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其實這是一句詩,出自於清朝詩人黃景仁的《雜感》,黃景仁(2023年-2023年),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常州府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縣)人,宋朝詩人黃庭堅後裔, 清代詩人。
黃景仁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有詩名,乾隆三十一年(2023年)為求生計開始四方奔波,一生窮困潦倒。乾隆四十六(2023年)被任命為縣丞,乾隆四十八年(2023年)病逝。
《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這首可以說是淺顯易懂,只從表面,便是能夠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不過可能很多並不知道,那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原來是出自這一首詩。
黃景仁一生可以說是懷才不遇,一直鬱郁不得志,可以說是非常的悲慘,所以他才會有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那麼書生是不是說,真的百無一用呢?其實這是詩人的一種自嘲,他想到自己寒窗苦讀了大半輩子,可是卻依舊還是窮困潦倒,並沒有改變什麼。
我們都知道這對於一個書生來說,他根本不會做生意,也不會種莊稼,想要生存下去,那麼只能是去教書。
古代不是有這麼一句,不為良相,即為名醫,也就是說,一個讀書人,如果不能夠做宰相的話,那麼就去做一位名醫。但是我們都知道,做宰相那有那麼容易的事?即使是做一位名醫,那同樣也是需要從小開始,一個書生,他從小就開始讀書,到了一大半年紀,想要去學醫,那也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了。
黃景仁無非是覺得自己一輩子,既沒有科舉考上,而且即不會做生意,也不會種莊稼,所以才會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應當說這是非常的無奈,試想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人,而且又有才,可是卻偏偏無法出頭,不能進入到仕途,不能夠造福一方的百姓,這對於我們的詩人來說,那是非常的苦悶。
黃景仁寫過很多的詩,在清朝他可以說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而且他的詩在當時也是有著極高的聲譽,可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沒有用武之地。我們都知道官場,那是需要打點,再說黃景仁窮困潦倒,也沒有錢去打點,自然是再有才華,那也是會被淹沒。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是對於讀書,已經感到了失望,自己有著一肚子的才華,卻是沒有用武之地,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那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其實古代這樣的例子很多,有一些人明明是滿腹經綸,可是在科舉的路上,還是一路受挫,始終也沒有辦法進入到仕途,一些人的才華也就這樣被浪費,他們的意志,也一點一點地被消磨掉了,這不得不說,那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2樓:顧樂容焉獻
清代詩文,黃景仁的《雜感》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解釋一:世上有千種職業,唯一
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讀書人雖有滿腹學問,可惜有志難伸,空有一番豪情,卻完全沒處發揮。此句顯示現實中無力伸展志向的困境。
解釋二:當代讀書治世人才太過多了,百人之中才有可能有一個會有施展抱負的機會。顯示當時人才鼎盛。
3樓:匿名使用者
「百無一用是書生」那是過去的說法,在現代,有知識的人是受人尊重的。作家楊大俠楊科說道,知識就是財富。
「百無一用是書生」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斷章取義。
文摘: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些被人斷章取義的名言。「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其中一例。這句縈繞在中國人案頭的「醒世格言」,時常被拿來傷害讀書人的閱讀興趣,傳遞灰色情緒。
事實上,中國人歷史上一直將耕讀傳家奉為至上家風,這種「讀書無用論」卻是如何演變出來的?最早出自誰之口?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我們應當回到當時的語境及背景下去看,正本清源。
這句詩的作者黃仲則是清代乾隆年間詩人,翻開《清史稿》,才知他幼時喪父,少年喪兄,詩負盛名卻屢試不第,為謀生計,一生顛沛流離,懷才不遇,35歲就客死他鄉。錢鍾書寫《圍城》還不忘提一提他所代表的乾嘉習氣。
也許是因為自幼坎坷,黃仲則比同齡人要早熟。這句「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他17歲時候的一篇習作《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首聯和頷聯都表達了一個意思,滿腹才華卻考不上功名,情緒低落,獨自飄零。17歲的陽光少年對未來充滿夢想,但現實中內心充滿悲苦,於是寫詩抒發胸中不平之氣。發完一通牢騷之後開始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說穿了,這是一個恃才傲物的少年郎自嘲自諷的話,也就是一時氣話。陸游也曾說自己「此身合是詩人未」,蘇東坡更是痛感「人生識字憂患始」。你敢說蘇軾和陸游百無一用嗎?
