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管嚴寒酷暑,印度的不少男性都戴頭巾,有什麼

2022-05-22 16:55:18 字數 5675 閱讀 9485

1樓:喜歡安靜地拍磚

現在據我所知,好像只有錫克教才會堅持纏頭巾。

為什麼印度士兵不戴頭盔,而非要戴頭巾

2樓:星傳影視

額,其實有多個方面吧

1、印度的天氣比較晒,另外風沙會比較嚴重,因此許多常規部隊都喜歡帶頭巾訓練演習;

2、印度宗教傳統就要帶頭巾,印度第二大宗教錫克教徒對男性帶頭巾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印度是對宗教很重視的國家,所以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宗教關係才讓印度士兵喜歡帶頭巾;

3、印度早期的鍊鋼工藝較差,效率比較低,頭盔只發給一線作戰人員。所以士兵就一直帶頭巾延續下去了。

印度天氣那麼熱,為什麼印度男人還要用頭巾把

3樓:申城憨牛

印度男人用頭巾裹頭並非為了保暖,而是防晒!

印度人為什麼戴頭巾

4樓:文學嘗試

印度人特別是印度男人戴頭巾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1、宗教信仰

印度有些地區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頭巾的習俗的,這種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其中錫克教男性頭巾,具有特定樣式。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髮、留鬍鬚,並且包著頭巾。

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只用黑布綁成髮髻的形狀。

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複雜,首先必須用黑色鬆緊帶將長髮束成髮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

2、傳統觀念

印度人包頭則是和他們的傳統觀念也有著很大的關係。印度人認為,頭是人體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非常在意頭部,認為不能隨意觸控。如果小孩子被摸頭,會被認為是不吉利,如果大人的頭被摸了,那就等於受到了侵犯。

擴充套件資料

印度的概況

印度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23年至2023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023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2世紀滅亡,小國分立。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統治200多年。

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2023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

2023年建立莫臥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2023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2023年淪為英殖民地,2023年全境被英佔領。

2023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直接統治印度。

2023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2023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5樓:匿名使用者

來自印度西北拉賈斯坦邦,那裡是印度歷史上最強盛的莫臥爾王朝的發源地。那裡的人民,自古以各式頭巾表明其身份與地位。正如《印度時報》所寫:

「『莫迪頭巾』勢必再度風靡印度,使那些對傳統文化已不感興趣的印度年輕人再次通過頭巾找到文化自信。」

拉賈斯坦地處沙漠,嚴酷的地理及氣候條件令頭巾成為當地人避暑防沙的首選,再加之邦內不同部族千百年來同穆斯林的往來,形成了複雜的頭巾文化。

拉賈斯坦頭巾通常是一條長25米,寬20釐米的布條,佩戴方式千差萬別,寓意也很不同。從大小看,纏好的頭巾越大,佩戴者的身份地位越高;從顏色看,粉、紅、綠等鮮豔顏色專供結婚、慶典重要場合;從質地看,棉、麻、絲等要根據衣裝做整體搭配。另外不同階層、種姓、職業的人在戴何種頭巾上是有潛規則的,一般多色、設計獨特、形狀較大的頭巾為高階人士專屬,反之亦然。

據文化學者考察,在拉賈斯坦每行走15公里,就會遇到不一樣的頭巾戴法,粗略統計共有超過1000種不同形色質地的拉賈斯坦頭巾,每一種頭巾有不同的纏繞方法,一般人們在家中或在非正式場合會採取比較簡易便捷的戴法,幾分鐘就能搞定「頭等大事」,但要是出席公眾場合,纏頭個把小時也是常有。觀察拉賈斯坦頭巾最好的方法是參加當地人的婚禮,婚禮儀式上新人父母會專門為新郎纏頭巾,為新娘點紅點。另外在拉賈斯坦多地,人們佩戴黑色或藍黑色頭巾出席親人的葬禮。

印度新總理那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

與千變萬化的拉賈斯坦頭巾不同,印度錫克教徒的頭巾樣式相對統一,即中間凹兩側膨起的圓包狀頭巾。由於錫克人身材高大健美,是印度禮兵、門童、侍者等「面子活」的重要人才庫,因此錫克頭巾隨著錫克人闖蕩海外的步伐而廣泛傳播,成為外國人辨識印度人的主要方法之一。

錫克頭巾與錫克人已融為一體,可以說錫克人從小到大除了睡覺和洗頭時要摘頭巾,其餘時間必是頭巾蓋頭。難怪在7月的國際籃聯武漢亞洲盃賽上,印度運動員堅決不服從裁判摘下頭巾比賽的要求,兩名錫克教運動員甚至以罷賽的舉動來維護本民族的文化尊嚴。為何如此決絕?

