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讀過的最棒的書,有哪些 為什麼

2022-10-17 21:02:09 字數 6058 閱讀 7138

1樓:

我覺得是《幻城》。

因為它劇情曲折離奇,景物描寫的讓你感覺親眼目睹一樣,**寫得像散文一樣。

一部好的作品從人物的名字也能看出來,《幻城》裡的人物名字起得也是非常好的。

《幻城》把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生動。其中的愛情、親情故事也是很感人的。

所以我認為它是最棒的書。

2樓:溫東巖

郭敬明新出的《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不錯。韓寒新出的《一座城池》也不錯。在初中覺得《青少年文匯》等一類的書挺好。高中是看《萌芽》都可以。只要你自己覺得不錯就好了。

3樓:張柳

世界上的書無論優劣。。。都可以使人學到一定的東西。。。或好處。。。或缺陷。。。不能以這個定好壞。。。因為世界上有多少人。。。對書就有多少種看法。。。

不過比較而言。。。我最喜歡《讀者》。。。相信知道這書的人一定與我感同身受。。。

4樓:匿名使用者

巴金的[家],[春],[秋]

曲折的情節,悽美的愛情,生與死,新與舊,過去與現實的糾葛

5樓:

校園武俠玄幻**

《幻城》,《長安亂》

滄月jj的所有書,藤萍jj的所有書,尤其是《香初上舞》

還有〈搜神記〉——樹下野狐,我的最愛

還有小椴寫的

〈誅仙〉,〈烈火如歌〉都很不錯

......

6樓:第7片亦

《讀者》,《萌芽》,《泰戈爾詩集》,《詩經》,

7樓:哎哎呀呀哎呀呀

《紅樓夢》開言不談紅樓夢,縱讀精書也枉然!!!!!!!!!!!!!!

餘秋雨也是我的最愛

8樓:

金庸的書都好看,天龍八部

9樓:安靜

唐詩、宋詞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金庸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金庸的武俠!!

特別是《射鵰英雄傳》

11樓:和風擺柳

中國的詩集,排除部分

散文集張愛玲的任何東西

12樓:

一箇中國記者看二戰 作者蕭乾

你認為你所讀過的書中,最好的一本是什麼?

13樓:絲絲瑤瑤

《在細雨中呼喊》。餘華的**真的超好看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在細雨中呼喊》這幾本都是可以一口氣讀完的,情節不拖沓,情感真實。

我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看的書,全書是一第一人稱敘述童年的往事,關於家庭,友情,以及青春期的迷茫,感覺很真實,代入感很強。書裡也有很多讓我感觸很深的句子: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回首往事或者懷念故鄉,其實只是在現實裡不知所措以後的故作鎮靜。這幾句話我都很喜歡,也須是因為個人經歷的關係吧,直擊心靈。

14樓:圈住的情

菲利普·津巴多的《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想要360度無死角說服別人(忽悠和防忽悠),這本書包攬了所有可能。心理學的書大多數都是研究,或預判一個人的可能行為是什麼。

態度會影響行為,行為反過來也會影響態度。

這本書甩出來一個「態度系統」,包含了態度、行為以及認知的方方面面這本書是心理學大師菲利普·津巴多的又一力作,另外一本是《心理學與生活》。本書系統地講解了心理學在態度形成和改變方面的研究理論和實踐。

作者認為關於某個事物和問題的態度、行為、認知和情緒就構成了一個人特有的整體反應系統——態度系統。

這本書包括了社會影響的所有內容:說服、依從、從眾、認識不協調和自我歸因、條件反射、社會學習、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態度的捲入、偏見、非語言交流,甚至閾下影響。讀完這本真的跪了,而且還是那種長跪不起的感覺。

15樓:9宇

我認為最好的是《邊城》

說起《邊城》,就不得不說一下沈從文先生,這個學歷只有高小,行伍出身的傳奇般的**家。

沈從文生於湖南鳳凰一箇舊軍官家庭,後因家境轉入困頓,剛剛小學畢業、年齡還不滿十五歲時,即廁身行伍,到人世間去「學習生存」。其後數年間,他隨當地軍閥部隊輾轉於湘、川、黔邊境及沅水流域各地。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但這也給他得創作提供了源泉。

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邊城》作為沈先生的代表作,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當然,這些都是虛的,作品本身就具有讓人無法阻擋的魅力。

從表面上來看,《邊城》是一部愛情悲劇,**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故事。她的的確確是一部愛情悲劇,但是她也不僅僅是愛情悲劇。她留給我的,更多的是數不盡的回味。

16樓:哎呀小白妞

無疑是《道德經》這本書了,讓人在浮華的世界中安靜下來,很有智慧的一本書。

17樓:匿名使用者

《西遊記》,書中的想象和對現實的批判很有意義。

18樓:拉不拉卡

應該是《螢火蟲小巷》吧,一本很感人的**。

19樓:小仙女進化社

我覺得是平凡的世界吧,很有意思的一本書。

20樓:中國噴子研究院名譽院長

最好的一本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

21樓:

歷史書,它可以瞭解各國的歷史。

22樓:巷尾拾意

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就是《紅樓夢》,因為它有著古代人的愛恨情仇。

23樓:瘋子魚魚

我覺得最好的是《小王子》,真的很吸引我。

24樓:妙人兒

最好的一本是《人類簡史》,分析問題的角度獨特。

25樓:緣空緣起波瀾動

西遊記,正讀倒讀都是一個新的故事。

26樓:高檔兒

《紅樓夢》,這本書讓人認識不同人物的性格,同時也看到自己的多面。

你讀過的最好(最有價值)的書是哪一本?

