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魚的生活筆記
「孔融讓梨」典故出自《後漢書·孔融傳》作者南朝宋范曄。范曄字蔚宗,順陽人。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範汪曾孫、豫章太守範寧之孫、侍中範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祕書丞、新蔡太守;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原文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譯文:李賢註解的《後漢書·孔融傳》中的《融家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
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教育意義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2樓:心雨心緣莉
孔融讓梨的作者是范曄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什麼
3樓: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孔融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
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
「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
4樓:風水詩老師
回答孔融讓梨的故事 [古文]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四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
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
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
父大喜。 [現代文]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更多1條
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是哪個朝代的人
孔融是東漢末年人。孔融 153年 208年9月26日 字文舉。魯國 治今山東曲阜 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 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元城 今河北大名縣 縣令 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 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 虎賁中郎將 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孔...
有沒有類似於孔融讓梨的故事,與孔融讓梨相似的故事有哪些
謙讓 山羊過河,鷸蚌相爭 孝道 程門立雪 黃香溫被 緹縈救父 好學 鑿壁偷光 懸樑刺股 聞雞起舞 其實還有一個王泰讓棗的故事 南文 王泰傳 後漢書 孔融傳 王泰是內南朝時人,他從小就容非常懂事,很懂禮貌。有一次,王泰和伯伯叔叔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大家年齡都差不多,天天都在一塊兒做遊戲,玩得非常開心。他...
與孔融讓梨相似的故事有哪些,跟孔融讓梨相似的成語故事
王泰推棗。這個故事出自 梁書 王泰傳 故事是說南北朝時期,有個叫王泰的人,他從小就非常懂事,很懂禮貌。王泰和伯伯叔叔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大家年齡都差不多,天天都在一塊兒做遊戲。他們的奶奶非常疼愛這些可愛的孫子們,每當她看到孫子們在一起玩得高興,她總是把許多好吃的東西拿來分給孫子們。這天,奶奶看著孫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