伸

因為在古代,科舉制經過長期發展,在古代社會中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舉制的盛行,使得它讓人們心中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看法。

而其實,這一點也延續到了現代社會,比如,現在我們的許多父母,也是這麼認為的。為了孩子的學習,他們將之看成自己孩子的一切。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家長們也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援孩子的學習。

科舉的流程

在古代,人們的學習之路是怎麼樣的呢?當一個孩子要上學時,通常是要上蒙學,進行啟蒙,相當於幼兒園或小學。

然後,學生上學的地方就被稱為私塾,這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初中與高中了。而作為私塾的老師,一般由科舉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擔任,這是私人辦學,規模比較小。

還有公家辦學,就是國子監,是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

在古代,學生們畢業之後,會得到什麼呢?當學生們還沒有參加正式的考試時,一般被稱為「文童」「生童」。

之後去參加縣試,如果通過後,成為「童生」。而成為童生的人,才可以參加院試,考中的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考中秀才後,各地的秀才,才能統一到各省城參加考試,稱之為鄉試。考中的被稱作舉人,第一名被稱作解元。全國每次錄取的舉人也就一千多人,這個錄取率放到今天,至少相當於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難度甚至猶有過之。

鄉試結束之後,全國各地的舉人,要去京城參加全國性的會試。考中的被稱為「貢士」,第一名成為會元。

最後就是「殿試」,皇帝為主考官,現場出題作答,而要是顏值太低還有可能被剝奪進士身份,在古代也是有「顏值黨」的。如果考上就是「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了。

可見,古代的考試,並不比現在的高考、中考簡單,都是一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2樓:貓屋情感樹洞

科舉是十分艱難的,當時的交通不便,有些邊遠地區的就要提前半年進京趕考。

3樓:鬥法呀

首先寒窗苦讀它的難度就已經很大,所考的書範圍廣,沒有人指導的情況下,根本就不知道對錯,也很難枯燥無味的堅持下去,經歷過苦讀之後呢,就要從家鄉徒步走到京城參加趕考,而且科考的制度也很嚴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永遠不能再考。所以我們現在的讀書環境還是很幸福的,在可以選擇讀書的情況下,儘量還是好好上學吧。

4樓:小蘇打學姐

古代的科舉非常難。因為科舉考試最終只會選出幾十個人,但是參加考試的卻有幾百人。

十年寒窗苦讀,古代科舉有多難呢?

5樓:顧宥謙

古代科舉可以說是難度非常大的。整個科舉考試分為三個部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通過之後成為舉人,然後參加會試,到省城去考試。會試之後的殿試是由皇帝親自出題的。

6樓:般若戚薇

首先你要有充足的銀子,做好出行的攻略,還要有很好的運氣,超乎常人的天賦,同時還需寒窗苦讀的毅力。

7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非常難,他們要經歷很多苦難,層層選拔,有些人甚至到了五六十歲還沒有中舉。

8樓:蘇先森隨記

特別難,因為不僅要鄉試,會試,殿試,而且還要飽讀詩書,掌握五經六藝,層層選拔十分嚴格,這足以看出古代科舉之難。

十年寒窗是指十二生肖的哪種動物,十年寒窗猜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

十年寒窗不是智商二生肖的哪種動物?還是說讀書的人經過了十年,奮鬥,寒窗苦讀,一直就是說很長時間積累知識文化 好像沒聽說過這兩個是有關聯的十年寒窗,說的是讀書,十二生肖,說的是屬相。很高興來回答,它是指屬馬,因為寒窗苦讀書,讀成功為秀才,叫馬秀才 你好,是虎,這樣的人不太懂得屈服和退讓之道 以上僅供參...

為什麼要叫“十年寒窗”,為什麼說求學為“十年寒窗”,十年指什麼?

說求學為 十年寒窗 是把比較切合實際最大數的單音詞 十 選來和 一 對比,這樣就使 十年 成了長年艱苦讀書的標誌。十年並非實指,而是約數。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句諺語,意思是長期艱苦讀書,備嘗辛苦卻無人理睬,一朝成名後則聞名天下,由此形成強烈反差。於是,說到讀書艱苦常常多...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什麼意思

出自 元 劉祁 歸潛志 第七卷及元代高明 琵琶記 理解 本句用來形容十年苦讀歷經艱辛,一舉成名後身價倍增。我認為此句的隱含意思有三 其一,十年寒窗無人問。一個人在奮鬥之初,是沒人愛搭理的,即便有困難找人幫忙,也多拒之千里,甚至落進下石,要不怎麼叫 無人問 呢?其二,一舉成名天下知。一旦功成名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