27樓:匿名使用者

《新華字典》2023年5月第9版

一本不到70萬字的小字典,50年來200餘次重印,發行4億冊。在當代中國,幾乎每一個識字的人都知曉它。

它是億萬中國人的良師益友,是海內外中文讀者的「摯愛親朋」,是人們汲取知識養分的最初的起點,是讀書人相伴終身的「無聲的老師」。

2023年新年之際,在這本曾經創造了「世界圖書發行奇蹟」的小字典———《新華字典》第十版出版座談會上,眾多專家學者回顧《新華字典》自2023年出版以來半個世紀的輝煌歷程,面對圖書出版領域現狀,提出瞭解析「新華現象」、發揚「新華精神」的倡議。

小字典大學者,幾代知識分子鑄就的文化標誌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本語文工具書,也是我國第一部普及性的現代漢語規範字典。

「國無辭書,無文化可言」,大凡一種成熟的民族語言,基本上要有兩部字典,一部是多卷本的詳盡的歷史語言字典,一部則是簡明的日用的老幼咸宜的小字典。第一版《新華字典》編纂於2023年,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新世界的建立者們將這部「小字典」的編纂,視為新的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肩負規範現代漢語的職責,也要擔當掃除文盲的任務。

28樓:歲淨

1、《平凡的世界》以及路遙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

2、《百年孤獨》,我只說開篇的一段話:「許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布恩迪亞上校一定會回憶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句話的厚重……

3、餘秋雨的一系列書:《千年一嘆》《霜冷長河》《山居筆記》《秋雨散文》《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是餘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歷,還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 ——餘秋雨

《文化苦旅》

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行者無疆》

行者獨步於遙遠的曠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處處的難題,

只因為一個執著的信任,

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

為後來人度步出一往無垠的疆土

《千年一嘆》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餘秋雨在千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他們一行人是去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路基,卻發現竟然有那麼多路段荒草迷離、戰壕密佈、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會遇到什麼,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將結束之時,作者寫下這樣的一段話:「四個月冒險奔波,天天都思念著終點。今天我們到了,回頭一看,卻對數萬公里的尺尺寸寸產生了眷戀。

那是人類文明的經絡系統,從今以後,那裡的全部冷暖疼痛,都會快速地傳遞到我的心間。」

《霜冷長河》

驚人的安靜,但這種安靜使它成了一條最純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蕩,岸邊沒有熱鬧,沒有觀望,甚至幾乎沒有房舍和碼頭,因此它也沒有降格為一脈水源、一條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讓一件件岸邊的事情全都過去,不管這些事情一時多麼重要、多麼殘酷、多麼振奮,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狀態。

它有點荒涼,卻拒絕驅使;它萬分寂寞,卻安然自得。很快它會結冰,這是它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休息時也休息得像模像樣……

《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餘。為了寫作此書,作者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麼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

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蹟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準確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笛聲何處》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迴盪著胡笳長笛。只是,後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

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痴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在《笛聲何處》當中,餘秋雨依舊以其一貫的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關注的則是另一種歷史的、**的非物質的文化。餘秋雨稱,《笛聲何處》的創作準備早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當時,《文化苦旅》還沒有進入臺灣,餘秋雨赴臺所到之處的一系列活動,均是以崑曲學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尋覓中華》

縱觀《尋覓中華》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餘秋雨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歎,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文化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中華文化的壯闊和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4、《追風箏的人》

開篇:我成為今天的我,是在2023年某個陰雲密佈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歲。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牆後面,窺視著那條小巷,旁邊是結冰的小溪。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5、《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著。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兩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與母親的後悔,對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

5、《紅樓夢》

鑑於原因太多影響簡潔性,請樓主參看如下資料:

你看過最震撼的書是什麼書,你讀過哪些震撼心靈的書或文章句子?

悟空傳 唐三藏師徒四人西遊的故事,可謂是多少人童年的回憶。我們從小讀西遊,想必大家心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西遊觀。前幾天看了一本書,卻完完全全顛覆了我對西遊的認知。作者有一句 吹牛 的話 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寫猴子前三名都是我我我。寫到這裡看過這本書的應該都猜出這本書了吧 沒錯,就是 1 和以前的...

你讀過什麼令你有跪感的書

活著 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狼圖騰 這本書令我有跪感。因為這本書讓我看到了狼的智慧,感受到了狼文化,讓我對狼有一種崇拜感 敬畏感。他勤勞善良,忠誠的愛著他的妻子,但是他最後的結局卻是十分悽慘的。第三步就是我們國家十分的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寫的 吶...

你讀過的最文藝小清新的句子或者文章有哪些

願你歸來時,仍是少年。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 三裡清風三里路,步步風裡步步你 我聽聞 我聽聞江南微雨正好,惹半城風煙,落心上人眉間。盼來雙歸雁依偎纏綿。我聽聞江南落花正好,添一分愁緒,似心上人低語。等滿地落紅敗絮飛去。我聽聞江南輕舟正好,看山光水碧,念心上人相思。且聽風畫船鴛鴦遊戲。我聽聞江...