研究印度文化遺產保護的拉瑪昌達先生介紹說: 「佩戴錫克頭巾主要是為了保護頭髮、推動平等和增強錫克人的自我認同。」

錫克人講究留髮蓄鬚,須尚好打理,及腰長髮可得儘量保持乾淨才行,所以頭巾必不可少。錫克教徒認為頭頂不能空空向天,那是對神靈的不敬。

除了衛生及宗教因素,只佔印度人口2%的錫克人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戴著風格鮮明的錫克頭巾者,必是錫克人,有錫克教先哲曾說過:「我們戴頭巾就是要讓人從百萬之眾中認出我們。

」另外,與印度多數地方借頭巾辨識階層的目的相反,錫克人講究用頭巾追求平等。錫克頭巾形狀相似,只有顏色的不同,人們很少戴純紅或正綠的頭巾,白、藍、褐、黑是最常見的頭巾顏色,除了老人或神職人員常戴白頭巾外,其他顏色頭巾的選擇全憑錫克人的喜好和心情,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在戴頭巾方面,除了拉賈斯坦人和錫克教徒最具代表性,印度南部的卡納塔克邦以及約佔印度人口15%的穆斯林都有戴頭巾的傳統,男人的頭巾和女人的紗麗一樣成為印度服飾文化的標誌。

6樓:匿名使用者

拉賈斯坦地處沙漠,嚴酷的地理及氣候條件令頭巾成為當地人避暑防沙的首選,再加之邦內不同部族千百年來同穆斯林的往來,形成了複雜的頭巾文化。

拉賈斯坦頭巾通常是一條長25米,寬20釐米的布條,佩戴方式千差萬別,寓意也很不同。從大小看,纏好的頭巾越大,佩戴者的身份地位越高;從顏色看,粉、紅、綠等鮮豔顏色專供結婚、慶典重要場合;從質地看,棉、麻、絲等要根據衣裝做整體搭配。另外不同階層、種姓、職業的人在戴何種頭巾上是有潛規則的,一般多色、設計獨特、形狀較大的頭巾為高階人士專屬,反之亦然。

7樓:浩瀚宇宙天地間

古代就有,阿拉伯國家,也和印度很像,但有所不同

8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著裝和頭飾而已/我國不同民族也是

**上看好多印度男性包著頭巾,是怎麼回事?

9樓:摯愛慧瑩

男性包頭巾

來: 印度男性多半包有頭源巾,這種bai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du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zhi其中錫克教男性頭dao巾,具有特定樣式。

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髮、留鬍鬚,並且包著頭巾。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只用黑布綁成髮髻的形狀。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複雜,首先必須用黑色鬆緊帶將長髮束成髮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

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 印度男性多半穿著一襲寬鬆的立領長衫(tunic),搭配窄腳的長 褲(dhoti),拉賈斯坦地區男性,褲子是以一條白色布塊裹成的,頭上的布巾,花樣變化極多,色澤鮮明 檢視原帖》

印度高溫為何還戴頭巾

為什麼印度士兵頭上都帶著頭巾卻從來不帶頭盔

10樓:浩瀚宇宙天地間

這也是當地的傳統文化

11樓:糕程人士

印度民族眾多,各民族的制式軍裝都有一定區別。包頭巾的印度兵大部分是錫克教的,頭巾相當於我們的常服配飾,作訓服都是布帽或鋼盔

關於印度人頭巾的問題 15

12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人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 萬人(1978),分佈在北方邦、**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 哈里亞納邦、 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

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 「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遊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

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

把他們聯絡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型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臥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

公元前 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四大種姓,並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

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逐漸形成目前的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紀印度教復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

耆那教目前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隨著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佔據統治地位。

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

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23年至前2023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 《奧義書》、 《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

在天文、 歷算、 醫學、音韻學、繪畫、**、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

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遊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

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

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餘燼投河。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

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

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印度斯坦人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2023年爆發印度和英國的普拉西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殖民地。2023年英侵佔印度全境。

2023年印度斯坦人與全國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義。2023年印度斯坦人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獲得獨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恆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 玉米、 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

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刺繡及金屬製品等精巧手工藝著稱於世。近年來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在農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農經濟。

為什麼印度的體育水平這樣低,為什麼印度的體育水平這樣低?

體育的發展,也與一個國家的規劃有關,從一個側面,比如印度的軍事就可以看出來,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急切於登上世界強國的位置,大量的經費都用於國防和經濟,可以這樣說 他們的 正沉迷於如何最快的成為強國,超越中國之類的。而沒有去考慮如何全面發展。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

印度洋的意思是什麼,印度洋為什麼要以印度命名?印度洋和印度有什麼淵源嗎?

名字由來 印度洋在我國古代被稱為 西洋 我們平常所說的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就指的是印度洋。在古希臘時期,著名地理學家 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公元前484 425年 曾稱之為 厄利垂亞海 意為 紅海 初時指的可能就是現在的紅海,以後穿過曼德海峽發現還有更大的海域,遂用這個名稱泛指整個印度洋。到古羅巴時...

為什麼印度的交通比中國發達,為什麼說印度發展的潛力大於中國?

中國多高原山地沙漠,而印度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相對好一些。中國西部人稀少,東部多,所以東部交通比西部發達。給我點分吧 印度陸路交通一直是很發達的,亞洲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印度的交通比中國的發達嗎?樓主聽誰說的呀!人口少,而且經濟也不是很發達 為什麼說印度發展的潛力大於中國?印度在一些重要領域的發展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