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紀初唐朝誰在統治

2022-08-05 11:35:25 字數 3825 閱讀 5168

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武則天、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和唐玄宗李隆基。

武周(690年~705年)

則天順聖皇后/武周聖神皇帝 武則天 684年~705年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載初 690年

中宗 (重新即位)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李顯 (見684年,)705年~710年

神龍 705年~707年

景龍 707年~710年

睿宗 (重新即位) 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李旦 (見684年,)710年~712年

景雲 710年~711年

太極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先天 712年~713年

開元 713年~741年

天寶 742年~756年

2樓:suellen微藍

8世紀初換算成具體的年應當是700~730年。應當是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統治時期。唐中宗,李顯,705~710年在位。

唐睿宗,李旦,710~712年在位。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

3樓:佳俊娟

武則天(武后)684~705

李顯(唐中宗)705~710

李旦(唐睿宗)710~712

李隆基(唐玄宗)712~756

4樓:陌上

武則天高宗死後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後,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廢睿宗秸號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史稱「武周」(690年-705年),自稱聖神皇帝。

武后也成為了中國王朝歷史上唯一自稱皇帝的女人。

5樓:那年的夢迴

武則天,一直到公元714年。稍後就是唐玄宗了

6樓:1烽火

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

7樓:匿名使用者

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

8樓:兔兒小諾

武則天(武后)684~705

李顯(唐中宗)705~710

老師剛教過:8世紀初換算成具體的年應當是700~709年

9樓:天鈞天倪自然

先後經歷 武則天 中宗 睿宗 玄宗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收集的資料 800到805 德宗

805到806 順宗

806到820 憲宗

再給你個時間參考點 755年安史之亂

1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618年-907年

在我國唐朝時期,歐洲和阿拉伯地區的局勢是怎樣的?

12樓:

公元6到8世紀,是西歐人眼中的「黑暗時代」。然而西歐之外的世界此時並不「黑暗」,歐亞大陸上有三個大帝國正處於興盛期。除去固守東南歐和近東的拜占庭,另外兩個便是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

當時的中國

751年時的中國,正是盛唐的天寶年間,處於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在李隆基統治的時期裡,唐朝的國力達到了頂點,也進行了多次的對外用兵。

儘管此時李隆基已日益沉醉於酒色之中,不再是那個勵精圖治的英明君主,繁榮的社會表面下也隱伏著嚴重的危機,但大唐至少在那時還是「大」唐,當時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強國。

當時的阿拉伯

幾乎在同一時期,中東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

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統哈里發以來,穆斯林已經控制了亞述人、波斯人和羅馬人想都沒敢想過的遼闊版圖,從阿拉伯半島上的幾個部落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空前帝國,向西佔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把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攬入囊中, 阿拉伯帝國地中海成為了阿拉伯人的內湖。

阿拉伯帝國成為中國、吐蕃之外影響西域的另一極強力量。8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在東方的最高長官哈賈吉·本·優素福應許他的兩個大將——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誰首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

於是前者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後者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但誰都沒能跨過中國的國界。開元三年和五年,突騎施聯合吐蕃、大食兵向安西四鎮發動過兩次戰爭,均被擊退,開元五年戰事見於《資治通鑑》,另有新出吐魯番文書亦涉及此次戰役。

阿拉伯帝國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再加上唐軍這個時期在青海與吐蕃國大打出手,無暇顧及西域,阿拉伯的影響力慢慢的體現出來,西域諸國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祆教等或自己的傳統宗教,對伊斯蘭文化的東進感到不安,更畏懼彪悍的穆斯林戰士,於是不少國家向唐朝求援。

擴充套件資料

唐朝的國號為「唐」,曾是晉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 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後便以「唐」為國號。

因國君姓李,故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唐朝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方面均達到了較高的成就,是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一。唐朝周邊屬國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日本等在其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

在唐朝的前半葉,經濟、社會處於上升階段,社會先進、文化繁榮,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藝術與技術的大輸出朝代,社會風氣相容幷蓄,同時給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統治者亦從外族文明中汲取諸多。

唐末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時期,土地、鹽鐵、賦稅等制度的改革標誌著社會的變化,自唐朝中葉以下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工商業的興盛上。

唐朝時期全國有多少人口?

13樓:靜月慕雪

大唐盛世人口相當多 多到地方**都能與**分庭抗禮 直接導致五代十國的亂世出現 這也就是盛極而衰吧

14樓:康熙再世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2,190,000戶 ​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 3,041,871戶 12,351,681人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 3,600,000戶 ​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3,800,000戶 ​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3年) 7,861,236戶 45,431,265人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 8,348,395戶 45,311,272人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 9,069,154戶 52,880,488人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 8,914,790戶 52,919,390人

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 2,933,134戶 16,990,386人

15樓:匿名使用者

唐天寶6000萬以上

16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戶口也快速增長。在武德年間,全國共有戶200萬,貞觀時已增至300萬,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上升到380萬戶,武則天末年神龍元年(705年),全國共有戶615萬,有人口3714萬。而且到了開元、天寶年間,人口增加速度更快,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全國戶增加到891萬,口達5291萬,這就是唐朝人口統計的最高數字,因為有很多的逃戶不在簿籍,因此**統計的戶口數比實際戶口數要低一些。

根據估計,天寶年間全國實際戶數最少有1300萬至1400萬,如果按一戶五口計算,唐朝全國大約有6000萬到7000萬人。墾田面積根據其估計大約有800萬到850萬頃左右,稍微多於西漢的最高墾田數字。

中國的唐朝時期在俄羅斯是什麼時期啊?是誰統治的?

17樓:李歐文月

那時候他們 還在東歐 放羊 呢 , 後來被 蒙古人 滅了

唐朝著名的戰役

18世紀末19世紀初,剛剛擺脫中世紀的黑暗的歐洲發生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8 19世紀 中世紀大概的年代 公元476 公元1453年 18世紀的時候 歐洲早已從中世紀的黑暗中 走出了近3個世紀 這個命題本身就存在問題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繪畫成就 為什麼說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時期 因為中世紀時期是歐洲最為混亂的時期,也是其經濟 政治 文化 軍事等全面...

17世紀末18世紀初期歐洲與非洲 美洲,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吧貿

1 歐洲開闢了新航路,擁有廣大的殖民地 殖民擴張 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 回 答3分 2 商品交換 歐洲與非洲 美洲 歐洲與非洲 美洲之間開展三角 歐洲用製造品換取非洲的奴隸,再用奴隸換取美洲的金銀 棉花 菸草 毛皮 魚。歐洲與中國 歐洲用賺取的金銀換取中國的絲綢 茶葉。性質 歐洲與非洲 美洲的 主...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人們的愛情觀

社會等級現象嚴copy重,婚 bai姻也講究門當戶對,英du國人一直是被傳統束縛的zhi,但他們的思想卻是dao及其開放的,無論男人女人都有很高的文化素養,特別是英國的女人們大都受過高等的教育。英國又有世界頂級的學府,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世界級的大師人物,而這一切都表明了英國人行為上的束縛,思想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