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儀的小故事,文明禮儀小故事

2022-04-07 06:58:50 字數 4927 閱讀 6246

1樓:漠然v淡傷

我知道的有孔融讓梨、負荊請罪、張良拜師、程門立雪、黃香溫席可以供你參考

2樓:匿名使用者

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說道:「啊!啊!

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

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

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

」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

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樓:aside怕冷的小

《孔融讓梨》、《柳公權拜師》、《請客》、《晒冰棍》《相敬如賓》、《涼蓆溫被》《廢寢侍父》

文明禮儀小故事

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1、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裡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

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嚐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2、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記得有一次吃完晚飯後,我和爸爸高高興興下樓去散步,當時爸爸一邊走一邊吸菸,突然間爸爸將菸頭扔到小區路邊略有些發乾的草坪上,我看到後趕快走過去,彎腰將菸頭拾起放到路邊的垃圾桶裡。我責問爸爸:「我們經常看電視裡的文明30秒,您怎麼還這麼做?

您這樣做是不文明的行為。」像這樣類似的事還有很多。我想做個小學生就要做個講文明講禮儀的好學生。

見到老師總能主動問好。以前我見到老師總低著頭就走了,可自從有一次,媽媽讓我把一瓶料酒給樓上的阿姨送過去,從那以後我見到認識的人就問好。那天,媽媽讓我把料酒給阿姨送去,我去了,可我叫了一聲沒人答應,我就走了,媽媽說剛才還在你再去看看,我就又去了。

我放大了膽子敲了一下門,聽到有人說請進,我就進去了,對阿姨說:「阿姨這是您的料酒。」說完就走了,回到家媽媽說:

「對了,就要這樣做,從小講禮貌,長大了走進社會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

關於禮儀的小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

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說道:「啊!啊!

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

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禮儀故事: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裡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

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

」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開啟,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

「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覆聖天子,可饒緬伯高。

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

「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6樓:簡譜學唱

禮儀故事《程門立雪》

有關禮儀的重要性的小故事

7樓:喵喵喵啊

每年的「六一」兒童節,長春文廟都會舉行大型公益兒童啟蒙禮儀式。啟蒙禮,古時候也稱為「開筆禮」,屬於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舉行啟蒙禮,是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是標誌少兒進入人生學習階段的一項非常隆重的紀念儀式。

長春文廟的大成殿和泮橋的漢白玉欄杆上繫著紅彤彤的綢子團花,參禮場地鋪上了紅色的地毯,鮮花綠植點綴。儀式通過正衣淨手、開筆習書、硃砂啟智等環節,讓孩子們明白讀書學習的意義和做人做事的準則。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1、促進理想人格的形成。傳統禮儀文化通過約之以禮、行之以禮以及重禮貴和,促進理想人格的形成。約之以禮強調以禮治國、以禮立身,重在為社會個體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行之以禮則強調人們相處時要用禮和守禮,重在培養人們尊崇禮、安於禮、行依禮;重禮貴和重在強調以禮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從而達到修己安人的目的。

2、宣揚人類共同價值追求。西方國家向世界宣傳的「普世價值」與我國宣揚的傳統禮儀文化相似。傳統禮儀文化中的誠信、尊重、和諧等都有效地向世界宣揚了中國人崇尚禮儀文明的精神追求,同時,其也對西方國家「普世價值」的傳播形成了一定的推動力,進而使人類達成共同價值追求。

3、弘揚孝文化。在全球人口老齡化以及我國日趨嚴重的社會養老形勢下,傳統禮儀文化弘揚的「孝道」逐漸延伸出「關愛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等尊老養老的道德理念,傳播孝道和養老已成為**、社會、家庭的共有責任,孝文化也因此形成。

8樓:紅果

在奧巴馬會見日本天皇時,出

9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關於文明禮貌的小故事,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一 孔融讓梨 孔融 153 208年 魯國人 今山東曲阜 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 互助友愛的典型。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

有關文明的故事,文明禮儀的歷史故事

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 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 相互幫助 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

文明禮儀徵文,關於文明禮儀的徵文

千百年來的文明 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 文明古國 禮儀之邦 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 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