像某年輕作家一樣年少輕狂對讀書發發牢騷不算什麼本事,高考沒考好就說讀書有啥用多半是酸葡萄心理,黃仲則能為歷史銘記,功力全在尾聯——「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鳥可以鳴春,蟲可以鳴秋。沒人聽我唱歌,我做我自己的觀眾。
貌似頹唐其實灑脫。
乾嘉時期考據學盛行,以學問、典故、古辭為能的「學人之詩」成為詩壇主流。黃仲則的詩是當時翹楚。這樣一位詩壇大家不得志的時候感嘆一句「讀書無用」被後人拿來當作對讀書的鄙薄,實在烏龍。
其實,中國傳統主流文化對讀書一直是帶有崇高敬意的。古人認為文字是有靈魂的,不能隨便焚燒,因此建了敬字亭。據《淮南子》記載,當年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
中國歷史上勸人讀書的文章典故浩如煙海。《顏氏家訓》勉學篇說,自古賢王聖帝還需勤奮學習,更何況是普通百姓呢?三國時孫權勸大將呂蒙平常多看看書,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忙為由推脫,孫權說你忙得過我嗎,我都抽出時間來看看書。
錢鍾書80歲高齡依然手不釋卷,出中入西,博通西語六七門,留下數千萬言手稿集,淵深如海,讀書之多當遠邁前賢。
中國人習慣自謙,尤其文人,黃仲則之流平常飽讀詩書,偶爾「撒嬌賣萌」說「讀書沒用」那也是「情緒話」,不能當真,最後還不是繼續著述文章嘛。試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書也沒讀幾本,又有什麼資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
5樓:匿名使用者
黃景仁(1749-1783),字仲則,一字漢鏞,號鹿菲子,江蘇常州人。雖然現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名字,可十幾年來他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詩人。(因為我也是江蘇常州人,我深深的熱愛著家鄉的文化)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是黃在十七歲時寫下的名句。他的「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寫盡寒士悲酸,曾引起了無數寒士的共鳴。
當時身居巡撫的畢秋帆讀到此句,竟夜不成寐,瞿秋白也有「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之嘆。另外,諸如「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的名句,在他的詩作中更是層出不窮。可就是這樣一位有著「乾隆六十年第一人」美譽的天才詩人,卻時乖命蹇,落拓平生,年僅三十五歲就貧病以終。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幅對聯沒有:
上聯:兩船並行,櫓速不及帆快(魯肅不及樊噲)下聯:八音齊奏,狄青難比蕭何(狄青難比蕭何)此聯坦言名人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是假,嘆息武不如文是真。
故,「百無一用是書生」此眼差已!可是作者懷才不遇,遭人白眼,只能說明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的腐敗,使其國家棟梁之才慘遭埋沒,滿腹經綸卻無力一展報復,可悲可嘆。。。
雜感 清 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 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逢飄盡悲歌氣 泥絮招來薄倖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難成 春鳥秋蟲自作聲
6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典故之外我想補充一些:為什麼現代人都高喊「讀書無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其實這麼斷章取義是因為在很長的時間裡,書生指代空有理論而缺乏實踐經驗和技能的一群人。特別是封建王朝後期,四書五經就如現在的數理化,只是換取功名的工具,完全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現代社會通過高考換了的不再是功名利祿,而是較好的選擇空間。
然而在這樣的選材制度下必然產生為了讀書而讀書的「書生」、「只有學問的知識分子」,他們讀書很溜,但卻沒有把學到的東西用於實處,他們沒有用學問提高效率,沒有用知識解決問題,用理論讓自己更明理。於是就有了這句對此類眼高手低的人的諷刺之詞。
也有很多人,帶著問題去學習,去讀書思考。或者利用各種途徑施展自己的才華,希望博得認可的人。他們是有用的書生。
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這些有學問又肯幹事的人的確開創了很多歷史先河,做出了一番成績。新世紀以來,社會對學問有了更高的定義,大學的課程還很傳統,很理論,無法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加之社會上固有的利益群體對新型科技的的輕視和阻撓。
使得現在有才能的書生更加艱難。
然而即使如此,高考仍然無法被取得,短期內還沒有更科學更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事實上即使再睿智的領導者也有七情六慾,難免帶著有色眼鏡看人,以偏概全。既然不能以言論定義人才,那就只能用分數了,大家都讀同樣的書,看看誰能考出更好的成績。
或者現在的社會,除了「千里馬」,更要能從多維度思考和觀察的「伯樂」,才能避免「讀書無用」論的蔓延。勇於承認別人的能力,利用別人的技能彌補團隊的不足,給予其發揮和肯定和尊重,比諷刺挖苦更好。
7樓:匿名使用者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原意,是一百個人都用不上一個書生,形容當時讀書人很多,但實際不需要這麼多,人才過剩的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書生啥都沒用。
8樓:匿名使用者
朝代不同啦!清朝讀書只能聽命於皇室,而當時由乾隆管理。具體的就不知道了。
但是我知道清代的滿洲人用武力征服了漢人,還要和漢人和平共處是錯誤的選擇。
所以有些人讀書不報國,而是報仇!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有兩種短句的方式。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斷句就是說每種行業都有用唯獨讀書是最沒用的。或者是一百個讀書的人中連一個被朝廷重用的都沒有。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斷句說的是別的都沒用,只有讀書有用,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個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古代時候的說話 因為那時候國家經常要打仗 書生當然沒有一個武將有用拉!
11樓:雙子神奇的神奇
解釋一:世上有千種職業,唯一 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讀書人雖有滿腹學問,可惜有志難伸,空有一番豪情,卻完全沒處發揮。此句顯示現實中無力伸展志向的困境。
解釋二:當代讀書治世人才太過多了,百人之中才有可能有一個會有施展抱負的機會。顯示當時人才鼎盛。
百無一用是書生是何生肖,百無一用是書生,是指什麼生肖啊?
兔,我想兔子每天吃齋,雙手合十唸唸有詞象在讀書,兩耳長長,象秀才帽子,一身白面書生樣子,但又能幹什麼,還是給所有吃肉動物欺負吃掉,百無一用是書生,是指什麼生肖啊?屬牛,牛 百無一用 是 白 字,書寫在 生 字上就是個 星 字。十二生肖能代表星宿的只有牛,望採納 雞,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希望採納 百無一...
大家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對嗎
當然不對,這句話的語境是在古代,科技並不發達的時候,能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人並不多,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家族背景。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話出現。但在現在的社會,知識很多時候是那些貧困家庭孩子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並且現在的科技那麼發達,也都是靠這些書生們的科研才發展到現在。所以像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的俗語,用在現在...
十人堪有九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是什麼意思?
整句是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處 清 黃景仁 雜感 翻譯註釋 官場儒林中十人裡有九人我對他投以白眼,但如今百事派不上一點用場的卻是我這樣的讀書人。十有九人堪白眼,一說為十人中有九人可以對我投以白眼。堪,可以,能夠。白眼,斜著眼睛看人,表示鄙視。百無一用是書生是作者的激憤之語。全文 仙佛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